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图书馆借书系统.doc

格式:doc   大小:454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图书馆借书系统.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8/3/6 文件大小:4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图书馆借书系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目录
前言
………………………………………………..3
…………………………………4
………………………………………5
…………………………………………5
——甘特图………………………………6
系统分析
………………………………………………7
……………………………………………8
(DFD)……………………………………8
(DD)
………………………………………...8
…………………………………………...9
………………………………………..10
………………………………..........11
系统设计

………………………………………..13
……………………………………..14
………………………………………………...16
………………………………………………...19
……………………………………………..….21
………………………………………………...23
总结…………………………………………....25
前言

一、手工管理模式
据调查小型图书室都藏书达六、七万余册,在采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下,借、还书流程都以手工登记、纸质保留。
登记借书卡片
归档借书卡片
借出图书
借书流程:
还书流程:
找出借书卡片
划去借书记录
归置图书
借书流程:读者持借书证到图书室借阅图书,图书管理员将借阅日期填写在书籍卡片上,存放在图书室。
还书流程:送还所借书籍,划取借书记录,将借书卡片夹回书中,图书放回书架。
缺点:
效率低、耗用大量人力物力。图书管理员对图书管理工作倍感头痛,因为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耗费劳动力大,难于避免错误的产生。
难以了解图书馆所存放的书籍。读者对学校图书室所有藏书情况不了解,图书室究竟有哪些图书可以被借阅也不知道,查找困难。
读者不准时还回图书,难以找回,造成图书外流。
二、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模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计算机已经成为图书馆工作的得力助手。如今,计算机的价格已经十分低廉,性能却有了长足的进步。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首次提出数字图书馆。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保存、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优点:
高效率,图书管理系统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节约人力、物力,大大的提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手工操作的错误。
存储学校图书室的图书信息、读者信息和借阅信息,可以迅速查到所需信息,图书管理系统可以为读者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让读者能够及时查询图书信息,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已借出图书与读者信息一一对应,便于找回图书。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可以使文档更加安全,保密性更强。
图书馆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门,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图书馆主要从事大量的图书资料的储存和流通,所以,近年来,图书管理系统在图书管理中的广泛的被运用。

(一)随着大型图书馆的发展,越来越要求全面的统计功能。这就需要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对图书进行详细的统计,报告图书的种类,册数,价值,并能按图书类别分别进行统计。能对任何时间段的图书借阅情况,图书借阅量、人均借阅量、日均借阅量,图书借阅排名、读者借阅排名等进行统计。
(二)人力资源的价格不断上升,越来越要求提高图书管理工作效率。减少人员的浪费闲置。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是一种具有人性化设计的系统,可以在不同情况下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在可以减少管理人员操作管理所耗费的精力,还可以避免管理人员出现操作的盲目性或错误,提高图书管理服务质量。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将管理人员从繁杂的工作中脱离出来,使其更重视系统的维护工作,以保证整个系统在最佳的状态下发挥最大的效用,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服务。
(三)读者人数的持续增长,需要强大便捷的自助查询功能。强大的查询功能,图书借阅管理系统采用独创的多重查询方法,能根据需要进行任意条件的查询。便捷的操作,软件从各个方面充分考虑使用者的操作便利性,从细节来为最终用户带来方便。
(四)各种后续服务的发展,要求实现管理服务多元化、综合化。在传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