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河南省豫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docx

格式:docx   大小:42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河南省豫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可爱的嘎嘎 2025/4/30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河南省豫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河南省豫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是由【可爱的嘎嘎】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河南省豫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河南省豫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考试时间150分钟。
,。
,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一段时间以来,《演员的诞生》《导演请指教》等揭示艺术创作“奥妙”的演评类综艺节目受到观众喜爱。其中“演”后的点评环节还引起诸如“什么是好的表演”“好电影的标准是什么”等艺术问题的讨论,无形中向观众普及了文艺知识,帮助人们拓展品评作品的思维。
②演评类综艺节目的流行有其社会土壤。对创作者来说,要让艺术焕发旺盛的生命力,需要不断与受众对话,在专业评论和观众评价中得以精进。于观众而言,长期大量的艺术欣赏,使他们在特定“垂直领域”内的专注度、专业性得以提升,他们已经不满足于“看热闹”,还希望看懂门道,在审美体验之外获得专业知识。这两方面需求相向而行,让演评类综艺节目受到关注。
③演评类综艺的快速发展,还借助了综艺节目进行知识普及的“东风”。传播平台日益多元、网络渠道不断拓宽,综艺节目已经不再满足于拼盘式的文艺展示,而是以丰富多样的综艺样式开拓各行各业“垂直领域”,展示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普及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比如把文物知识搬上荧屏的《国家宝藏》,探讨中国文化元素与流行音乐怎样融合的《中国潮音》等。综艺节目发挥直观展示、生动诠释等视听优势,为知识普及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④在演评类综艺节目中,艺术知识的专业属性和综艺节目的娱乐属性能否兼容?怎样寓教于乐?这是难点所在。尊重知识是有效普及的前提。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能够辅助知识传播,强化对原理的理解和记忆。首先,创作者要足够熟悉相关知识,并且不能为了娱乐效果而牺牲知识的准确性和严肃性;其次,营造观众容易进入的场景,为普及艺术知识提供生动形象、曲高和众的样本,做到通俗而不失准确、轻松但不乏深刻。
⑤区别于其他艺术普及类节目,演评类综艺的“先演后评”模式增加了更多趣味性和紧张感,促使观众自我代入“点评者”角色,也激发观众进行艺术思考;同时,为观众提供了近距离观察的沉浸感和交流互动的参与感,与主创、嘉宾“隔空对话”,这种平等交流氛围也为艺术普及提供了合理、合适的情境。比如在综艺节目《
2060》中,来自动漫制作、电子音乐、戏剧表演等领域的评审成员细致分析舞台美术设计理念,评点虚拟形象的表演风格和艺术效果,让有一定距离、充满“未来感”的艺术形式变得更易亲近。可以说,善于抓取典型话题,用深入浅出、轻松幽默的交流让知识和理论“豪华落尽见真淳”,才能优化艺术普及效果,达到传播目的。
⑥演评类综艺节目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营造尊重差异的探讨氛围,培养理性的观赏心态,让艺术普及有格局、有活力。艺术鉴赏活动既有基于客观事实的群体共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基于主观感受的个体判断。普及艺术知识的目的,是要拓宽不同群体看待问题、欣赏艺术的视角,增进欣赏群体之间的理解与交流。从创作者到受众,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识别高下优劣并理解差异、尊重差异,关系到艺术作品能否拥有一个良性的、健康的生长环境与传播生态。
