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小学生法制与安全知识讲座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是由【梅花书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学生法制与安全知识讲座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法制教育
重要内容
一、 学生为何要学习法律
二、学生应当学习哪些法律
三、小学生容易发生的不良现象
四、学会自我保护
五、法律知识小测验
一、 学生为何要学习法律
首先 学好法律才能做到知法、守法,增强自已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懂得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使用方法律来约束自已的行为,对的适使用方法律看待和处理自已周围的纠纷,从而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防止违法犯罪。
另一方面 学好法律才能对的地运使用方法律手段,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学生享有法律赋予的生命权、受教育权、继承权、健康权、声誉权、人身自由权等权利受法律保护,使用方法律来维护自已的权利。
第三 学好了法律才能自觉地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尊严,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应当学习的法律窃盗罪
所谓窃盗罪,就是指『偷东西』。在没通过主人的同意下,随便取走他人的财物,包括钱和物品。
案例:
5月19曰晚10时许,某市一企业发生一起盗窃案,近20件、价值上千元的成品材料被人偷走。当地派出所很快就查获了犯罪嫌疑人,令办案民警感到痛心的是,犯罪嫌疑人居然是6名小学生,12岁到14,并且均为外地借读的孩子。经查,这些孩子平时喜欢上网,却因没钱进网吧而只能“望网兴叹”。为了能进得起网吧,6人集体商议后决定到某厂里偷些“废品”换钱。当晚,6人窜至被盗企业外,钻洞进入该企业实行盗窃。得手之后,6人又将窃得的价值千元的材料低价卖给了收废品的人,每人分得16元钱后进网吧消费一空。
恐吓取财罪
就是用不妥的手法,包括:恐吓、威胁、暴力等,向别的同学借钱不还或强索金钱。
法律:
16周岁如下对盗窃不用负刑事责任。 但不负刑事责任不代表不负任何责任,小孩的监护人要负民事责任,例如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情节恶劣的要负行政责任。
案例:
8月4曰凌晨1时,河南郑州一大型商场门上出现用水彩笔书写的恐吓敲诈信。恐吓者声称在商场内放置了150斤炸药,规定商场“准备1800万元”。郑州警方连夜紧急调动近200名警员,通过近4个小时的仔细侦查后竟发现:恐吓者是4名来郑州游玩的小学生,大的13岁,小的11岁。他们写恐吓信竟是在解手时突发“灵感”,觉得好玩。
法律
1、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讹诈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如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如下有期徒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第八条规定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如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导致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这就是说这样的恐吓这是构成犯罪的 。
强盗罪
拿著武器,如:刀械、棒棍或其他具有危险性的东西,威胁同学,使他不敢对抗,然后强行夺取身上的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