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三角形三边关系》公开课教案及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5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角形三边关系》公开课教案及反思.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3/8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角形三边关系》公开课教案及反思.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题
《三角形边的关系》
共1 课时

1
课时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第82页“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或关键
1、学生通过实验、交流、观察,体会并总结出三角形边的关系;并能利用该关系进行准确合理的判断。
2、学生体会三角形边的关系的研究方法,轨迹和极限的思想。
3、学生产生研究、探讨的兴趣,从而增长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学难点:引导探索三角形的边的关系,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学具准备
PPT课件、学具袋。
教学时间

执教
谢善长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同学们都认识三角形吗?谁能描述一下什么是三角形?
2、用10厘米、6厘米的两根小棒分别和7厘米、3厘米的小棒围三角形。
3、揭示课题:三角形边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 学生读实验要求:
所选三根小棒的长度(单位:厘米)
是否围成了三角形
1、每次从五根小棒中任意选三根;
2、记录每一根小棒的长度;
3、围一围,能否用选定的三根小棒首尾相连围成一个三角形;
4、把每次实验情况和结果,依次记录在本组表格内。并加以思考:能摆成三角形或不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之间有什么关系?
5、注意同伴之间合理分配任务(一人围,一人记录),声音尽可能不影响其他小组。
2、小组合作,操作探究。
3、学生汇报,大胆猜测。听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记录在黑板上加以分类。(产生“能”与“不能”及有争议的情况。)
创设问题情境,
产生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顺应学生兴趣,
为学生创造小
租活动的时间
和空间,释放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原认知,为探讨汇总素材。
鼓励学生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表述,有利于学生的求异思维及创造性,同时争论是学生提高思维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手段。经历过冲突的认识,学生的印象会更深。
长汀县第二实验小学数学科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4、动画演示,感受思想。当全班趋向一致或长时间争执不下时,教师借助课件加以参与。
5、质疑辩析,总结规律。
三、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一:例题3
2、反馈练习:84页第4题
3、轻松小游戏,你相信吗?
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跨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请两个学生上来跨一步。 先让学生充分的交流。教师:你能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吗? PPT演示:两腿和地面跨出的距离形成了一个三角形。 教师:可是有个人说,我可以。你们知道是谁吗? 出示姚明图片,身高:226厘米;腿长131厘米。你相信吗?姚明一步能跨多远?
4、开放题。
还记得课前老师曾经给你们出示的小棒吗?开始出现的两根分别为10cm 和6cm,而第一次增加的第三根小棒长7cm,现在有什么想法?
那你们猜猜第二次换上的小棒长多少呢?
四、课堂总结,反思提高。
同学们,你们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呢?你们还想了解什么?
对三边关系的简单应用。
开放题,考察学生综合思考问题能力,对三边关系的灵活运用。
利用所学,解决生活问。
培养学生反思意识何问题意识。
教学反思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