文档介绍:大连保税物流园区规划布局研究
丁玲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工程与物流学院
【摘要】物流园区的形式及概念起源于日本,由于物流园区给物流企业和其所在城市带来了极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之后在欧洲也得到了较快发展。随着现代物流业在我国的发展,许多城市也在纷纷规划和建设物流园区,以促进区域及城市的物流业发展。
大连保税物流园区位于国际深水良港——大窑湾集装箱码头岸线腹地,。通过实施区港联动,保税区的优惠政策将覆盖到港区,从而实现保税区和港区的区域联动、功能联动、信息联动、营运联动,拓展和提升保税区和港口的功能,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园区正着眼于世界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东北振兴的总体部署,国际航运中心的总体布局,不断加强建设管理,使之成为东北亚最佳物流服务区,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进而扩大区港联动范围,推动大孤山半岛向自由贸易区转型。
本文首先论述了园区内存在的问题:在建园初期,园区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进行经营,现已将三分之一的土地出售,因各家物流企业在园区内自主选择土地,园区现在已形成了类似庭院式的管理模式。这样既浪费了稀有的土地资源,又将导致园区的作业流程分而治之,从而丧失了保税物流园区的优势。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针对现有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重新调整和优化园区的规划布局,这对园区今后的发展,无疑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
本文的具体思路是:依据园区的发展方向,就现有的庭院式规划布局进行重新调整。首先,作为“区港联动”试点的大连保税物流园区应坚持并强化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国际转口贸易四大功能。其次,介绍国内外物流园区的成功案例,国外以美国、日本、德国等为例,国内则以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青岛前湾保税物流园区、张家港保税物流园区为例,对封关面积、堆场面积、仓库面积、年集装箱处理能力等相关参数进行介绍。最后,根据实际考察的数据和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对大连保税物流园区进行能力测算,提出调整规划布局的建议。
一、物流园区在国内外的发展
物流园区最早出现在日本,由于具备诸多优势和外在效能,很快在欧洲一些国家得到推广。近年又进一步扩展到亚洲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1965年以来日本已建成物流园区24个,荷兰拥有14个物流园区,德国已建成20个物流园区,韩国在富山、梁山建立了2个物流园区,另外,英国、美国、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墨西哥等都先后建立了物流园区和货运配送中心。当前,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与运营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方兴未艾,构成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现代物流在我国的快速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现代物流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国内各大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纷纷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加快发展现代物流。许多省市将物流园区作为物流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列入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的国家和地区行业主管部门还为此进行了专项规划研究,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物流园区在各地的建设和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深圳、北京、上海、天津、青岛、苏州、湖北、和甘肃等省份。
二、大连保税物流园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大连保税物流园区的现状
大连保税物流园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东北地区唯一的具有“境内关外”特性的经济区域,实施区港联动试点,享受我国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相关政策,。目前保税区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