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刑事诉讼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电大专科形考答案 】是由【fuxiyu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刑事诉讼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电大专科形考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经典word整理文档,仅参考,双击此处可删除页眉页脚。
本资料属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刑事诉讼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电大专科形考答案
作业 1
一、案例分析
1、答:(1)有两种做法: ①本案中被害人杨凤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向上
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中级人民法院] ②杨凤可以自收到判决书后 5 日以内
后 5 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
(2)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主要有:请求立案;申请回避;委托诉讼代
理人;要求赔偿损失;对不立案和不起诉的决定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或依法向
法院提起自诉;出席法庭并陈述案情;发问被告人;参加证据调查与质证;申
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勘验,参加法庭辩论;对一
审判决在法定期限内请求抗诉;对生效判决或裁定提出申诉要求重新审判。
2、答: 该市公安局负责人做法是不合法的。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28 条、第 29 条规定,应当回避的理由有: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本人的近亲属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到公证处理案件的;
(5)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主动请客送礼,
违背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
本案涉及第 4 个理由,在实践中,“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涉及的范围相
称广,比犹如学、同事、战友、邻居、朋友等,但是,仅有这些关系尚不结成
必须回避理由,只有这种关系达到“可以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程度,才能够
成为应该予以回避的条件或理由。就如此案例中“王某与犯罪嫌疑人妹妹曾谈
过恋爱,与张某较熟,不宜参加本案工作。”由于侦查等相关人员与当事人的
某种特别关系是无法更改的,而办理及参与诉讼的侦查、检察、审判等人员则
是可以更换的,为了维护诉讼的公正,要求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的公安、
司法人员不参与案件处理,这是回避制度宗旨的必然要求,所以说,该市公安
1 / 13
经典word整理文档,仅参考,双击此处可删除页眉页脚。
本资料属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局负责人做法是不合法的。
3、答:本案应由甲市法院管辖。 根据刑事案件地区管辖的原则,即以犯罪地
作为确定地区管辖的基本原则,被告人居住地作为确定地区管辖的辅助性原则
案有利害关系的; 在案件中,犯罪人侯某、王某、刘某三人共同商量作案,共
同劫持女青年孙某,以及对被害人孙某进行轮奸,而此行为到了乙市境后未实
施终了,主要发生在甲市,况且犯罪人侯某、王某、刘某三人居住在甲市,对
案件的审理起到有利。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24 条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
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假如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相宜的,可以由
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所以,由此本案应由甲市法院管辖。
二、问答题
1、答:公诉案件被害人与自诉人在诉讼权利上的共同之处有:(1)申请回
避;(2)委托代理人;(3)提起附带民事诉讼;(4)对不立案和不起诉的决
定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5)有权参加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6)对生
效判决或者裁定提出申诉,请求重新审判,等等。
公诉案件被害人与自诉人在诉讼权利上的差异有:自诉人可以向人民法院
直接提起自诉,申请撤回自诉,同被告人和解,提出上诉。而公诉案件被害人
无上述权利;被害人的请求立案权,对一审判决在法定期限内请求人民检察院
抗诉权,也是自诉人所没有的
2、答:人民法院落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有: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稍微的刑事案件;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的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
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4)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案件。
作业 2
2 / 13
经典word整理文档,仅参考,双击此处可删除页眉页脚。
本资料属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一、案例分析
1、答:(1)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可能被判处死刑的人如果被告人
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人民法院必须为其指定辩护
人,以维护其合法诉讼权益而不论其本人意见如何,被告人周某抢劫、杀人,
情节严峻,可能被判处死刑,人民法院应为其指定辩护人。
(2)本案中法院公开审理案件有错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152 条规定,对
于“有关个人稳私的案件,不公开处理。”在案例中,被告人周某犯故意杀人
和强奸罪,而强奸罪属于个人隐私,所以不应公开处理。所以,某市中级人民
法院公开审理此案是错误的。
(3)法院以杀人罪判处被告人死刑,罪名适用不当,应为故意杀人罪。
2、答:(1)公安机关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案件的侦查
(2)本案监视居住已超过法定期限。因为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监视居住最长不
得超过 6 5 月 2 日到 11 月 7 日已超过 6 个月
(3)
案中公安机关没有通知.
