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起搏器感染的预防.ppt

格式:ppt   大小:3,641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起搏器感染的预防.ppt

上传人:mxh2875 2025/5/9 文件大小:3.5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起搏器感染的预防.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起搏器感染的预防 】是由【mxh2875】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起搏器感染的预防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起搏器感染的预防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四院
王晓云
汇报日期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感染
起搏器植入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应<2%,大系列资料的感染发生率<1%。
汇报日期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感染的发生多与以下因素有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手术时无菌操作不严格,切口或起搏系统污染所致
脉冲发生器过大、囊袋过小,造成局部压迫缺血或磨破皮肤
囊袋内血肿形成为细菌繁殖创造了条件
手术时间过长
如何预防
STEP 01
STEP 02
术中认真规范的手术操作和贯穿始终的无菌观念,对于避免感染至关重要
为预防感染,起搏器植入术中对囊袋内予以抗生素冲洗或许非常必要。
PART ONE
预防
术前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尚有争议。尽管多数研究表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病人与未用抗生素的病人感染发生率并无差别,但临床实践中我们仍坚持使用。
起搏系统的感染应尽早发现和正确处理,其表现如下:
起搏器囊袋的局部炎症和囊肿形成
起搏系统部分磨破皮肤并继发感染
发热和血培养阳性伴或不伴其他部位感染灶
常见病原菌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脉冲发生器周围的局部感染,败血症并不多见。
术后早期感染多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多发生于植入术后的数周内,常伴有发热和全身症状,多与局部脓液积聚有关。
后期的感染多系表皮葡萄球菌所致,可发生于植入后数月至数年,其发展较隐匿,常无发热和全身症状
对于这两种细菌所致的感染,均应取出整个起搏系统包括脉冲发生器和导线,方能控制感染
01
早期和晚期的感染也可由其他细菌引起(包括真菌)
02
1/3~1/2的感染发生于新植入者,其余发生于再次手术行脉冲发生器更换和导管重新放置者
03
感染发生后,细菌可黏附与起搏系统(如电极导管)的表面形成菌落,其表面履盖的分泌物具有防止机体和抗菌药物攻击的作用。因此,单用抗生素治疗常难以奏效,最彻底的解决方法是将起搏系统全部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