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苏教科学六上教案.doc

格式:doc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教科学六上教案.doc

上传人:1449388646 2012/6/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教科学六上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知识与技能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滴水里有什么。
难点:科学地使用显微镜。
教学准备:
放大镜、显微镜、水样、切片、图片、抹布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效果分析
一、引导学生观察采集的水样
: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

。你是用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结果的?
:假如让你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你想借助什么工具?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里有什么?这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呢?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目镜(对着眼睛)
物镜(对着标本)
载物台(放置标本)
反光镜(反射光线、照亮标本)
调节螺旋(调节焦距、看清标本)
镜臂
通光孔
镜座
教学内容
效果分析

。强调轻拿轻放。
,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样
: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他们的观察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发现,指导他们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
:水滴里到底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运动吗?
(汇报时教师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并让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不同的微生物喜欢生活在不同的水域中,想看看水中还有哪些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
四、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1)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
(2)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教师作相应补充介绍。资料:
列文虎克,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
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1632年10月24日生,1723年8月26日卒,生卒地均在荷兰的代尔夫特。幼年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648年到阿姆斯特丹一家布店当学徒。20岁时回到代尔夫特自营绸布店。中年以后被代尔夫特市长指派做市政事务工作。这种工作收入不少,又很轻松,使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从事他自幼就喜爱的磨透镜工作,并用之观察自然界的细微物体。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其同时代人。他制造的放大透镜以及简单的显微镜,形式很多;透镜的材料有玻璃、宝石、钻石等。他一生磨制了 400多个透镜。他的遗物中有一架简单的透镜,其放大率竟达270倍。
教学内容
效果分析
(3)提问:通过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假如现在让你用显微镜去观察,你想观察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

(1)组织学生用多媒体认识在空气中、土壤里、动植物的体表、体内都存在微生物。
(2)谈话:看来微生物虽然极小但种类很多,在大自然分布极广,并且还有许多微生物没有被我们所发现。希望我们大家也能像列文虎克一样将自己投入到微生物的研究中。

四、拓展活动
用消毒牙签在牙缝里或在菜板上刮一刮,再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上划一下,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看看能不能找到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