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是由【祖国的花朵】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
黄河与长江重点复习:
黄河的主要贡献:(1)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2)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原因: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在各级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师引导学生推出答案。指图说出黄河干流上的主要水电站及建站)(3)塑造平原和灌溉作用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华北平原:说明华北平原主要是由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而成。)(4)提供旅游资源(点明主要的旅游资源。)
第三幕“忧黄河、救黄河”假黄河上中下游出现的危机(险情),并因地制宜,分别提出治理方案
症状治理方案上游:荒漠化问题、凌汛建设大型水库中游:水土流失问题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根本)下游:地上河加固黄河大堤
长江概况:
⒈发源地: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
⒉注入海洋:东海。
⒊长度:6300多千米。
⒋流经11省区: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⒌流经四大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⒍上、中、下游的划分:上游:宜昌以上。中游:宜昌至湖口下游:湖口以下。教师引导]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分析长江上、中、下游河段的`突出特征:上游:多峡谷、水流急,落差大,水能丰富中游:多曲流,河道蜿蜒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⒎主要支流及湖泊:北岸:岷江、嘉陵江、汉江。南岸:乌江、湘江(洞庭湖)、赣江(鄱阳湖)
二、水能宝库
⒈水电站及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多修建在哪部分河段?为什么?上游,多流经高山峡谷,落差大,水能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所以被称为“水能宝库”。长江干流航运能力强,称为“黄金水道五长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⒈原因自然原因:降雨丰富,支流湖泊众多。社会原因:围湖造田,植被破坏严重。
⒉治理措施:退耕还湖,植树造林。
一、黄河:源头、注入海洋、分界点、经过省区和地形区的位置
,呈“几”字形.
——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中游分界点——河口(内蒙古)中游、下游分界点——孟津(河南)由西往东依次经过9个省区: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和豫鲁由西往东依次经过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利用黄河水修渠灌溉,使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成为“塞上江南”。
:支流—汾河(山西)与渭河(陕西)的位置;主要水电站—三门峡、小浪底
:中游的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根本。
:荒漠化严重、凌汛;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地上河、凌汛、断流、水污染二、长江:源头、注入海洋、分界点、经过省区和地形区的位置
、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V+——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
、中游分界点——宜昌(湖北)中游、下游分界点——湖口(江西)由西往东依次经过11个省区: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由西往东依次经过的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各主要支流的位置;主要水电站—三峡和葛洲坝位置;下游的淡水湖泊位置;四个沿江城市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的位置
,有“黄金水道”之称。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包括从源头到宜宾和三峡河段。三峡自西向东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滩多流急)与荆江(荆江河段从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一段,“九曲回肠”)。
、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是中下游平原地区江水的三个主要来源。
由西往东依次经过9个省区: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和豫鲁由西往东依次经过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利用黄河水修渠灌溉,使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成为“塞上江南”。
:支流—汾河(山西)与渭河(陕西)的位置;主要水电站—三门峡、小浪底长江(1)源自唐古拉山,是我国第一长河,是世界第三长河,:--宜昌--湖口--
(2)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通常是与黄河比较,如两河都流经的地形区是?,出选择或填空)
(3)地区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降水充沛
(4)上游特点:水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中游特点:地势低平,重点:“九曲回肠”下游特点:地势更低平,江面开阔,水网如织,湖泊多
(5)总括特点:支流多,流量大
(6)有“黄金水道”之称的原因: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
(7)最长的支流是汉江
(8)鄱阳湖是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湖泊,它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长江
“黄金水道”之称
: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自治区
:中上游:宜昌;中下游:湖口
:上游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中游支流:汉江、赣江、湘江:下游没有支流
:两个(均在上游,二三阶梯交界处):三峡(建设中),葛洲坝(目前最大的水利枢纽)
:3个:中游:鄱阳湖、洞庭湖;下游:太湖
:唐古拉山;注入:(其他方面):上游:支流多,经一二阶梯交界处,特别是从源头到宜宾段,水流最急,落差最大,水能资源最丰富。适宜发展水电事业中游:支流、湖泊多
中游:水流量最小,无支流。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分布特点与人口增长;
,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二)过程与方法
“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
.
教学难点: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众多”到底是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讲授新课]
(板书)一、人口数量
请大家看课本第11页第一行,并齐读这一行.
(板书)(20某某年),占世界1/5,最多
(承转)大家还记得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大约是多少吗?
(活动)大屏幕展示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图,请大家:
、加拿大、美均人口密度.
(归纳讲述)中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却超过俄、加、美三国人口总和的两倍,与面积和我国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2倍,;与比我国面积大得多的俄罗斯相比,我国人口是俄罗斯的9倍,,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的河北、山东、河南等九省的人口就超过5000万,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成一列,就能环绕地球赤道50圈.
(承转)为什么我国的人口数量如此庞大呢?这与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不无关系.
(板书)二、人口的增长速度过快
(活动)阅读P11我国人口增长图,分析以下问题.
