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语文版《谏太宗十思疏》 】是由【junjun2875】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语文版《谏太宗十思疏》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语文教学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习水二中 何跃利
2
谏太宗十思疏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了解作者、背景及相关文体知识4
疏通第一二段文意并分析9
背诵一二段
3
课文体裁:
疏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诤臣
字玄成。唐朝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隋末参加李密义军,掌管文檄。太宗时任_______、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升任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敢于犯颜直谏,被称为“_______”所言多被太宗采纳。有诗文流传于世。
政治家
文学家。
魏徵
史学家
谏议大夫
4
唐太宗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5
背景
唐朝初年,唐太宗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以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巩固,国威远扬,于是在一片文治武
6
功的武欢呼声中,唐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开始对百姓作威作福起来。尽管“百姓颇有怨嗟之言”,可是这声音早被朝野上下歌功颂德的欢呼声淹没了。正直的魏征对此深感担忧,贞观十一年(637)从三月到七月,五个月内他一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劝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励精政道,巩固统治。
7
第一段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动词,使……稳固
动词,主持,掌握
疏通
8
1”闻”的对象是什么?
2,上述句式有什么特点?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预留之远者,比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3,作者认为,人均应当怎么做?
排比,且构成对仗工整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9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添加标题
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添加标题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添加标题
反
添加标题
正
添加标题
排比句
添加标题
排比句
添加标题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