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0大口头禅排名超灵心态结果解析
2012年03月20日10:24中国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调查“随便”成国人口头禅之首
近日,河南、北京、上海、广东、湖南、湖北、浙江等省份十几个大城市180万网民参与了此次网络调查(可多选,选项不超过4个),票选出中国人最爱说的十大口头禅。据初步统计,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随便”(%)、“不知道”(%)、脏话一类(%),第四位至第十位分别是:“神经病”或“有病啊”、“不是吧?”或“真的假的?”、“我晕”、“郁闷”、“无聊”、“挺好的”、“没意思”。
除了以上这些经典口头禅外,很多流行词也成为了人们的口头禅。去年最流行的莫过于“给力”、“神马”、“浮云”、“鸭梨山大”、“羡慕嫉妒恨”……这些网络流行词也成为不少年轻人信手拈来的口头禅。
很多网友对照自身,又列举出很多其他口头禅。有人说10句话,包括8个“然后”;有人好像从来没有过顺心如意的时候,老是把“痛苦”、“烦死了”挂在口头。细心的网友总结出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口头禅是“恕我直言”,肯尼迪的女儿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了142个“你知道”。不论贫富贵贱、文化素养高低,口头禅就像粘在人嘴边的膏药,甩也甩不掉。
分析口头禅反映一个人的心态
口头禅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人一旦有了这个习惯,就像上瘾一样,往往脱口而出,不能自制?“其实,口头禅的本意是个贬义词。”湖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石鹏分析,“口头禅”原指那些没得道的和尚,常把一些玄而又玄的禅语挂在嘴边,装做好像得道了的样子。演变至今,成了个人习惯用语的代名词,仿佛未经大脑就已脱口而出。正因为逃过了意识警察,才能看到后面深藏的潜意识,所以有人称口头禅为“心灵的莫尔斯电码”。口头禅的形成和性格有关,也和所处环境以及接触人群有关。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特定时期社会的流行语,能折射出特定时期的社会现状和一个群体的社会心态。”石鹏说。"随便"这个词代表着不确定性,喜欢用这个词的人可能心态比较弱,没有主见和目标,往大了说,也能反映出一种焦虑感。”石鹏认为,“随便”当选为中国人十大口头禅之首,或多或少折射出转型期的一种社会心态。从个人性格来说,反映的是放弃自我选择、消极拒绝等心态。喜欢说“随便”的人,往往是爱随大流、不能为自己做主的人,还隐藏着“错了别怪我,和我没关系”这样推卸责任的潜台词。
建议生活中多说积极的口头禅
长沙市心理学会办公室主任刘立京表示,从他平时的观察来看,负面和中性的口头禅占绝大部分,积极向上的口头禅则比较少。说口头禅的人以30岁以下的人为多,通过口头禅等方式来释放与宣泄。“无聊、没意思、郁闷”等口头禅,典型地反映了这样的心理。常说“差不多吧”、“随便”的人大多安于现状、缺乏主见、目标不明确;常说“据说”、“也许”、“算了吧”的人大多自信心不足;说“看我的”、“没问题”的人则通常充满自信,乐于承担责任。
“我觉得年龄越小的人,越倾向于使用宣泄式的口头禅,我高中的时候特别喜欢说"郁闷",现在觉得挺弱的。”24岁的白领小张说,现在她最喜欢说的是“随便”,“觉得很多事情都无所谓,不太喜欢计较什么。”她觉得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心态。
消极的口头禅对于个人来说,也许能达到一种心理宣泄的作用,比如说一句“有病”或“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