,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
,我国人口有几次人口增长高峰?哪一次增长的更快?为什么?
(小组讨论后,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归纳总结)自中华大地有人类以来到1578年这漫长的岁月中,,,这条曲线的坡度开始急剧加大,这表明我国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人口曲线可以说呈直线上升,,这就是我国人口的第二次增长高峰.
为什么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呢?
主要是因为解放后,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从而使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而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还保持较高水平,,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每年仍新增人口1200万,超过了希腊、比利时、葡萄牙等国家的人口总数.
我们经常说“人多力量大”,人口数量越多越好吗?请大家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也可让两个小组就此问题展开正反两方的辩论)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选代表陈述观点,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或反驳,教师归纳小结.
(活动)大屏幕展示下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讲述)人是生产者,,而人的一生都是消费者,而且要维持人的生存条件和劳动能力,,我国每年的新增财富中,很大一部分被新增人口所消耗,我国所拥有的各种自然资源的总量,很多都居世界前列,但是按人口平均计算,每人占有的数量就不多了,在世界各国的名次中,也就排在后面了.
人口数量过大,势必给国家、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增加沉重的负担,.
(大屏幕展示投影片明确重点):
人口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基本内容: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晚婚5年,100年可少生1代人”,思考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会带来哪些好处.
(教师归纳小结)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到1988年底,,仅抚养费一项就为社会节约3万亿元,,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80%,%,;同时我国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以上程度的人数也由1990年的1422人上升为3611人,增长了154%.计划生育带来的好处已经使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
(承转)我国不仅人口多、增长快,而且人口分布在不同地区也不平衡.
(板书)三、人口的分布不平衡(东部多西部少)
(活动)大屏幕展示投影片
方千米)人口(亿)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中国 960
俄罗斯1700
美国930
让学生计算我均密度并比较分析我均密度情况.
(教师归纳小结)我均人口密度(39人/平方千米),我国各地区的人口密度还有很大差异,“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说说哪些省区的人口密度大,哪些省区的人口密度小?
(活动)大屏幕展示投影片:我国人口密度图,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黑河——腾冲一线,观察:
(1)此线东南和西北的人口密度有何不同?
(2)找出成都、上海、武汉、北京的人口密度大约在多少人以上?西部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在多少人以下?
(3)东部和西部的人口、面积各占全国的百分比是多少?
(4)总结一下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师归纳小结)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有些地方可达500~600人/平方千米,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多数地区人口密度在10人/,西部少.
(活动)学生讨论:
(1)人口东西分布不均的原因是什么?(从气候、地形、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讨论)
(2)能否用迁移的方法改变人口分布不均的现状?(从人口分布应与生存环境相适应角度讨论)
学生各抒己见、引发争论,教师给以鼓励并小结.
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我国的人口数量、人口增长、,虽然近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净增人口数仍很庞大,因此计划生育工作仍不得放松,同时应积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板书
一、人口数量
(20某某年),占世界1/5,最多
二、人口的增长速度过快
三、人口的分布不平衡(东部多西部少)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掌握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认识一些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
3、要求学生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4、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工业的重要性、工业的分布。
2、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认识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综合法、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复习:农业的地区分布:(1)东西差异;
(2)南北差异,(秦岭——淮河为界)
新授:
(一)工业及其重要性:
1、什么是工业
从采矿—炼钢—机械制造图片分析什么是工业?(工业是从自然界获得原料、对原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从事这三阶段中任一过程都为工业)
学生完成课本102页活动1、2;(让学生理解工业产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工业的重要性
工业对其他生产部门的重要性来分组讨论工业与农业、国防、科学研究、生活的关系
(二)我国工业的分布
1、让学生分析讨论影响工业发展的条件
活动(畅所欲言):你长大后想投资办厂,工厂选址考虑因素
2、 了解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1)让学生找出我国沿海地区主要的工业中心
(2)沿长江从上游到下游,找出我国主要的工业中心
(3)讨论分析小结我国工业分布大势,沿海的工业区是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空间:东部,密集;中部,较多;西部,较少,稀疏)
3、,说出我国人均工业总产值分布的情况。
(1)比较我国人均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心的分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比较内蒙古自治区和山东省工业总产值的差异
(3)小组讨论人均工业总产值高的地区,工业总产值并不一定高的原因。
(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举例”,帮助学生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并认识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实力。
(2)“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增长”,帮助学生认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10多年来的蓬勃发展
(3)“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相关课文分析讨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特点?
(4)引导学生阅读课本阅读材料“中关村”分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优势。(举例)
沿海地区:
沿边地区:
内地:
(5)引导学生阅读107页活动提供的材料,开阔视野,也可让学生查找资料,让学生对高新技术产业有更深的认识,体会高新技术对我们的重要意义。,
三、课堂小结
四、反馈练习:连线
沪宁杭地区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辽中南地区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京津唐地区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一、工业及其重要性
二、工业空间分布
1、影响工业分布的条件
2、我国主要工业中心
3、四大沿海工业基地
反馈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