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2025年幼儿园交通安全教学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幼儿园交通安全教学方案.docx

上传人:baba 2025/3/17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幼儿园交通安全教学方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幼儿园交通安全教学方案 】是由【bab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幼儿园交通安全教学方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幼儿园交通安全教学方案
无论是平安主体自身,还是平安主体的旁观者,都不行能仅仅因为对于平安主体的感觉或相识不同而真正变更主体的平安状态。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幼儿园交通平安教学方案,希望大家喜爱!

幼儿园交通平安教学方案1
一、 指导思想:
为实行教化局“平安文化进校内”活动,使全体师生坚固树立“珍爱生命、平安第一、遵纪遵守法律、和谐共处”的意识,提高自救自护的素养和实力,培育幼儿对交通事故防范和自我爱护实力,特制定本方案。
二、活动时间:
星期四上午9点30分
三、活动地点:
幼儿园多功能厅、大操场
四、活动人员:
全体大班幼儿
五、活动打算:
与交警联系、交通平安宣扬牌、宣扬录象、交通标记、场地布置:斑马线粘贴、红绿灯,话筒、音响等
六、活动流程:
场地一:多功能厅
1、观赏交通平安故事短片。
2、带幼儿观看交通平安学问图片。
3、相识交通标记:
(1)向幼儿介绍一些常见的交通标记,知道交通标记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学会看交通标记,遵守交通规则。
(3)布置小任务:激励幼儿设计交通标记。
场地二:现场交通演练(全园幼儿)
1、请交警宣教员讲解交通平安学问、教幼儿学习简洁的交通手势指挥操。
2、现场演练——平安过公路
以级段为单位,组织幼儿开展交通平安学问教化活动。
(1)通过嬉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图片,学会推断对与错。
(2)学安过公路。
学习看红绿灯过公路:先看左边是否有车辆行驶,假如没有才能走入车行道,再看右边是否有车,假如没有就可以踩在斑马线上平安过公路了。
七、组织实施:
1、各班有秩序地带幼儿到多功能厅坐好。
2、请幼儿观看交通平安学问短片。
3、请交警宣教员讲解交通平安学问及看各种标记图。
4、请交警宣教员教幼儿做交通手势指挥操。
5、观看交通平安学问图片展。
6、组织幼儿进行交通平安嬉戏。
7、活动结束,各班幼儿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地回老师,老师小结活动状况,并再次教化幼儿留意各项交通平安。
幼儿园交通平安教学方案2
活动目标:
1、 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道路交通平安学问,相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记。
2、 幼儿能主动参加到活动中来,在嬉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知道的交通平安学问。
3、 幼儿养成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
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道路交通平安学问,相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记。
活动难点:
幼儿在嬉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知道的交通平安学问。
活动打算:
物质打算:课件,儿童自行车两辆,小汽车(扭扭车)两辆,红绿信号灯标记,汽车方向盘4个,一顶警帽,交通平安小卫士的贴纸。
阅历打算:幼儿知道一些简洁的道路交通平安学问。
场地打算:布置好活动场景(模拟十字路口),画好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横道。
活动过程:
一、 幼儿观看课件,老师引导幼儿探讨:
1、幼儿观看课件1――《上学路上》,老师提问:
刚才的动画片告知我们上学路上应当留意些什么?哪些行为是违反交通规则的?正确的应当怎么做?对回答问题的小挚友进行激励,把交通平安小卫士的贴片贴在小挚友的胸前。
2、幼儿观看课件2――相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记,老师提问:
你相识这些标记吗?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吗?(禁止非机动车行驶,行人走道,禁止行人通过,减速慢行、留意行人)
二、设置情境,幼儿模拟过十字路口:
1、 组织幼儿按十字型分组坐在画好的场地上。幼儿相识斑马线、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
2、 幼儿嬉戏,模拟看信号灯过公路:
两个小挚友开扭扭车当司机,两个小挚友骑单车以及四个行人模拟过十字路口。幼儿在没有指挥的状况下过十字路口,车辆和行人随意穿行。
引导幼儿探讨:小挚友,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做得对吗?他们应当怎么做?老师小结幼儿讲解并描述,出示红绿信号灯,请出一位幼儿来当指挥,幼儿再次有序地过公路。
3、幼儿模拟看现场指挥过十字路口
刚才我们相识的红绿灯和交通标记对维护交通平安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不是每个路口都有红绿灯,没有红绿灯的路口由谁来指挥交通呢?(交通警察)交通警察怎么指挥交通呢?你们想学交通指挥手势吗?幼儿学习几种简洁的交通指挥手势。
请一名幼儿戴上警帽当交警,幼儿模拟看现场指挥过十字路口。
三、 创设嬉戏情境:去郊游
现在,我们开车去郊游吧!请一名幼儿戴上警帽当交警,其他幼儿分为四组,前面的小挚友当司机(每人一个方向盘),后面的小挚友依次抱着前一位小挚友的腰,做成开公共汽车的样子。老师提示:在没有任何交通标记的公路上,大家应当靠右边行走,过公路时,应看看两边没有车辆时再过公路。
幼儿看交通警察指挥手势,老师播放课件,幼儿在交通平安童谣的音乐中模拟过十字路口(幼儿轮番当司机)。老师进行活动总结,激励幼儿养成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今日大家表现得都很精彩,都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交通平安小卫士(给没有得到贴片的幼儿贴上小贴片)。希望小挚友从小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并告知我们的爸爸妈妈及身边全部的人,自觉维护交通平安,让更多的孩子安平安全。
幼儿园交通平安教学方案3
活动内容:
《平安过公路》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平安学问,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知道过公路时要留意自己的平安,让幼儿知道不走斑马线的危急性。
3、让幼儿学会念儿歌,进一步培育幼儿的幼儿的语言表达实力。
活动打算:
1、图片红绿灯、斑马线。
2、儿歌《交通灯》。
活动过程:
1、手指嬉戏,稳定幼儿心情。
“小挚友们伸出小手,跟叔叔一起玩个手指嬉戏好不好?”
