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幽门螺杆菌.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幽门螺杆菌.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3/3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幽门螺杆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慢性炎症的统称,其发病通常与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生活离不开关系,同时某些致病菌也是引发慢性胃炎的原因,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查显示,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幽门螺杆菌是如何影响人体健康的呢?如何预防呢?南通广济胃肠医院的专家为您解答。
专家解析:幽门螺杆菌引起慢性胃炎的病理机制
感染幽门螺杆菌,使其进入胃后,幽门螺杆菌可穿透胃壁的自我保护机制,在胃上皮细胞表面定居,于此分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以避免中性粒细胞的杀伤,同时也激活中性粒细胞,释放代谢产物和蛋白溶解酶,使胃黏膜损害。同时它还可以引起单核细胞、嗜碱性细胞、嗜酸性细胞等激活,进一步加重胃黏膜的损害。它还通过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产生抗体)和诱发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加重胃黏膜的炎症反应。由此可见,幽门螺杆菌通过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使得胃黏膜屏障受损、粘膜细胞变性坏死,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从而引起慢性胃炎。
并非所有慢性胃炎都来自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专家表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可以引起慢性胃炎,但并非所有都是,长期服用对胃粘膜有强烈刺激的饮食及药物,也会造成胃粘膜的反复损伤,引起慢性胃炎;此外急性胃炎治疗不及时或者久治不愈,也会继发呈慢性胃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常引起胆汁反流,还有胃酸分泌过多等因素也会反复刺激胃粘膜,诱发慢性胃炎的病症;另外任其的免疫功能的改变在慢性胃炎的发病上已普遍受到重视……由此可见,慢性胃炎的病因多种多样,临床需要仔细检查诊断才好。
如何检测慢性胃炎存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幽门螺杆菌检测仪
幽门螺杆菌检测仪可以分为单卡和双卡,双卡检测2个人,单卡检测一个人,能连接电脑,性能更稳定
检测原理:
(1)细菌的直接检查:是指通过胃镜检查钳取胃粘膜(多为胃窦粘膜)作直接涂片、染色,组织切片染色及细菌培养来检测HP。其中胃粘膜细菌培养是诊断HP最可靠的方法,可作为验证其他诊断性试验的“金标准”,同时又能进行药敏试验,指导临床选用药物。
(2)尿毒酶检查:因为HP是人胃内唯一能够产生大量尿毒酶的细菌,故可通过检测尿毒酶来诊断HP感染。尿毒酶分解胃内尿毒生成氨和二氧化碳,使尿素浓度降低、氨浓度升高。基于此原理已发展了多种检测方法:①胃活检组织尿毒酶试验;②呼吸试验;③胃液尿素或尿素氨测定;④15N-尿素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