3、答:(1)法定证据有:
①物证:鞋印金项链一条现金一万余元三角刮刀一把菜刀一把
②鉴定结论:鞋印血型伤口
③被害人陈述:张小妹的陈述
④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李大龙的供述
⑤勘验笔录
⑥证人证言:小王听到呼救声,见到张小妹倒在地板上,鲜血直流
(2) 直接证据:
①被害人陈述:张小妹的陈述
②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李大龙的供述
间接证据:
①物证:鞋印金项链一条现金余元三角刮刀一把菜刀一把
3 / 13
经典word整理文档,仅参考,双击此处可删除页眉页脚。
本资料属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②鉴定结论:鞋印血型伤口,证人证言、勘验笔录
二、问答题
1、完全运用间接证据认定有罪案件主要事实时必须遵守的规则有哪些?
答:第一、必须严格遵守运用证据的一般规则 :
即(1)一切证据材料所表明的事实都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否则不能作为定
案的根据
(2)一切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主要事实存在客观联系;
(3)间接证据的收集程序必须合法,方法必须科学。
第二、间接证据必须形成完整的证明体系。
第三、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以及间接证据相互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
盾。
第四、间接证据的证明体系必须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得出的结论必须是惟一
的
上述四项原则必须同时具备,才能作出有罪的认定。
2、谈谈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区别
答:(1)强制力度不同。监视居住的强制力度大与取保候审。
(2)期限不同。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 6 个月;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 12 个月.
(3)遵守规定不同。被监视居住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指其居住的
处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其共同居住的人以外的其他人;被取保候审
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4)方式不同。被取保候审人要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而监视居住没有此
规定 除以上 4 个区别以外,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变更为监视
居住,而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变更为取保候审。
作业 3
案例分析案例 1
答:本案应由公安机关直接受理。
4 / 13
经典word整理文档,仅参考,双击此处可删除页眉页脚。
本资料属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案应由市公安局直接受理。《刑事诉讼法》第 18 条第 1 款规定:"刑事案件
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 3 款规定:"自诉案件,由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刑诉解释》第 1 条规定了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
法》第 257 条第 1 款规定的)为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而本案为以暴
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而引起被害人死亡的犯罪,触犯《刑法》第 257 条第 2 款
的规定,不属于自诉案件,应由公安机关侦查。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是刑
事案件的主要侦查机关,负责对法律另有规定以外的所有刑事案件的侦查。将
大部分刑事案件划归公安机关侦查,可以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揭露和证实犯罪,
保护人民、维护社会治安的作用。
案例 2
答:一、不应集体询问证人。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不答应采取开座谈会或
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以免串供相互影响。
二、不应只有侦查人员张某一人讯问,因讯问犯罪嫌疑人时,侦查人员不得少
于二人。
三、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存在下列问题:
: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
有罪的情节或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本案中侦查员是先肯定犯罪嫌
疑人有罪的提问。
2、张某第二句话有错:犯罪嫌疑人在第一次被讯问后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之日
起,侦查人员应当告知他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
本案中侦查人员的说法是违法的。
3、张某第三句话有错:在执行拘留时应向犯罪嫌疑人出示《拘留证》,本案中
侦查人员违反上 4、张某第四句话有错:一是公诉案件不应由犯罪嫌疑人或被
告人承担举证责任;二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严禁刑
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逼取供述,而本案中的侦查
人员在讯问中有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违法行为。
5、张某多次打赵某的耳光,并罚赵某跪在地下,属刑讯逼供。
案例 3、
5 / 13
经典word整理文档,仅参考,双击此处可删除页眉页脚。
本资料属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答:一、检察机关在本案诉讼中有以下违反诉讼程序的规定:
在决定逮捕后派本案侦查员执行逮捕是错误的。逮捕应当交由公安机关执行.
公诉人在质询证人发现被告人有新的犯罪事实后直接当庭提出新的指控是错误
的。应当向法庭申请延期审理后追加起诉.