2、谈话,引入主题。
“小挚友们知道怎样过公路吗?过公路时应当留意些什么?”
(幼儿探讨)
3、出示图片,提高幼儿爱好。
“我们中三班小挚友太乖了,叔叔让你们看以些图片好不好?想不想看?小挚友们把小眼睛闭上,叔叔把小图 片请出来,3,2,1,好了,睁开小眼睛。”
“这是什么呀?(红绿灯)小挚友们见过吗?小挚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的时候有没有见过?”(幼儿探讨)
4、引导幼儿相识红绿灯
“中三班小挚友真棒,叔叔来告知小挚友,这个是红绿灯,小挚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可以看一看,公路上的十字路口就有了。”
5、引导幼儿探讨
“我们中三班小挚友那么聪慧,那么,你们知道要怎样看红绿灯吗?” (幼儿探讨)
6、讲解怎样平安过公路
“小挚友说街上车多不多?危不危急?所以小挚友们肯定要知道怎样看红绿灯是不是。那小挚友们要张开小嘴巴跟叔叔学了好不好。”
“红灯停(出示图片红灯),绿灯行(出示图片绿灯)。”(反复教幼儿三遍)
7、引导幼儿相识斑马线
“小挚友们看,这又是什么呀?你们有没有见过”(同上,介绍红绿灯时一样)
“小挚友们张开小嘴巴跟叔叔念,过公路要走斑马线”
8、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今日中三班小挚友表现太棒了,叔叔来你们一首儿歌好不好?每个小挚友都要张开小嘴巴跟叔叔读了,叔叔来一下,看哪个小挚友的声音最好听,等一下我们就送小星星给它。”
9、带幼儿读儿歌(引导幼儿读第一遍,激励幼儿读其次遍,引起幼儿爱好,读第三遍。)
10、延长
“小挚友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还要留意些什么呀?”
(做公车时先下后上,上街时要拉好爸爸妈妈的手,不能攀爬街上的护栏等等)
11、请小挚友跟图片红绿灯说再见,活动结束。
幼儿园交通平安教学方案4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交警叔叔工作很辛苦,很重要,教化幼儿要酷爱他们。
2、让幼儿初步了解红绿灯和人行横道的作用,能依据信号做动作,听从红绿灯的指挥,教化他们不要在公路上乱跑,提示幼儿留意平安。
3、培育幼儿自我爱护实力。
4、培育幼儿动脑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5、能主动参与嬉戏活动,并学会自我爱护。
活动打算:
1、交警叔叔的图片一张。
2、孩子们以前做的手工礼物。
3、打算交警帽子一顶。
活动过程:
一、以刚出厂的小汽车恳求帮助引出课题。
老师:有辆小汽车刚从汽车制造厂里出来,对一切都感到很惊奇,它看到公路上这么喧闹,快乐得“滴滴”直叫,正走着呢,他望见公路中间站着一个人(出示交警叔叔图片)
1、这是谁?
2、他在干什么?
3、他会对小汽车说什么?
二、坚守岗位的交警叔叔。(出示幻灯片)
出示交警冒雨雪执勤以及扶盲人过公路的图片,让幼儿感受交警工作的辛苦,激发对交警叔叔的酷爱。
提问:
1、交警叔叔都作了哪些事情?
2、你们喜爱他吗?
3、请每位幼儿跟交警叔叔说一句甜甜的话。
三、给交警叔叔送礼物
让幼儿自选一种礼物,然后跟老师出去一起把礼物送给交警叔叔,把幼儿带出场地。(在此期间要提示幼儿出去送礼物的时候要留意平安,过公路要走人行横道)。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交通平安有肯定的认知,能较客观的认定其他人行为的对与错。在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表达实力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对于自己比较了解的事情,语言的条理性很强。由此可见,生活阅历的积累对幼儿的思维、语言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通常这样的活动,多数幼儿是围绕老师的指导来达成平安学问的学习的,缺乏肯定的趣味性,不利于幼儿主动性和参加性的发挥。因此,在此活动中加入了情境表演的环节,使原本比较枯燥的数学活动因为融入了孩子比较熟识并且比较感爱好的内容,而显得特别好玩。在情景表演中,孩子们都表现得很仔细和投入,孩子们的主动性也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
由此可见,老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要把孩子的爱好因素更多地考虑进去,牢记“爱好是幼儿学习的动力”这一观点。在以后的活动中,老师应当多尝试运用这种活动形式,引发幼儿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