⑦目前,诸多演评类综艺节目对艺术普及的多角度实践已经展现出新意和亮点,但这类节目在整体综艺市场上所占份额依然有限。节目的娱乐性和专业性之间如何调节,作品类型和受众偏好之间如何更精准地对应,都是值得持续关注和探讨的话题。期待涌现出更多有新意、有质感的综艺节目参与艺术普及,在繁荣发展文艺创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摘编自刘洋《探索艺术普及新渠道》)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艺术创作者和观众两方面需求相向而行,为演评类综艺节目受到关注并流行提供社会土壤。
B. 综艺节目直观展示、生动诠释等视听优势有助于知识普及,这为演评类综艺的快速发展提供助力。
C. 其他艺术普及类节目不像演评类综艺那样具有趣味性和紧张感,也不能激发观众进行艺术思考。
D. 演评类综艺要持续关注和探讨如何处理好艺术知识的专业性和综艺节目的娱乐性的兼容问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①段指出近来《演员的诞生》等演评类综艺节目受到观众喜爱的现象,并提出中心论点。
B. 文章第③段列举《国家宝藏》等综艺节目,意在论证综艺节目发挥视听优势进行知识普及的流行。
C. 文章第⑤段使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论证了演评类综艺节目“先演后评”模式的优势。
D. 文章在论述演评类综艺节目流行、发展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难点的方法,并展望其未来。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演评类综艺节目便于向观众普及文艺知识,有助于提升观众在特定“垂直领域”内的专注度和专业性。
B. 寓教于乐、解决演评类综艺节目的难点,需要创作者足够熟悉相关知识并为观众营造容易进入的场景。
C. 演评类综艺节目“先演后评”模式的核心内涵是为观众提供近距离观察的沉浸感和交流互动的参与感。
D. 演评类综艺节目普及艺术知识的实践有助于为艺术作品营造一个良性的、健康的生长环境和传播生态。
【答案】1. C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其他艺术普及类节目……也不能激发观众进行艺术思考”说法过于绝对。第⑤段原文为“区别于其他艺术普及类节目,演评类综艺的‘先演后评’模式增加了更多趣味性和紧张感,促使观众自我代入‘点评者’角色,也激发观众进行艺术思考”,没有说其他艺术普及类节目不能激发观众进行艺术思考。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相关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
A.“并提出中心论点”说法错误。本文的论点是“演评类综艺节目为什么能够流行”,在文章的第①段中并没有提出论点。
B.“意在论证综艺节目发挥视听优势进行知识普及的流行”说法错误。文章第③段列举《国家宝藏》等综艺节目,意在论证“演评类综艺的快速发展,还借助了综艺节目进行知识普及的‘东风’”。
C.“文章第⑤段使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说法错误。文章第⑤段没有使用引用论证。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核心内涵是为观众提供近距离观察的沉浸感和交流互动的参与感”说法错误。原文第⑤段的表述为“区别于其他艺术普及类节目,演评类综艺的‘先演后评’模式增加了更多趣味性和紧张感,促使观众自我代入‘点评者’角色,也激发观众进行艺术思考;同时,为观众提供了近距离观察的沉浸感和交流互动的参与感,与主创、嘉宾‘隔空对话’,这种平等交流氛围也为艺术普及提供了合理、合适的情境”。其中“观众提供近距离观察的沉浸感和交流互动的参与感”只是演评类综艺节目“先演后评”模式的优点之一,作者并没有说其是核心内核。
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拉乌尔定律是物理化学的基本定律之一,该定律可表述为:“在某一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等于纯溶剂的饱和蒸气压乘以溶剂的摩尔分数。”
