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信用风险概论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是由【书犹药也】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信用风险概论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四章 信用风险概论
2025/5/10
2
信用风险的概念
老式观点
交易对象无力履约的风险,即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务导致的违约产生的损失,而给主体经营者带来的风险。
老式的信用风险重要来自于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重要产生于信贷业务;
2025/5/10
3
广义和狭义的概念
广义指客户违约所引起的风险。
资产业务中借款人不准时还本付息引起的资产质量恶化
负债业务中存款人大量提取形成挤兑,加剧支付困难
表外业务中的交易对手违约引起或有负债转化为表内负债
狭义仅指信贷风险
然而,伴随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企业债),因此影响发债人的信用事件发生如信用等级下降,盈利能力下降,导致债券跌价,给投资者带来损失;因此信用风险的概念产生了变化。
2025/5/10
4
信用风险的概念
现代观点
由于借款人或者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损失的也许性。更一般地,由于借款人的信用评级的变化和履约能力的变化导致其债务的市场价值变动而引起损失的也许性。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约规定的义务或者因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导致金融工具的价值发生变化,给债权人或金融工具持有人带来损失的风险。
信用风险的特征
1、风险概率分布的左偏性
市场价格的波动是以其期望为中心的,重要集中于相近的两侧,一般市场风险的收益分布相对来说是对称的,大体可以用正态分布曲线来描述。
企业违约的小概率事件以及贷款收益和损失的不对称,导致了信用风险概率分布的偏离。
信用风险为左尾分布的重要原因在于:在最佳的状况下,交易对手不违约,损失为零,银行获得利息;但在最坏的状况下,交易对手违约,违约损失也许是整个交易总价值。
信用风险的分布不是对称的,而是有偏的,收益分布曲线的一端向左下倾斜,并在左侧出现肥尾现象。这种特点是由于贷款信用违约风险导致的,即银行在贷款合约期限有较大的也许性收回贷款并获得事先约定的利润,但贷款一旦违约,则会使银行面临相对较大规模的损失,这种损失要比利息收益大诸多。换句话说,贷款的收益是固定和有上限的,它的损失则是变化的和没有下限的。另首先,银行不能从企业经营业绩中获得对等的收益,贷款的预期收益不会随企业经营业绩的改善而增长,相反伴随企业经营业绩的恶化,贷款的预期损失却会增长。
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分布
2、悖论(credit paradox)现象
与市场风险相比,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着信用悖论现象。理论上讲,当银行管理存在信用风险时应将投资分散化,多样化,防止信用风险集中。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客户信用关系,区域行业信息优势以及银行贷款业务的规模效应,使得银行信用风险很难分散化。
导致这种“悖论”的重要原因在于如下几种方面:
一是对于大多数没有信用评级的中小企业而言,银行对其信用状况的理解重要来源于长期发展的业务关系,这种信息获取方式使得银行比较偏向将贷款集中于有限的老客户企业;
二是有些银行在其市场营销战略中将贷款对象集中于自已比较理解和擅长的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
三是贷款分散化使得贷款业务小型化,不利于银行在贷款业务上获取规模效益;
四是有时市场的投资机会也会迫使银行将贷款投向有限的部门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