二、法院在一审时有以下违反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做法:
1、辩护律师在庭审时申请传唤新的证人时合议庭决定中止审理是错误的这不符
合中止审理的情形。根据刑诉法的规定,通知新的证人到庭,应当决定延期审
理.
2、法庭审理中发现被告人有新的涉嫌贪污的事实时接受辩护人请求决定延期审
理是错误的,应当建议公诉人追加起诉,如公诉人同意的,应由公诉方申请延
期审理。
3、人民法院依刑诉法第 116 条第 4 款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
应做出证据不足,指定的罪名不能成立的决定。
三、法院在二审时有以下违反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做法
二审法院在审查苏撤回上诉要求后作出准予撤回上诉的决定书是错误的,因为
上诉人的撤回上诉要求是在上诉期满后提出的,二审法院准予撤回上诉应当制
作“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裁定书而非决定书。
作业 4
1、案例分析案例一
答:,根据我国《刑事诉
讼法》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只有权对附带民事部分的判决或裁定提
出上诉,无权对刑事部分提出上诉。因此其上诉属民事上诉,只能影响附带民
事判决部分,不能引起刑事部分判决的变更。所以本案中二审法院的做法是不
正确的,如果二审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一审刑事判决有错误,要按照
审判监督程序提审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2、案例二
答:本案中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是不合法。根
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
6 / 13
经典word整理文档,仅参考,双击此处可删除页眉页脚。
本资料属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行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报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作出予以核准的裁定;认为原判
较重,不同意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可以直接改判;如果认为必须判处死
刑立刻执行的,或者认为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发回中级人民法院
重新审判决,可以上诉、抗诉。据此本案不应发回重审,可以直接改判。
3、案例三
答:本案中公、检、法机关行为的不当之处如下:
(1)当群众将崔某扭送至法院时,法院同志告知应扭送公安局的做法不当。正确
的做法是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
(2)公安人员认为崔某符合拘留的条件就对他进行拘留,这是不当的。拘留应当
办理法定手续,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的批准,签发拘留证并向犯罪嫌
疑人出示后才能执行。
(3)公安局到 5 月 16 日才提请批准逮捕的做法不当。依法应当在拘留后 3 日内
提请,特别情况下,可以延长至 7 日。崔某是 5 月 7 日拘留的,5 月 16 日已超
期。
(4)公安局拖延到 6 月 22 日才释放崔某的做法不当。人民检察院作出不批准逮
捕的决定,公安机关认为有错误时,可以要求复议但必须立即释放崔某.
(5)上级检察机关在复核后,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做法不当。复核后应当作出是否
变更的决定而不是是否批捕的决定。
(6)人民法院决定逮捕后,派法警将崔某逮捕归案的做法不当。因为逮捕必须由
公安机关执行。
(7)在审理中,崔某拒绝律师继承辩护,要求自行辩护,法院给予批准是不当
的。因为,崔某是未成年人,依法必须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应当为其另行
指定辩护律师。
(8)判决生效后,法院将崔某交给所在单位执行是不当的。对于被判处缓刑的罪
犯,应当由公安机关交其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考查。
(9)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方式是错误的,应该通过上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抗
诉。
7 / 13
经典word整理文档,仅参考,双击此处可删除页眉页脚。
本资料属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10)法院指派原合议庭庭长和另外两名审判员组建合议庭,原来参加本案审理
的工作人员不得参加,对于重新审判的判决
复习指导
第
要
一
章
刑
事
诉
讼
法
的
概
念
:
点
提
示
1. 刑 事 诉 讼 目 的 与 刑 事 诉 讼 价 值 之 间 的 区 别 与 联 系 ;
;
第
要
二
章
刑
事 诉 讼
提
的
历 史
沿
革
:
点
示
1. 刑 事 诉 讼 的 分 类 ( 控 告 式 、 纠 问 式 、 混 合 式 )
2.
狭
义
的
刑
事
诉
讼
度
度
度
3.
神
示
定
由
证
证
心
据
据
证
制
4.
