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题:信息的传递课型: 新授课时:1时
主备人:李艳丽授课时间:2013年5月日
教材分析
本节课第一课时通过对人体神经系统图的分析,认识神经系统的组成,使学生从宏观上对神经系统的组成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用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装片,使学生认识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神经元的结构。为学习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和第三节信息的处理等内容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基础。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通过“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实验,认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以及完成发射的基本结构——反射弧。神经元和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比较复杂,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学情分析
信息的传递涉及人体的许多微观结构,如神经元、反射弧等学生的知识基础较薄弱,同时本节课的新名词术语较多,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学习本部分知识时,一定注意微观知识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减少学生被动的机械记忆。
学生对反射实验很感兴趣,要让学生亲自实验,在体会实验的乐趣中学到知识。
设计理念
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过程与方法中使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
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习重点
神经系统的组成
学习难点
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功能
教学准备
视频剪辑、图片
教学过程
三个阶段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自主学习阶段
一、引入新课,师生互动
教师可由有趣的小故事或情景画面开始,讲述一个神经结构受到不同程度损伤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出本节课题。
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导学卡。
小组之间互助学习,解决问题。
3、学习成果展示。
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进入探究神经系统知识的状态。
合作交流阶段
三、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一)让学生仔细观察图4-5引导学生探究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师可以首先布置学生观察课本的插图,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并归纳成图表。
脑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脊髓
脑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
(二)引导学生认识神经元的结构特征。讨论“与人体其它细胞相比,神经元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有什么意义?教师首先播放播放视频剪辑“神经细胞”,让学生对神经元在神经系统中的存在状态和结构组成有一个形象的认识。然后,让学生观察课本的图片回忆第一册中有关知识,描述神经元细胞和人体其它部位细胞的结构有什么不同,这些特点与其功能有什么联系。(参考:神经元的形态不同于常见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分为轴突和树突两部分。这些特点有利于神经元接受外界信息并传递信息。)
(三)结合神经系统的功能与特点,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举出实例,如有的学生一贯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忽然在一两次考试中成绩下降,因此对考试产生了恐惧感;有的同学经常为听到别人的议论而烦恼……结合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中所遇到的不顺心的事,学会正确与他人交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道德观并注意用脑卫生。。
四、总结归纳,拓展升华
.在日常生活、劳动和体育锻炼中,哪些情况容易造成中枢神经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