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15最苦与最乐(优秀)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是由【读书百遍】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15最苦与最乐(优秀)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认识作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
广东新会人,出生地主家庭。 早年求学于广州学海堂。1889年中举人。他主张“变法”、“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等。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流亡曰本。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合集》。
序言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们每个人应怎样面对“苦”与“乐”,应建立怎样的“苦乐观”呢?西方哲学信奉“智者无忧”,而孟子却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张潮也说“人莫乐于闲”,而居里夫人却说“世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有人认为“人生苦短,该及时行乐”;而范仲淹却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接下来,让我们与梁启超先生一起探讨《最苦与最乐》:
二、交流
痛苦与快乐是人生永恒的话题。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黄连最苦。目前,目前同学们认为:放假出去旅游最乐。同学们,你们也来说说,生活中什么最苦?让大家一起来分担,生活中什么最乐?让大家一起来分享。
三、导入:
刚刚,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见解,那么,尚有一种人没有发言,他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何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生字注音
字词积累
悲天悯( )人
mǐn
契( )约
qì
★多音字
得(dé)罪 过得(de)去 得(děi)亏
答(dā)应 答(dá)案
★形近字
(dǐ)押 砥(dǐ)砺
诋(dǐ)毁 官邸(dǐ)
(yú)快 坚贞不渝(yú) 榆(yú)树
(xiè)车 抵御(yù)
①不得志。
③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达忧虑和同情。
②仿佛放下了沉重的承担。
④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失意
悲天悯人
如释重负
无入而不自得
1、 注音:
契 ( )约 揽 ( ) 大抵( ) 悲天悯 ( )人
2、根据所给的解释填出对应的词语:
qì
lǎn
d ǐ
mǐn
二、 检查预习
解释词语
★莫若:不如。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契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方责任重大而艰巨。
★死而后已:死了后来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崇高有志向有理想的人。
1、君子有终身的忧虑。
2、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在的。
3、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4、掌握在自已手中。
5、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方想象或说话毫无
拘束,漫无边际。
6、担子很重,旅程又长,比方责任重大。
7、仁爱而有节操的人。
8、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9、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么?
10、像放下重任子同样。形容心情紧张后的
轻松快乐。
11、比方了却了一桩心事。
如释重负
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海阔天空
心安理得
操之在已
无入而不自得
君子有终身之忧
任重而道远
仁人志士
悲天悯人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释:放下
操:掌握;控制
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