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必考题.docx

格式:docx   大小:483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必考题.docx

上传人:guwutang 2025/3/30 文件大小:48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必考题.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必考题 】是由【guwutan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必考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声音 测试卷
(共10题,共20分)
,橡皮筋发出的声音越(    )。
              
,抽掉玻璃钟罩内的空气使铃声慢慢变弱,证明了(    )。
              
,声音在(    )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时时刻刻都在接收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的结构是(    )。
              
,应采取的办法是(   )。
              
,用小锤敲击它们,会发出悦耳的声音。我们发现,当小锤敲击时,越小的编钟发出的声音(    )。
              
,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再将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逐渐变长,用同样的力量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越来越(    )。
               
,钟罩跟里的铃声(   )。
                  
(   )振动产生的。
                  
(    )。
             
(共10题,共48分)
(      )、(      )和(      )三部分。
(      )。
(      ),就会发出声音,我想让声音停止必须设法让物体(      )。
,有弦的(      )、弦的(      )。
(      )振动产生的。
,如音叉、钢尺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      )物体。
,用“高→低”或者“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
(1)请按1→7的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金属条,声音变化规律是(      )。
(2)请按1→7的顺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变化规律是(      )。
(      )、(      )、(      )。
(      )时,也会引起其他周围的物体(      ),声音是以(      )的形式向(      )传播,当(      ) 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      ) ,声音就这样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      ),并以(      )的形式向着(      )传播。
(共10题,共20分)
。(   )
,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
,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
。(   )
,就完全听不到水面上的声音了。(   )
,鼓面振动的幅度不会发生变化。(   )
。(   )
。(   )
,鼓膜振动幅度越小。(   )
,由于四周非常寂静,所以不用大声说话我们都能听见彼此的声音。(   )
(共1题,共6分)

外耳道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鼓膜 传递振动到内耳
听小骨 传递声波到中耳
耳蜗 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听觉神经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耳郭 能帮助我们收集声音
(共1题,共10分)
,完成下表。
(共5题,共25分)
,随着水越到越多,听到的声音高低不同,倒的水越多,声音越高,其科学原理是什么?

,能影响弦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因素有哪些?
,在夏季的雨夜,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请对这种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共1题,共9分)

(共3题,共23分)
,完成下面各题。
能听到闹钟声音的是(      )号;不能听到闹钟声音的是(      )号;通过实验得知,声音能在(      )和(      )中传播;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
(1)如图甲,轻轻敲击鼓面,鼓发出声音,纸屑上下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如图乙,用力敲击鼓面,纸屑上下跳动的幅度变大,两次听到的鼓声的强弱(      )。[填“相同”或“不同”]
(3)用手按住鼓面,鼓就停止发声了,纸屑也不再跳动了,这说明(      )停止,发声也停止。
~8的顺序,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声音变化的规律。
(1)按1-8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金属条,声音变化的规律是(      )。
(2)按1-8顺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变化的规律是(      )。
(3)用嘴向瓶口吹气,由于瓶内(      )的振动能发出不同的音调,按照音调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是(      )。
(4)通过以上实验,我发现:琴弦长短相同、粗细不同时,越粗的振动的越(      ),发出声音越(      )。粗细相同、长短不同时,越短的振动的越(      ),发出的声音越(      )。
参考答案












;中耳;内耳

;停止震动
;长短


→高;低→高
;中耳;内耳
;振动;波;四面八方;声波;振动
;声波;四面八方

1.√
2.×
3.√
4.×
5.×
6.×
7.×
8.×
9.×
10.×



;声波;振动;信号;大脑

,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随着水壶中水的逐渐增多,空气柱振动越来越快,发出的声音越来越高。
;能否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能否发出有规律的声音等等。
、粗细和松紧都会影响声音的高低。
,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2;气体;液体;真空
2.(1)振动(2)不同(3)振动
→高;低→高;空气;丙、乙、甲、丁;慢;低;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