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五章行为科学的产生背景 及其理论发展
一、行为科学概述
二、行为科学的诞生
三、行为科学的发展
四、行为科学的贡献
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行为科学一词首先出现于1949 在年美国芝加哥的一次跨学科的科学会议上,在1953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召开的各大学科学家参加的会议上,正式定名为行为科学。
一、行为科学概述
1、涵义
广义:
行为科学是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以及低级动物行为的科学的集合,已经确认的学科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和其它学科。(美国管理百科全书)
狭义:
专门指管理学中所讲的行为科学,即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规律的一门科学。
2、行为科学的发展阶段
基本上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的人际关系学说时期,从20世纪30年代梅奥的霍桑试验开始,到1949年第一次提出行为科学的概念止。
后期的行为科学研究时期:从1953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召开的各大学科学家参加的会议上正式定名为行为科学开始。
3、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行为科学产生的政治背景
(2)行为科学产生的经济背景
(3)行为科学产生的人文背景
政治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使得世界经济体系出现了全新的格局,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矛盾激化,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一度出现高潮。
经济背景
20世纪20年代,许多企业尽管采取了泰勒的科学管理,但劳资纠纷和罢工还是此起彼伏。
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全世界出现经济大危机,周期性经济危机也不断出现。
人文背景
古典管理理论的“经济人假设”受到质疑,社会开始反思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反思的结果:
第一、在经济学方面,凯恩斯主义的兴起为资本主义持续发展开出了药方。
第二、在管理学方面,很多心理学家加入管理研究的行列开始了对人的研究,梅奥开辟了行为研究的方向。
行为科学就在大萧条中的霍桑实验后开始兴旺起来了。
4、行为科学理论的具体应用
案例一:H公司的争端调解室
案例二:电梯的故事
二、行为科学的诞生
1、霍桑实验
(1)车间照明试验-“照明实验”
试验目的:研究照明情况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实验结论:车间照明只是影响员工产量的因素之一,而且是不太重要的因素;由于牵涉的因素太多,难以控制,无法测出照明对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