,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来的,后来发现,它对于其他稀薄溶液中的溶剂也是正确的。拉乌尔定律是稀薄溶液的基本定律之一,作为溶液热力学研究的基础,它对相平衡和溶液热力学函数的研究起指导作用。此定律后来在蒸馏和吸收等化学过程的计算中广为应用。
(摘编自《百科知识》)
材料二:
在古代,形容一个人豪爽能饮可以用“大碗喝酒”“千杯不醉”等词汇来形容,描述酒的量词很多都是碗、斗、坛,如“李白斗酒诗百篇”。为什么古代的人都那么能喝?
这是因为在元代以前出现的酒都是发酵酒,一般度数比较低,不超过二十度,不像现在意义上的白酒。而现在的高度白酒,其出现离不开白酒蒸馏技术。有了蒸馏技术,人们才能生产出蒸馏酒,从而使得高浓度酒的出现成为可能。
蒸馏酒的出现时间较多人认可为元代,最早提出此观点的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元代文献中已有蒸馏酒及蒸馏器的记载。如《饮膳正要》作于1331年,故14世纪初,我国已有蒸馏酒。
白酒酿造生产过程中,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所谓蒸馏,就是利用母糟中各液体组分挥发性的不同,用加热、汽化及冷凝的方法,将母糟中所含的乙醇及香味成分提取出来,并排除有害杂质的操作,俗称:“烤酒”。这个过程符合拉乌尔定律。
拉乌尔定律指出:混合溶液中,蒸汽压高(沸点低)的组分,汽相中的含量,总是比液相中高;反之,蒸汽压低()的组分,在液相中的含量,总是比汽相中高。水的沸点在常压下是100C,酒精(也就是乙醇),酒精的沸点低,更容易挥发,在同一汽态环境下,酒精含量就相对多。具体的可以参照下面的曲线图。液态发酵溶液里面的酒精含量一般在13%左右,固态酒醅里面的酒精含量一般在5%左右,把5%%或者70%,就需要加热变成蒸汽,这是因为如拉乌尔定律所揭示的那样酒精在汽相中的含量比液相中的含量高。
酒精水溶液的蒸馏变化图
(摘编自邹江鹏《为什么古代的人都那么能喝?真相原来如此》)
材料三:
想要水变甜,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加糖,是不是有点失望。别急,加了糖的水可以让水的沸点升高,轻松超过100°C。这可以用一条物理化学定律来解释:“拉乌尔定律”表明,加入了不挥发溶质的溶液,其沸点会高于纯溶剂的沸点。一句话概括,就是糖水的沸点比纯净水沸点高。
那么问题来了,沸点为105°C的糖水有多甜呢?
有实验论文表明,沸点在105C的蔗糖水溶液浓度达到了70%左右。也就是说,,想要达到105°C的沸点,需要加入约800克的糖,差不多是超市购买2袋的量。真的是齁甜。
说到105°C的水,大家第一反应都是汽态是不是?其实,105°C的水也会变成“冰”。
经过多次实验后,科学家们得到一个验证,当水温达到了105°C的时候,密闭容器之中的水,无法从液态转变为汽态,因此也就导致某些热量无法成功地被释放掉,所以才能形成“冰块”模样。这种冰是在高温状态下融合到一起的,只是一种特殊的结晶体而已,与低温状态下形成的冰块差距是很大的。
在高温状态下,形成的这种冰,被科学家们称为“超级冰”,之前就有人们曾经进行过研究,发现到了“超级冰”的存在。超级冰在巨大的压力下,会形成100个微小集群,超出1600公里/小时的速度快速生长,就是这一个发现,也证明地球表面的水,或许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结冰而成的。
你看,同样是105°C的水,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完全不同。你以为是“暴沸”,但也有可能是“寒冰”。
(摘编自瑾睿《105°C的水,到底有多甜》)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拉乌尔定律是法国物理学家拉乌尔早在1887年提出的有关稀薄溶液的一个基本定律,该定律广泛应用于工业化学生产过程的计算中。
B. 古代人能“千杯不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古代的酒与现在的高浓度蒸馏酒不同,古代的酒都是发酵酒,一般度数比较低。
C. 材料二图表显示,在酒精蒸馏加热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原液中的酒精含量就会不断减少,而蒸汽中的酒精含量则不断增加。
