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银行承兑汇票风险与防范.doc

格式:doc   大小:21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银行承兑汇票风险与防范.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3/10 文件大小:2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银行承兑汇票风险与防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银行承兑汇票风险与防范
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承兑,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签发。银行承兑汇票虽然信用较高,但在业务进行中容易存在很难立即识别的风险,需要持票人掌握一定的技巧来降低风险。
银行承兑汇票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为假票无效,即票据本身即是假的,从票据到信息全部为假,类似假币属于仿真模式;另一方面为真票无效,虽然票据本身是真的,从票号到材质等为银行出具的真票据,但信息是假的,属于心怀叵测的诈骗模式。
对于接受票据的企业一方来说,由于相关信息的缺失与自身能力的有限,对于票据的真实性缺乏有效的辨别方式,但最大隐患就是将票据放入保险箱等待至到期日,这样如果票据有任何问题就错过了最好的解决时机,等到无法收款再回头去查往往已经回天乏术。
企业接受票据后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对出票人的资质与业务的性质进行简单的判断,如果出票人、出票银行属于规模较小、金额较大、多次背书转手或者新业务等状况,则需受益人第一时间去合作银行由其协助查明真伪,银行可使用其专业查询系统以密码电报形式协查票据情况,但只能查询到票号存在与否,以及依靠银行人员的经验判断出票据物理性质,在此层面只能初步排除票据的假票风险,但不能完全确认此票据的真伪。
对于大额或者异常的票据,如银行贴现或质押,银行则作为风险承担者对其负责。在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流程中,银行需携带票据去开票行实地查询其真伪。银行实地验票需两人同行,在开票行柜台查验,避免单人同行与熟人接待。开票行由开票人进行笔迹、印/签章核对,密押人进行密押检查,从程序上看可确认票据真伪。如果票据为假票,则开票行会指出,否则,开票行只说明某几项信息的确认并注明真伪自负,并不书面保证票据到期收款的安全性。对于企业来说,则无法直接接洽开票行查询,只能借助银行在银行体系内部查询,因为银行对外业务中无此服务项目。
从一身边的案例可说明制度严格执行的重要性。某银行接受一面额上千万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只派一人去异地开票行查验票据的真伪,查验人在当地受到开票申请人的热情款待,得以大醉而归。开票行查询业务时,查验人在银行贵宾室等候,由开票申请人携带票据以柜台查验的理由离开,返回后交还一盖章说明真实的银行证明(事后查明为虚假)以及票据。至到期日此票据无法收款才查明票据的虚假性,但开票申请人早已经宣告破产,此亏损只能由银行承担,贴现银行查验人也因此获刑。
由于银行承兑汇票的复杂性以及流程的可控风险,对于银行自身来说,风险控制更为重要。除了从制度方面严格规定开票流程、从紧审核开票申请外,在汇票业务上存在一些内部微妙的做法,比如开票经手人在汇票不起眼地方扎针眼、以特殊颜色做标记、签章的特定角度等,以此方便其自身分辨。银行在一些情况下语言较为模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