法
自
制
制
5.
第 三 章
刑 事 诉 讼 中 的 专 门 机 关 和 诉 讼 参 与 人
要
1.
2.
点
提
示
:
权
围
三
机
关
职
诉
讼
参
与
人
的
范
3. 犯 罪 嫌 疑 人 、 被 告 人 与 被 害 人 在 诉 讼 中 所 享 有 的 诉 讼 权 利
4.
5. 刑 事 诉 讼 当 事 人 、 参 与 人 的 概 念 ( 见 后 附 模 拟 试 卷 )
被
告
人
的
概
念
第
要
1.
2.
四
章
刑
事 诉 讼
的
基 本
原
则
:
则
则
点
提
推
言
示
无
罪
定
原
原
直
接
词
3. 审判公开原则
第
要
五
章
管
辖
:
点
提
示
8 / 13
经典word整理文档,仅参考,双击此处可删除页眉页脚。
本资料属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1.
管
辖
的
种
类
2. 公 安 机 关 、 人 民 检 察 院 立 案 管 辖 的 刑 事 案 件
3. 人 民 法 院 直 接 受 理 的 刑 事 案 件
4.
5.
6.
7.
级
地
专
指
别
区
门
定
管
管
管
管
辖
辖
辖
辖
8. 立 案 管 辖 与 审 判 管 辖 的 概 念
第
要
1.
六
章
回
避
:
念
点
提
示
回
避
制
度
的
概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在哪些情形
之
下
应
当
自
行
回
避
?
3. 适 用 回 避 的 对 象 和 回 避 的 决 定
4.
第
要
回
避
的
效
力
理
:
七
章
刑
事
辩
护
与
代
点
提
示
1. 刑 事 辩 护 的 种 类 和 辩 护 人 的 范 围
2.
3.
委
托
辩
护
人
的
告
知
类
强
制
指
定
辩
护
的
种
第 八 章
刑 事 证 据 的 一 般 理 论
要
1.
2.
点
提
示
:
力
性
证
据
力
、
证
明
证
据
的
特
3. 关 于 证 据 的 种 类 ( 物 证 、 书 证 和 证 人 的 条 件 )
4.
5. 原 始 证 据 、 传 来 证 据 、 直 接 证 据 、 间 接 证 据 的 概 念
刑
事
证
据
的
分
类
第
九
章
刑
事
诉
讼
证
明
9 / 13
经典word整理文档,仅参考,双击此处可删除页眉页脚。
本资料属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要
1.
2.
3.
第
要
1.
2.
点
提
示
:
念
念
准
施
:
类
件
证
证
明
明
责
标
任
准
的
的
概
概
证
据
审
查
判
断
的
标
十
章
强
制
措
点
提
示
强
制
措
施
的
种
拘
传
的
条
保候 审的 概念 、条 件、 程序( 执 行和批准 机关、 应当遵守的 规定)
4. 监 视 居 住 的 概 念 、 条 件 、 程 序
5. 刑 事 拘 留 与 行 政 拘 留 、 民 事 拘 留 的 区 别
6. 拘 留 的 概 念 、 先 行 拘 留 的 法 定 情 形 和 拘 留 的 决 定
、逮捕的程序
第
要
1.
2.
十
一
章
附
带
民
事
诉
讼
:
点
提
示
刑 事 附 带 民 事 诉 讼 的 概 念 、 条 件
刑
事
附
带
民
事
诉
讼
的
当
事
人
3. 刑 事 附 带 民 事 诉 讼 的 提 起 和 审 判
第
要
十
二
章
期
间
、
送
达
:
点
提
示
1. 强制措施、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上诉、抗诉、一审、二审程序、再审程序
期
间
2. 与 聘 请 律 师 、 委 托 辩 护 人 、 诉 讼 代 理 人 有 关 的 期 间
3.
4.
第
要
1.
期
送
间
达
计
程
算
序
案
:
源
十
三
章
立
点
提
示
立
案
材
料
的
来
2. 控 告 人 对 不 立 案 决 定 的 申 请 复 议
10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