D. 根据拉乌尔定律,糖水的沸点比纯净水沸点高,而要让蔗糖水的沸点提高5°C,则需再添加70%左右的蔗糖,那样糖水会变得齁甜。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拉乌尔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溶液热力学研究的基础,对相平衡和溶液热力学函数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B. 白酒蒸馏是利用酒精的沸点和水的沸点不同,把酒精从含酒精的水溶液或者是含酒精的固态酒醅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符合拉乌尔定律。
C. 材料二图表显示,含酒精的发酵醪液(即原液)加热到91°C左右的时候开始沸腾,沸腾之后的蒸汽里面酒精浓度可以达到60%左右。
D. 105°C的水不是液态也不是汽态,而是固态的“冰”,这种“冰”和一般的冰不同,是一种特殊的晶体结构,也被称为“超级冰”。
6. “拉乌尔定律”在生产中有什么作用?这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
【答案】4. C 5. D
6. 作用:拉乌尔定律可用于指导与溶液热力学相关的生产活动,如白酒蒸馏等,在其蒸馏和吸收等化学过程的计算中可以应用到拉乌尔定律。
启示:①科学定律是严谨的,它能够指导人们进行发明和创造,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②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现象,并从中发现科学规律,推动科学的进步。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该定律广泛应用于工业化学生产过程的计算中”错,材料一原文是“此定律后来在蒸馏和吸收等化学过程的计算中广为应用”。
B.“古代的酒都是发酵酒”错,材料二原文有“在元代以前出现的酒都是发酵酒”,而元代就出现了蒸馏酒。
D.“要让蔗糖水的沸点提高5°C,则需再添加70%左右的蔗糖”错,根据材料三,应该表述为“要让水的沸点提高5°C,则需再添加70%左右的蔗糖”。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
D.“105°C的水不是液态也不是汽态,而是固态的‘冰’”错,根据材料三,105°C的水成为“冰”是有条件限制的,不是所有105°C的水都呈现为“冰”状的晶体结构。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根据“拉乌尔定律是稀薄溶液的基本定律之一,作为溶液热力学研究的基础,它对相平衡和溶液热力学函数的研究起指导作用。此定律后来在蒸馏和吸收等化学过程的计算中广为应用”可知,拉乌尔定律可用于指导与溶液热力学相关的生产活动,如白酒蒸馏等,在其蒸馏和吸收等化学过程的计算中可以应用到拉乌尔定律。
根据“,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来的,……它对相平衡和溶液热力学函数的研究起指导作用。此定律后来在蒸馏和吸收等化学过程的计算中广为应用”“有了蒸馏技术,人们才能生产出蒸馏酒,从而使得高浓度酒的出现成为可能”可知,科学定律是严谨的。它能够指导人们进行发明和创造,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
根据“想要水变甜,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加糖,是不是有点失望。别急,加了糖的水可以让水的沸点升高,轻松超过100°C”“说到105°C的水,大家第一反应都是汽态是不是”“经过多次实验后,科学家们得到一个验证……”可知,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现象,并从中发现科学规律,推动科学的进步。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道千金尹瘦石
冯骥才
海户养船的天成号韩家老爷子做寿。管家说:“我家新翻盖了一间花厅,迎面墙缺幅横批大画,顶好是丈二匹。”萃华斋的铁嘴八哥从铺子里拿纸回去,当晚把老亮、狗圣、扛头那一小群小子全叫到家,一说,转过天来狗圣就带来一位画家。这人又高又瘦又干又脆一根细麻秆儿;小脑袋顶大赛个茶壶,眼珠赛玻璃球,有眼无珠,亮而无神;耳朵好比蒲扇,脑袋后一根猪尾辫,可是前额发短,流不到辫子上去,四散开一片黄毛。袍子赛卦摊的帐子,有土有泥有洞有补丁;细赛枯枝的手攥卷画儿。
八哥介绍说:“这位是咱天津卫画界的奇才,尹瘦石,尹七爷!”
大家压根儿没听过这姓名,再瞧这打扮,不赛有身份的名人也不赛玩风流的名士,倒赛一个穷鬼。
