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区域地理11世界地理概况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是由【读书百遍】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区域地理11世界地理概况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一章
世界地理概况
世界地理
第1课
区域地理
考点1
区域定位
区域定位是解答区域地理试题的主线。精确确定区域的位置,需要纯熟运用如下与区域位置表述有关的词语。
确定区域位置
确定区域方向
绝对位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低、中、高纬度;南、北纬度;
东、西经度;经纬度范围)
相对位置(热、温、寒带;大陆东西南
北中部;大洋东西南北岸)
例如: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大部分为中纬度北温带;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用东、西、南、北、中等和上、
下、左、右来阐明区域与定位标志物的空间关系)
区域定位的措施有如下几种:
1.充足运用同套试卷中不一样比例尺的地图定位
同一套试卷中,相对较大的比例尺地图体现的区域往往被包含在小比例尺地图体现的区域中。如全国文综Ⅱ卷36题的图就包含在39题的图中。
2.绝对定位:根据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定位
地理事物均有精确的经纬度位置,运用经纬度位置定位首先需要我们构建经纬网“心理地图”,该图包括“点定位”、“线定位”和“面定位”以及点、线、面有机结合。
所谓“点定位”,即记住某些重要都市、海峡、河口、运河、内海、湖泊、部分港口的坐标。所谓“线定位”,即记住重要的经纬线穿过的地区。
经线如0°、30°E、60°E、90°E、120°E、180°、120°W、90°W,60°W。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30°N、40°N、50°N、30°S。这些经纬线基本上可以构成覆盖地球表面的经纬网,也基本上可以满足对地理事物的粗略定位,且这些经纬线附近的地理事物往往是考察的重点区域。所谓“面定位”,即记住大洲大洋、各大洲的重要分区、重要气候区、大地形区、世界重要海区、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的坐标。
大洲
经纬度范围
位置特征
亚洲
26°E~169°E
10°S~80°N
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南北半球和低、中、高三个纬度带
非洲
17°W~51°E
35°S~37°N
南、北回归线通过,跨南北半球,以热带为主
欧洲
20°W~66°E
36°N~71°N
处于中、高纬度
北美洲
170°W~20°W
7°N~72°N
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低、中、高三个纬度带
大洲
经纬度范围
位置特征
南美洲
82°W~35°W
54°S~12°N
赤道、南回归线通过,热带面积广
大洋洲
110°E~130°W
47°S~30°N
赤道、国际日界线通过,跨东西半球、跨南北半球,同时存在两个日期
南极洲
62°S以南
跨经度最广的洲,以南寒带为主
续表
3.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
任何地理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地图上,可以通过某地理事物与周围有关地理事物在方向、距离上的比较来定位。如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若能确定某高原东部为太行山,即可确定其为黄土高原。为此,我们要展开空间联想,在记住重要经纬线的同步,通过识记某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如大洲大洋、海湾海峡、山脉河
流),然后以它们为参照系,在方向、距离等方面形成联络线索,进行区域定位。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