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观察与发现.doc

格式:doc   大小:164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观察与发现.doc

上传人:cjc2202537 2018/3/6 文件大小:1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观察与发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教学设计(定)
——何建林
1、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和11个词语,认识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从而了解一些自然现象,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注意事项:
1、指导朗读课文,从读中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指导识字、学词。
2、学生对自然现的感性认识;理解较难语句。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后记
一、
激趣导入
1、(师生问好)。
2、播放课件,师作解说。
3、揭示课题。
学生说说怎样问好的。
生看课件,感受自然的奥秘。
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
出示自学要求。
相机指导读音(重点指导“雁、编、圈”)。
指导识记、理解。
学生自由读、识字。
同桌互读正音。
小组合作互检,汇报。
三、
指导朗读
了解大意
配乐范读,整体感知。
引导质疑。
3、引导解疑。
1、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多读几遍,读连贯、流利。
2、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发表见解,提出不懂的地方。选代表发言。
3、师生交流。
四、
学习课文
1、学习第1节。
过渡:
播放课件。
3、指导理解朗读
指名读第一节。
2、学生再看课件感悟大自然的语言。思考:前几天同学们到郊外游玩,你们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3、交流汇报。
2、学习第2节。
1、多种方式朗读
2、师出示课件(贴白云图)板书:飘得高─晴天
3、小结: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1、自由试读、指名读、评读、范读、齐读。
2、自由读思考:天上的白云告诉了人们什么呢?小组交流回答
3、学习第3节。
多种形式朗读
板书:搬家—要下雨
3、小结过渡:大自然的语言还有哪些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现在,大家来轻松一下——{律动}
1、自由试读第3节,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2、思考:大自然告诉我们什么?交流回答。
五、
指导写生字
前3小节生字:搬
六、
布置作业
书写生字词:搬组词:搬()()()
语文天地:95页找一找当地的气象谚语
板书设计:
( 第一课时)
大自然的语言
睁开眼
贴白云图飘得高——晴天
一群小蚂蚁搬家——要下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后记
一、
展示谚语
教师指导。
学生展示收集的谚语。
二、
学习课文
1、学习4、5小节
1、谁喜欢读这一节。
2、播放课件,指导理解。相机板书:春天已经来到。大雁南飞—秋天到。
3、指导朗读。
1、指名读。
2、自由读想想读懂了什么?汇报
3、试读第5、6节,指名读,师生合作读。指名答。
2、学习6、7、小节
1、巡视
2、出示大树桩(师相机板书:年轮一年长一圈)播放课件,帮助理解。
小组合作读,思考:你知道大自然在说些什么吗?
小组讨论交流回答。
3、学习8小节
1、播放有关“三叶虫”化石的课件,作简介。
2、板书:三叶虫”化石—喜马拉雅山(海洋)
3、播放课件:动物化石(恐龙蛋等)、植物化石。
1、自由说自己知道的。
2、读词语“喜马拉雅山”。
3、大自然还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些什么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