这尹瘦石把扎画的红线绳解去,剥开包画的破毛头纸。这纸满是墨渍色渍水渍,原是作画时垫在画下边的衬纸。惹惹忙帮忙,捏着卷首,一点点打开画卷儿。先露出一个粗笔写意勾勒的童子,倒还有味儿。这童子手里拿根绳子,下边画上只有这绳,一根线儿。画打开一半,还是条线,这线就没完没了。愈急着往下看愈没东西,直打到另一端,才现出一辆小车,车上十八个金元宝。画上题四个字:天天进宝。
画拿进韩家,老爷就火了。说画上嘛都没有,一尺一根线就要十两银子,是画钱还是纸钱?
管家把这话原封不动告诉八哥。八哥笑道:“尹七爷说,请您家老爷邀来天津卫名人,一齐作画。只要有一位能画出这条线,他分文不取,天天拿扫帚给您扫大门口。”
八哥这套话给传进去,韩家老爷立时应了,出帖子真的把天津卫画界名人请进家门。连大名赛日月的张和庵、马景韩、黄益如、黄山寿、吴秋农、王铸九、方药雨全到齐了。似乎不来就没能耐,来了也要瞧瞧这土里冒出来的狂夫有嘛拿手本事。
尹七爷坐在一边,没人理他,好赛理这无名之辈就矮一截;墙上挂着尹七爷的《天天进宝图》,各位一瞅就赶紧扭身回身背身,好赛多瞧一眼就给这一介草夫添点神气。名人交名人,名人看名作,名借名,名托名,名仗名,名添名。只有八哥站在尹七爷身后,照应着这位打擂来的奇人。
尹七爷只管一边喝茶,好赛等着瞧小孩子们玩耍。还是方药雨有根,上来一捋袖子就干,先打右边几笔画个蜘蛛网,跟手打网里拉出一条蛛丝来。众人点头称好叫妙喝彩助威,恨不得他一下打败那无名小卒毁了完啦。可是这条蜘蛛网来到四尺开外,笔头就挺不出,线条也塌下来,再一顶劲,忽叫:“笔没墨了。”只好搁笔,脸赛红布。
黄山寿笑了笑,走到案前,把长长胡子一挽,撂在肩上,捉笔就来,先嘛不画,只画一线,打右朝左,赛根箭射过去,出手挺奇,一下把众人招得拥上前。黄山寿与吴秋农不同,吴秋农擅长小写意花鸟,平时顶大画二三尺的条幅;黄山寿是山水出身,动辄六尺中堂,粗笔泼墨,一气呵成,向例以气取胜,可那是连笔带墨一大片,笔不足,墨可补。当下这大白纸上,好坏全瞧这条线,无依无靠无遮无拘无藏无掖,好赛唱戏没有胡琴锣鼓帮忙,就得全仗嗓子。有味没味嘛味,都在单根一条线里,必得有气有神有势有质有变幻有看头嚼头品头才行。笔尖不过手指头大小,蘸足不过一兜墨,必得会使,再说一张长的线,还要悬腕悬肘悬臂拔气提气使气,站在原地不成,横走三步,。黄山寿不知轻重不知手法不知窍门,楞来楞干,线走一半,只知换步,不知换气,一下撤了劲儿,线打疙瘩,再用气,劲不匀,忽粗忽细忽轻忽重,手下没根,笔头打颤,变成锯条了。黄山寿把笔一扔,脸赛白布。
这一来,没人敢上阵。名气顶大的张和庵,专长工笔花卉,平时都是小笔头,哪敢贸然出手?到了这节骨眼儿,谁都明白,一栽就栽到家,不如装傻充愣不出声,不叫人看见才好。韩家老爷再让,就成了你让我,我让你,嘴上相互客气,好赛要把别人往井里火里死里推。
尹七爷咔嚓一撂茶碗,起身甩着两条细胳膊走来,这架势赛长坂坡赵子龙入无人之境。叫人再搬一条长案连上,拿两张纸,接头并齐,使镇尺压牢,这家伙,居然要画一条两丈长的线,真是打古到今没听说过。只见他先在右边这头下角画个童子,再在远远左边那头画只风筝。打笔筒抽出一管羊毫大笔,蘸足墨汁,眼睛半闭,略略凝神。忽然目张赛灯,就打这右端孩童扬起的小手,飘出一根线,赛有风吹送,悠悠升空,遥遥飞去,神化气,气入笔,笔走人走。气带人走,笔领线行。笔头到了两张纸接口处,不磕不绊不停不结,线条又柔又轻又飘又洒脱又劲韧。真赛一根细绳,能打纸上捏起来。笔管在瘦指头里转来转去,这叫捻管。画出的线,忽忽悠悠。有神儿,有味儿,有风儿。他横处走出六步,忽地身子一收,小脑袋茸毛一张,笔头一扬一住一拾,线头刚好停在风筝的骨架上。两丈多的画上,虽说只有一根线,却赛有满纸徐徐吹拂的风。
没听人叫好,却看得个个见傻,那些人原本是画画来的,倒赛是看画来的。
八哥也不管自家身份,对韩家老爷说:“您说这画值多少银子?”
“一尺一两金子!”韩家老爷说。非此不能表示他懂眼。
(节选自《阴阳八卦》,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采用传统小说的写法,尹瘦石一出场,先描写他的外貌,运用漫画式的描述,生动有趣地突出人物的特点。
B. 韩家老爷出帖子就将天津画界名人请来了,一是表现出韩家有势力有面子,二是说明这些名人没把尹瘦石放在眼里。
C. 方药雨作画时,众人喝彩助威与他画不下去只好搁笔形成了对比,以此刻画出其没有真才实学、浪得虚名的形象。
D. 黄山寿败下阵来后,其他画家再没有一个人敢出手,可见这些画家还有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画技不足以完成画作。
8. 与尹瘦石相比,方药雨和黄山寿两位画家作画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9. 蓄势,是小说有意识地控制叙事节奏,不使故事情节或矛盾冲突一触即发,草草结束,而是延缓它总爆发,借以渲染蓄势。请简要分析小说在塑造尹瘦石的形象时是如何运用蓄势手法的。
