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导学案.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导学案.doc

上传人:知识徜徉土豆 2025/5/7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导学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导学案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导学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导学案
华罗庚人生经历简介:
1910年生于江苏金坛的一个贫寒之家,1924 年从金坛县初中毕业后,通过勤奋自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930 年因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重视,被邀请到清华大学当助理,一年后任助教,又一年升为讲师。
1934 年成为文化基金会研究员。抗战期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授。其间写有《堆垒素数论》专著,并展开了矩阵几何和多复变函数论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1946年去美国,任普林斯顿大学客座教授。
1948 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任教授。
1950 年回国,担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主任。
1958 年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
1967年开始研究优选学,写成《优选学》和《优选法平话》,并到全国各地展开推广运用统筹法和优选法工作。这期间,华罗庚教授还与王元教授合作展开了近代数论方法在近似分析上的应用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
1978 年起,担任中在日本举行的国际数学大会时,不幸猝然病逝。
重点掌握的字词
1、字词梳理
劫难 jié nàn :灾难;灾祸。 历经劫难。
劫数 jié shù :一种宗教用语,原指极漫长的时间。后亦指命中注定的厄运 。
借鉴 jiè jiàn :把别的人或事当镜子,对照自己,以便吸取经验或教训。
头衔 tóu xián :职务和级别的名号总称。
幌子huǎng zi:幌 ,帷幔。比喻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假借的名义。
警惕 jǐng tì :对可能发生的危险状况或错误倾向保持敏锐的感觉。
2、成语梳理
班门弄斧 〔bān mén nòng fǔ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好高骛远〔hào gāo wù yuǎn 〕:好:喜爱;高:过高;骛:马快跑,引申为追求;远:过远。意为:脱离实际去追求过高的、难以实现的目标。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 〕: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勤能补拙 〔qín néng bǔ zhuō 〕:勤奋能够弥补不够。
实事求是 〔shí shì qiú shì 〕: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熟悉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状况办事。
知难而进〔zhī nán ér jìn〕:迎着困难上。
精益求精〔jīng yì qiú jīng〕: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埋头苦干〔mái tóu kǔ gàn〕:专心一意地勤奋工作。
保持不懈〔jiān chí bù xiè〕:懈:松懈。保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骄傲自满 〔jiāo ào zì mǎn 〕:自高自大,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三、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
1自然段
点出作者自己的“自学〞经历。
第二部分
2-14自然段;
第2自然段把自己的经历集中在“三劫〞,并明确演讲的目的——要青年人从中
得到“借鉴〞,要珍惜优良的环境,努力学习。这一段是下文“三劫〞的总起,下文分说“三劫〞。
“一劫〞,是讲述作者“早年碰到的困难〞。具体困难有:学历低、失学、 “不
合格〞的教员。作者以这些亲身的经历证实了“学习要自己努力,努力就可以很快上去
〞。作者对青年人提出“做个懒人可不行,要强化努力,才赶得上〞的殷殷教导。
“二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在十分贫穷的恶劣环境下,作者完成了高质量的
科研论著,因此当上了美国的“洋教授〞。这充分证实了“在艰难环境里,由于保持不懈,有了成果,人家还是不得不承认的〞。
“三劫〞,是在“文革〞时期。遭到诬陷和打击,仍发愤钻研,理论研究和施行
取得成果,被国外同行称赞。这部分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其一,无论人格受到了极大的“污蔑〞,当在排除了人为设置的种种障碍后,始终不放松对数学的理论研究。其二,利用出国机会,向别人学习,主张“弄斧去找班门,下棋去找高手〞。其三,谦虚学习,寻找差距,在任何条件和困难面前,在顺境和逆境面前,都极“有信心〞。以上“三劫〞证实了碰到任何恶劣条件,在任何困境中,仍要努力学习,勤奋,发愤。
第三部分
15-17自然段;最后的三段文字转入了“现在这么好的环境〞。作者以一个设问句承上启下:“那么,我们是不是还会有困难呢?〞作者提出,任何时候都会碰到困难,但困难不会比以前碰到的更严酷。在成绩面前不能满足,做学问没有止境。作者提醒自己,要“不空不松,从严以终〞,这又何尝不是对青年人的要求呢?作者在最后一段文字中总结了自学成才的四条经验:一要踏实,二要有计划,三要多想多练,四要知难而进,锲而不舍。
思索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当你碰到困境的时候,你会如何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