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大美狂草今何在?.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美狂草今何在?.doc

上传人:aady_ing01 2018/3/3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美狂草今何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美狂草今何在?
狂草,又称“醉草”或“大草”,含有情感跳跃、奔放激越的意思,是书家在忘我状态下创作出的,迸发、洋溢着强烈笔墨意趣,具有极强的抒情性和艺术境界。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他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高的、心灵的反映;化实境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综观当今书坛,不管是展览还是一些专业报刊所刊登的作品,行草书一直是“重头戏”,但出类拔萃的草书创作却极为罕见,更不必说个性突出的狂草了。为什么当今书坛不能出现擅长狂草的书家,进而出现像旭素、黄山谷和王铎这样的草书大师呢?

一、历史上的狂草大师创作胜人之处各有所持


狂草最重视“气”,归结到一点,就是气韵生动,贯穿于整幅作品中,是作者气质和性情的外化。狂草中的线条、布白、章法和结字等完全脱离固定的程式化模式,完全按照书家情感节律随心而生,绝无既定的格式和不变的成法,即便是书家本人也无法再现。但狂怪不是狂草的目标。要狂得自然,狂得和谐,在熟练掌握技巧法度的基础之上达到随心所欲、不逾规矩的至高境界。狂草的基本功在正书,张旭楷书在唐代首屈一指。他在介绍学书经验时说:
“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其次识法,须口传手授,勿使无度,所谓笔法也;其次在布置,不慢不越,巧使合宜;其次变通适怀,纵合规矩;其次纸笔精佳。五者备矣,然后能齐古人。”


怀素《自叙帖》线条飞动,用笔尽为篆籀之法,屈曲盘桓,所谓“天机暗转锋芒里”、“神助留为万世法”。含有精熟功夫的成分在内。据传他一共写了四十几遍,此时他正处于创作高峰期。怀素是以超人的勤奋达到“志在新奇无定则”的高度。

按照李白和杜甫诗歌记载,旭素二人作书常以墙壁为纸,自由挥洒,却不易保存,但可以推想他们题壁的作品还要颠狂一些。旭素追求的是“孤蓬自振,惊沙坐飞”的境界,情感表现方式已远离“二王”草书的典雅和飘逸。同时代的诗人皆评价认为结缘于“酒”。杜甫作诗赞誉有加:“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唐代许瑶说:“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淋漓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草书和酒结缘,酒神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怀素被称为“狂僧”,酒至酣醉放浪,不拘小节,作书不拘笔墨,杨凝式说:“草圣本须因酒发,笔端应解化龙飞。”其实他们并不是真正地醉,而是以酒借醉,突破理性藩篱,消除心中的束缚,尽情发挥,达到从容无碍的创作之境。黄庭坚《山谷文集》中说:“然颠长史、狂僧皆倚酒而通神入妙,余不饮酒,忽五十年,虽欲善其事,而器不利,行笔处时时蹇蹶,遂不复得如醉时书也。”

与旭素观自然万象获得草书创作妙悟一样,黄庭坚也从自然造化中悟得真知:“及来?k道,舟中观长年荡桨,群丁拨棹,乃觉少进,意之所到,辄能用笔。”黄庭坚强调的执笔要旨是“掌实指虚,以无名指倚笔则有力”,以保证书法线条要有苍古润秀的篆隶意趣。黄氏运笔注重迟涩之法,这是其草书一般难以深入的关键点。线条有独特的执笔要求和运笔方式,动似惊蛇走虺、意态超凡,字势万变,静时显得安详缓纵、刚柔相济,内涵潜质,线条变化异常丰富。与旭素有极大的不同,极少一贯到底,甚至在一字之中也是多处断开,节奏感强,形成笔断意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