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罐内壁防腐施工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10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罐内壁防腐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1136365664 2018/3/2 文件大小:10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罐内壁防腐施工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厌氧水封罐内壁防腐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2005年11月21日
编制依据:
HGJ229-91《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现场实际勘察情况。
工程概况:
工程地点:水厂净二车间。
名称:厌氧水封罐;φ3050×H3400。
介质:CO2 微量H2S
工期:按工期要求完工。
检修内容:
罐内清理沉淀物。
人工除重锈、采用环氧树脂玻璃钢二底五布二面工艺,工程量根据实测。
工艺流程:
罐内清理—→搭脚手架—→人工除重锈—→刷第一道环氧底漆—→嵌刮环氧腻子—→刷第二道环氧底漆—→满刮环氧胶泥一层(平均厚1㎜)—→衬环氧玻璃钢三层—→玻璃钢表面处理—→衬环氧玻璃钢二层—→玻璃钢表面处理—→刷环氧面漆二道—→拆除脚手架—→固化养护。
主要工序说明:
1、除锈:用除锈铲、除锈榔头、钢丝刷、铁砂布等工具进行表面处理,要求达到St3级,即被涂物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
并保持钢材表面清洁干燥,用毛刷清理粉尘,特别注意罐体焊缝处的清理。
刷第一道环氧底漆:在除锈检验合格后进行,涂刷刷涂顺序按自上而下、从左到右、先里后外、先斜后直、先难后易的部位进行。涂刷时,每刷重叠1/3;每道漆按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纵横交叉施工,保证漆膜厚度均匀一致涂层表面应光滑平整,无针孔、漏涂和流淌。
嵌刮环氧腻子:在凹凸不平、腐蚀坑及焊缝处刮环氧腻子。
刷第二道环氧底漆:待腻子刮平修复后均匀涂刷第二道底漆(具体方法同‘2’)。
满刮环氧胶泥一道:为了增强玻璃钢于底漆的结合、减少气泡,在衬玻璃布之前一定要满刮一道环氧胶泥一层,厚度均匀一致,表面平整。
衬环氧玻璃钢三层:满刮一道环氧胶泥后衬布,玻璃布应浸透树脂、舒展开,用橡胶刮板或毛刷挤压,赶进空气泡,玻璃钢搭接层间应错缝,人孔及拐角处加强二层玻璃钢防腐,为防止立面树脂施工时流淌,提高防腐层质量,应在配制树脂胶液时加入触变剂。
玻璃钢表面处理:待玻璃钢固化后铲除玻璃钢表面上的毛刺、布边等。
衬环氧玻璃钢二层:同6
玻璃钢表面处理:涂面漆二道面漆:待玻璃钢衬完、处理好之后,均匀的涂二道环氧面漆,要求表面应光滑平整,无针孔、气泡、漏涂和流淌。
固化养护:环氧玻璃钢的固化养护很重要,且充分固化后才能达到强度和防腐蚀性能。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组织准备:根据工程和施工进度要求,组织一支20人的施工队伍,设置:
项目经理一名:负责工程的全面工作。
施工队长一名:负责现场管理协调。
工程技术员一名:负责施工技术。
质量检验员一名:负责施工质量检验。
安全员一名:负责现场安全工作。
施工作业人员要求有防腐工作实践经历,政治思想好,吃苦耐劳,遵纪守法,文明施工。
材料准备:材料进厂时,应进行检查验收,材料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检验分析指标,生产批号,产品说明书等完整的技术资料。各项检验指标符合其产品说明书中提供的质量规定。必要时应进行复验。
3、工机具准备:包括钨钢铲刀、木工铲刀、油灰刀、毛刷、滚刷、料桶、刚玉砂布。
开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安全培训。
其它准备:包括必要的安全设施,消防器材、劳保用品。
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总负责人:
专职质检员:
第一班质检员:
第二班质检员:
程施工质量控制点:
(1)、材料检验合格(2)、要求达到St3级
(3)、涂环氧底漆二道(包括腻子)
(4)、衬布五层(包括满刮胶泥)(5)、涂环氧面漆二道
(6)、总体验收。
3、施工过程中实行工序验收,每道工序质量控制点完成,自检合格后通知甲方技术人员共检,验收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设置专职配料员,按工艺或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配料, 搅拌熟化,其他人员不得随意配料。
真做好施工记录和质量检验记录。对不合格部位,必需返工,直到合格。
安全、文明施工:
1、落实安全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
HSE管理监督员
施工队长
质保工程师
质检员
HSE管理员
各施工班组
HSE管理员
根据公司YYF/-2003《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手册》,项目部各级HSE管理人员及施工操作人员的职责如下:
2 项目经理职责
(1)贯彻国家、地方以及本单位有关HSE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教育员工遵守HSE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
(2)审定本项目HSE管理的方针、目标和规划。
(3)组织HSE管理工作的检查与落实,整改HSE工作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和问题;各对种事故和隐患,组织实施分析、整改工作。
(5)改善劳动、生活条件,落实保障职工健康与安全的措施。
(6)支持HSE管理监督员的工作,鼓励员工重视隐患,采纳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