【答案】7. C 8. ①方药雨:准备不充分,运笔少“气”。他上来一捋袖子就干,可不到四尺笔头就挺不出了,墨也没了;而尹瘦石则用一管羊毫大笔,蘸足了墨,凝神静气后才开始动笔。
②黄山寿:平时作画虽以气取胜,但他在画线时,只知换步,不知换气,后劲不足;而尹瘦石凝神静气之后,以气带笔,笔领线行,中间运用捻管技法换气,收笔干脆利落,一气呵成。
9. ①小说先写尹瘦石其貌不扬和他画作包装的随意,无论如何看不出他画作的高超;
②接着写尹瘦石的画被拿进韩家,韩家老爷对其画作不满意,并邀请画界名人来与其对阵;
③然后写画界名人方药雨、黄山寿等下笔画线失败,其他画家不敢上阵,最后尹瘦石出场,他潇洒自如地画出两丈长的线。经过这样层层铺垫,渲染蓄势,最后凸显出尹瘦石画技高超的形象特点。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以此刻画出其没有真才实学、浪得虚名的形象”错误。小说用对比突出方药雨画线的失败,但术业有专攻,他画不出线来并不能说明他就没有真才实学。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文章写方药雨作画时“上来一捋袖子就干”“可是这条蜘蛛网来到四尺开外,笔头就挺不出,线条也塌下来,再一顶劲,忽叫:‘笔没墨了。’”,而尹瘦石作画时是“打笔筒抽出一管羊毫大笔,蘸足墨汁,眼睛半闭,略略凝神。忽然……”,二者形成对比,由此可概括为:方药雨准备不充分,运笔少“气”;而尹瘦石则用一管羊毫大笔,蘸足了墨,凝神静气后才开始动笔。
文章写“黄山寿是山水出身,动辄六尺中堂,粗笔泼墨,一气呵成,向例以气取胜”,但此时却“黄山寿不知轻重不知手法不知窍门,楞来楞干,线走一半,只知换步,不知换气,一下撤了劲儿,线打疙瘩,再用气,劲不匀,忽粗忽细忽轻忽重,手下没根,笔头打颤,变成锯条了”。写尹瘦石作画时是“神化气,气入笔,笔走人走。气带人走,笔领线行……笔管在瘦指头里转来转去,这叫捻管。画出的线,忽忽悠悠。有神儿,有味儿,有风儿。他横处走出六步,忽地身子一收,小脑袋茸毛一张,笔头一扬一住一拾,线头刚好停在风筝的骨架上”,由此可概括为:黄山寿平时作画虽以气取胜,但他在画线时,只知换步,不知换气,后劲不足;而尹瘦石凝神静气之后,以气带笔,笔领线行,中间运用捻管技法换气,收笔干脆利落,一气呵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情节结构技巧的能力。
“这人又高又瘦又干又脆一根细麻秆儿;小脑袋顶大赛个茶壶,眼珠赛玻璃球,有眼无珠,亮而无神;耳朵好比蒲扇,脑袋后一根猪尾辫,可是前额发短,流不到辫子上去,四散开一片黄毛。袍子赛卦摊的帐子,有土有泥有洞有补丁;细赛枯枝的手攥卷画儿”“这尹瘦石把扎画的红线绳解去,剥开包画的破毛头纸。这纸满是墨渍色渍水渍,原是作画时垫在画下边的衬纸”,小说先写尹瘦石其貌不扬和他画作包装的随意,无论如何看不出他画作的高超——大家压根儿没听过这姓名,再瞧这打扮,不赛有身份的名人也不赛玩风流的名士,倒赛一个穷鬼。
“画拿进韩家,老爷就火了。说画上嘛都没有,一尺一根线就要十两银子,是画钱还是纸钱”“尹七爷说,请您家老爷邀来天津卫名人,一齐作画。只要有一位能画出这条线,他分文不取,天天拿扫帚给您扫大门口”“八哥这套话给传进去,韩家老爷立时应了,出帖子真的把天津卫画界名人请进家门。连大名赛日月的……全到齐了。似乎不来就没能耐,来了也要瞧瞧这土里冒出来的狂夫有嘛拿手本事”,接着写尹瘦石的画被拿进韩家,韩家老爷对其画作不满意,并邀请画界名人来与其对阵。
“还是方药雨有根,上来一捋袖子就干,先打右边几笔画个蜘蛛网,跟手打网里拉出一条蛛丝来……可是这条蜘蛛网来到四尺开外,笔头就挺不出,线条也塌下来,再一顶劲,忽叫:‘笔没墨了。’只好搁笔,脸赛红布”“黄山寿不知轻重不知手法不知窍门,楞来楞干,线走一半,只知换步,不知换气,一下撤了劲儿,线打疙瘩,再用气,劲不匀,忽粗忽细忽轻忽重,手下没根,笔头打颤,变成锯条了。黄山寿把笔一扔,脸赛白布”“这一来,没人敢上阵”,然后写画界名人方药雨、黄山寿等下笔画线失败,其他画家不敢上阵。
经过这样层层铺垫,渲染蓄势,最后尹瘦石出场,他潇洒自如地画出两丈长的线:“尹七爷咔嚓一撂茶碗,起身甩着两条细胳膊走来,这架势赛长坂坡赵子龙入无人之境……只见他先……打笔筒抽出一管羊毫大笔,蘸足墨汁,眼睛半闭,略略凝神。忽然……神化气,气入笔,笔走人走。气带人走,笔领线行……他横处走出六步,忽地身子一收,小脑袋茸毛一张,笔头一扬一住一拾,线头刚好停在风筝的骨架上。两丈多的画上,虽说只有一根线,却赛有满纸徐徐吹拂的风”。更加凸显出了尹瘦石画技高超的形象特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最近更新

