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智慧树知到《中华国学》(南开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是由【hljszycxjs】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智慧树知到《中华国学》(南开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智慧树知到《中华国学》(南开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见面课:墨家、法家与儒家
1、春秋时期,士阶层应该掌握六种技能,是为“六艺”。孔子教育学生的内容就包括这“六艺”,具体内容是:
A:礼、乐、诗、书、射、术
B:礼、乐、射、御、书、数
C:琴、棋、书、画、骑、射
D:诗、书、礼记、仪礼、左传、公羊传
答案: 【礼、乐、射、御、书、数】
2、关于先秦时代的人性论,下面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
A: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
B:孟子讲性善,言必称尧舜
C:荀子论性恶,宣扬化性起伪
D:韩非论性恶,宣扬化性起伪
答案: 【韩非论性恶,宣扬化性起伪】
3、“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意思是说,应该用法律教育人民,政府官员应该成为守法的榜样。这一主张最先由谁提出?
A:管仲
B:商鞅
C:韩非
D:李斯
答案: 【韩非】
4、“食、色,性也。”意思是说,贪吃、好色是人类的本性。这是谁的观点?
A:孔子
B:孟子
C:告子
D:韩非子
答案: 【告子】
5、墨家政治学说是一个道德主义的理论体系。下列哪两个选项符合墨子学说:
A:自己的孩子挨饿,别人的孩子也挨饿,应该同样地关照
B:自己的孩子挨饿,别人的孩子也挨饿,只管自己的孩子
C:自己的国家攻击别的国家,坚决支持
D:自己的国家攻击别的国家,坚决反对
答案: 【自己的孩子挨饿,别人的孩子也挨饿,应该同样地关照;
自己的国家攻击别的国家,坚决反对】
6、在战国时代,墨家学说代表着社会下层的愿望。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墨家的思想:
A:要像大禹那样辛勤工作
B:贵族要节制自己的欲望
C:亲人去世之后应该薄葬
D:爱自己的父母胜过别人父母
答案: 【爱自己的父母胜过别人父母】
见面课: 儒学与经学
(2分)
《春秋》是中载了先秦哪个国家的历史
A秦国
B 鲁国
C齐国
D楚国
我的答案:B
(2分)
关于《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理学家发挥了《孟子》里的心性之学
B 《孟子》是思孟学派的代表作
C理学家发挥了《孟子》里的中庸观念
D《孟子》不在“五经”之列
我的答案:C
(2分)
关于《论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语》是孔门弟子辑录的孔子言行录
B 《论语》是“十三经”之一
C《论语》是记载孔子思想的可靠材料
D《论语》是孔子所作
我的答案:D
(2分)
根据《春秋》三传的不同体例及特点判断,“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这段文字出自
A 《夹氏传》
B《谷梁传》
C《公羊传》
D《左传》
我的答案:C
(2分)
清人邵懿辰《礼经通论》总结的“以明成人”的礼仪,说的是下列哪一项
A觐礼
B 聘礼
C冠礼
D乡饮酒礼
我的答案:C
(2分)
《尚书》中记载中国古代地理的一篇是
A洪范》
B 《甘誓》
C《禹贡》
D《大诰》
我的答案:C
(2分)
《汉书·艺文志》著录“《诗经》二十八卷,鲁、齐、韩三家”,下列不属于汉代三家诗传授者的一位是
A 韩婴
B申培
C辕固
D毛亨
我的答案:D
(2分)
下列著作属于儒家“六经”的一项是
A 《书经》
B 《道德经》
C《经言》
D《墨经》
我的答案:A
见面课:儒学与经学的发展
(2分)
关于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A程朱和陆王都只关心修身,不关心治国
B 程朱提倡顿悟,陆王提倡渐修
C程朱主张先博览读书,陆王主张先发明本心
D程朱主张向外格物致知,陆王主张向内明心见性
我的答案:CD
(2分)
下列不符合陆王心学观点的一项是:
A 提倡博览群书
B 主张“心即理”,向内心求理
C提倡静坐修养
D发挥了孟子的心性学说
我的答案:A
(2分)
程朱理学十分重视心性问题,对天理和人性的关系,以及人性善恶的原因等许多问题进行了阐发。下列符合程朱理学的心性论的两项是:
A 把心分为“道心”和“人心”
B 道心纯善,人心也纯善
C天命之性纯善,气质之性也纯善
D把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
我的答案:AD
(2分)
下列不符合程朱理学观点的一项是:
A人类的道德纲常来自于天理
B 用阴阳二气的变化解释鬼神
C继承孟子的民本思想
D人类的欲望符合天理
我的答案:D
(2分)
从南北朝到五代,儒释道三教既有冲突,也逐渐融合。下列哪两项属于三教融合的表现:
A “三武一宗法难”
B 一些皇帝和士大夫崇奉佛、道
C儒者维护官方经学
D儒者吸收佛教的心性论
我的答案:BD
(2分)
谶纬是汉代官方意识形态的主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谶者,诡为隐语,预决吉凶。”同时,谶纬神化儒家先贤。下列语句属于谶纬的两项是:
A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
B 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
C故天生时而地生财,人其父生而师教之,四者君以正用之文王四乳,是谓至仁,天下所归,
D 百姓所亲
我的答案:BD
(2分)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经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下列选项中反映汉代此种情形的两项是:
A 遗子黄金满赢,不如一经
B孔子母徵在梦感黑帝而生,故曰玄圣
C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D越名教而任自然
我的答案:AB
见面课:老庄道学与道教
(2分)
《太平经》中说:“无离舍宅及城郭,骨节相连为阡陌,筋主欲生坚城郭,脉主往来为骨络,肉在皮内为脉衣,神在中守司人善恶。”根据这段诗文,信徒相信自己的生命:
A 由躯体和精神共同构成
B 由骨骼构成
C由肉体和骨骼共同构成
D由肉体构成
我的答案:A
(2分)
据《庄子·齐物论》记载: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在这段史料中,南郭子綦“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直接原因是:
A身体有病
B 悲观厌世
C天性如此
D
我的答案:D
(2分)
《庄子·齐物论》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关于“彼”与“是”的关系,下面哪一个选项与《庄子》的观点不一致:
A人类对外物的认知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
B人类对外物的认知是客观的、科学的
C“彼”是不依赖于人类认知的外部存在
D“是”是人类对特定存在物的认知
我的答案:B
(2分)
《道德经》讲“德”,所谓的“德”涉及哪两项内容:
A是非不辨
B 嫉恶如仇
C善恶不分
D慈悲为怀
我的答案:AC
(2分)
《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语境中的“道”,是指:
A世界万物的起源
B 世界万物的演变
C人们做事的方法
D人们行走的道路
我的答案:A
绪论
1、“中华国学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学术。”对这句话的解释不妥当的一项是:
A、“中华”一词主要是文化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