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超星尔雅学习通《劳动通论》章节测试及参考答案【综合题】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超星尔雅学习通《劳动通论》章节测试及参考答案【综合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超星尔雅学习通《劳动通论》章节测试
第一部分 单选题(80题)
1、“诚”的来源不包括( )。
A、来自于贰
B、来自于敬
C、来自于忠
D、来自于壹
【答案】:A
2、劳动者社会化的基本过程是( )。
A、前组织社会化与组织社会化
B、初级社会化与次级社会化
C、早期社会化与成人的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答案】:A
3、《论语》中的“君子”指的是( )。
A、有德者
B、有畏者
C、贵族
D、圣王
【答案】:AB
4、《尔雅》的内容分类,哪些内容是有关人事和生活用器名称的( )?
A、《释亲》
B、《释言》
C、《释器》
D、《释乐》
【答案】:ACD
5、下列释义中,可以解释“本”的是( )。
A、事物的根源
B、草木的根
C、树干
D、树顶
【答案】:ABC
6、未来劳动环境中,( )技术将解决互联网信任与价值的可靠传递难题。
A、大数据
B、云计算
C、区块链
D、5G
【答案】:C
7、“劳动创造世界”是( )的观点。
A、黑格尔
B、马克思
C、列宁
D、恩格斯
【答案】:B
8、工会的( )职能是指工会帮助职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提高科学文化技术素质。
A、维护职能
B、建设职能
C、参与职能
D、教育职能
【答案】:D
9、在广泛开展劳动教育时间活动过程中,学校要发挥( )。
A、基础作用
B、协调作用
C、主导作用
D、支持作用
【答案】:C
10、未来的人类劳动呈现的特征不包括( )。
A、交叉复合性
B、乐生性
C、创造性
D、数据性
【答案】:D
11、朱熹认为对待“格物”应抱有什么心态( )。
A、怀有敬意
B、内心的高度专注
C、整个是理性的凝聚状态
D、以上都不是
【答案】:ABC
12、对《大学》中“虑而后能得”中的“得”理解正确的是( )。
A、“得”即“德”
B、本义为登高、攀登
C、《说文解字》将其释为“升”
D、后有道德、德行之义
【答案】:ABCD
13、诚意思想的内在结构:至诚感通对“忘”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从心
B、从亡
C、即“不识也”
D、“不忘”就是单纯指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答案】:D
14、古人将天命义理化,体现的道理不包括( )。
A、为期待的品质和道德的准则找到依据
B、使明德具有必然性特点
C、导人向善
D、是一种消极的思想
【答案】:D
15、王阳明是如何驳斥朱熹“新民”的观点的?( )
A、认为《大学》中讲的是自新,而非“新民”
B、《大学》中具有“亲民”的思想
C、儒家文献中有“亲亲而仁民”的传统。
D、以上都是
【答案】:D
16、郑玄对“一人贪戾”的“戾”的解释为( ),形容在欲望的追寻中出现的人与人的矛盾状态。
A、戾气
B、乖戾
C、利益
D、锋利
【答案】:C
17、对“诚”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从言
B、从成
C、本义为实打实的说话
D、本义为忠诚的态度
【答案】:D
18、《大学》论述明德的普遍性不在于( )。
A、认可明德的普遍性
B、强调实践的次第
C、汇归到儒家的伦理体系
D、以治国得以实现作为根本出发点
【答案】:D
19、从“采”的字不包括( )。
A、番
B、采
C、悉
D、释
【答案】:B
20、正确劳动分类是( )。
A、学习劳动与实践劳动
B、家务劳动与工作劳动
C、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
D、智力劳动与非智力劳动
【答案】:C
21、( )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A、马克思
B、卢梭
C、苏格拉底
D、恩格斯
【答案】:D
22、郑玄认为《大学》的旨趣在于( )。
A、修身立德
B、为政之德
C、礼
D、法
【答案】:B
23、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三纲八目”的起点
B、《大学》是格物致知的起点
C、在文献上没有太多训释
D、郑玄等先儒对此的阐释存在义理上的不足
【答案】:B
24、关于司马光对“格物致知”的训诂,理解不正确的有( )。
A、司马光的训诂否定了郑玄的训诂
B、他对物的态度是对立
C、定型了格物致知的两种阐释方向
D、阐明了格物致知的道理
【答案】:D
25、在传统贵族的礼制社会中,小人效法君子来源于贵族政治的( )
A、传统
B、礼仪
C、威严
D、理性
【答案】:BC
26、古人所说的“涵泳玩索,久之当自有见”,“涵泳”的解释不包括( )。
A、涵是包涵之义
B、泳是游于水中
C、涵泳是古代文论术语
D、指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应该沉潜其中,反复玩味推敲
【答案】:A
27、从“治天下”,意味着从局部有限的标准进入到( )的标准。
A、一般性
B、特殊性
C、普遍性
D、以上都不是
【答案】:C
28、原始社会的劳动不包括( )。
A、采摘
B、狩猎
C、石器制造
D、书写
【答案】:D
29、静而后能安:“安”的内涵“安”所强调的秩序是( )。
A、外在的规范
B、内在的自然
C、外在的自然
D、内在的规范
【答案】:B
30、我们对二程的“格物穷理”的理解不包括( )。
A、格物能提升到穷理的境界
B、理是万事万物在本体上的映射
C、包括了事物之理
D、也包括了生命根本性的道德实践
【答案】:B
31、下列哪项是属于孟子所概括的人伦关系( )。
A、父子有亲
B、君臣有义
C、夫妇有别
D、以上都是
【答案】:D
32、下列哪些属于“正名”( )。
A、桌之为言卓也
B、椅之为言倚也
C、饼之为言并也
D、以上都是
【答案】:D
33、古今本《大学》区别解析《大学》的内在结构有“三纲八目”,其中八目不包括( )。
A、亲民
B、诚意
C、正心
D、格物
【答案】:A
34、以下哪些大家曾表达过知识的来源是与万物相接( )。
A、庄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
【答案】:AB
35、“止于至善”中的“止”有哪些词意?
A、停止
B、至止
C、止居
D、脚趾
【答案】:ABC
36、《大学》的诚意说包括( )。
A、至诚可贵
B、至诚无伪
C、至诚感通
D、至诚不息
【答案】:BCD
37、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 )。
A、孔子
B、庄子
C、孟子
D、荀子
【答案】:C
38、我们该怎么认识取象的思维( )?
A、语言文字得以创造的根本思维
B、认知物的一个基础的行为
C、从具体到概括的过程
D、从殊象到共象的过程
【答案】:ABCD
39、先秦时期节制的方式包括( )。
A、以乐节制
B、以法节制
C、以礼节制
D、以心节制
【答案】:CD
40、佛教八识中,第八识是( )。
A、舌
B、身
C、意根
D、如来藏
【答案】:D
41、今本《大学》的致命破绽是什么( )。
A、是对历史文献不严谨的态度
B、是对传统的否定
C、与王阳明对新民的批评相悖
D、以上都是
【答案】:AC
42、以下哪项是讲自己积极不息、自强不已的修养过程( )?
A、慎独
B、诚意
C、正心
D、忠恕
【答案】:B
43、体面劳动是国际劳动组织国际劳工局局长索马维亚在1999年6月举办的第( )届国际劳工大会上首次提出。
A、86
B、87
C、88
D、89
【答案】:B
44、《大学》中政治的三个层面分别是( )。
A、得天命
B、尊贤
C、义利
D、生财有道
【答案】:ABD
45、未来劳动者的通用技术一般不包括( )。
A、英文写作技术
B、数据处理技术
C、互联网沟通技术
D、计算机应用技术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