公路隧道施工关键技术 157页

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116页

二零二五年度机场停车场扩建项目合作协议 9页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社区员工宿舍租赁及物业管理.. 8页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机器人产业众筹股权合作协议.. 8页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家居人合作合伙开发协议 9页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制造信息化服务合同 10页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城市个人投资入股合作协议 7页

二零二五年度无中介房产买卖合同范本 8页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度假区充电桩场地租赁与休闲.. 9页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车抵押贷款合同(绿色出行.. 8页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储能专利技术合作研发协议.. 9页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创意产业实习生人才培育劳动.. 8页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家聘任合同 7页

二零二五年度散柜运输及货物安全监控服务合同.. 9页

二零二五年度摩托车维修厂租赁与品牌推广合同.. 8页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租赁合同纠纷法庭调解和解.. 8页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抵押贷款重组合同 7页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中介买卖合同(带贷款服务).. 8页

二零二五年度影视基地租赁服务合同 8页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地农民工劳动合同职业发展.. 8页

二零二五年度带智能家居系统个人住房买卖合同.. 9页

二零二五年度山地果树种植个人租赁合同 8页

二零二五年度家庭装修个人承包服务合同 9页

二零二五年度家居建材市场促销服务协议 8页

二零二五年度安保服务外包合同及责任划分 9页

二零二五年度墓地使用权互换合同 8页

二零二五年度在线票务平台充值代理合作协议范.. 9页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商务专家顾问合作协议 8页

二零二五年度商场及公共场所安全管理服务合同.. 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