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研发投入核算管理制度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研发投入核算管理制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研发投入核算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公司为了贯彻实行国家法律法规,符合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以及加强公司研发费用管理,促进公司自主创新,完善公司关于研发投入核算财务管理制度,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研究开发经费是用于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新技术推广应用的专项费用支出。
第三条    研究开发经费必须按计划统筹安排,节约使用,讲求经济效益。 
第二章      研究开发经费的来源
第四条    国家、上级部门对重点研究开发项目的专项拨款;
第五条    公司自有资金,重要是通过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资金结余;
第六条    其它方面筹措的用于研究开发项目的费用。
第三章  研究开发费用的范围
第七条  根据《公司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本公司将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是指为获得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善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第八条  对于公司内部的研究开发项目(涉及公司取得的已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当期归集后计入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在符合特定条件时确认为无形资产,即资本化。
第九条  公司研发费用(也称“技术开发费”),是指公司在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涉及:
1、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2、公司在职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工费用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3、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或租赁费以及相关固定资产的运营维护、维修等费用。
4、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5、用于中间实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设备调整及检查费,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查费等。
6、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等费用。
7、通过外包、合作研发等方式,委托其他单位、个人或者与之合作进行研发而支付的费用。
8、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涉及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征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 
第四章  研发经费的管理
第十条  公司研发费用的开支范围和标准。研发费用的开支范围为第三章中包含的相关费,费用开支标准按申报项目预算限额一定范围内开支,并按照研发项目,设立台账归集核算研发费用。
第十一条  严格审批程序,费用发生时由相关人员按项目名称填写费用报销单据或付款申请书,由项目负责人审核、分管技术工作的领导、研发部门负责人审核,并在报销单或付款申请书上签字后方可送达财务部。
第十二条  财务部门经财务经理复核相关手续、单据的完备性、数据的准确性无误后送交公司总经理审批,出纳依由总经理审批后的凭证支付费用。
第十三条  公司研发人员,指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在职和外聘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为本公司提供直接服务的管理人员。
第十四条  研究开发费用按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下达成具体项目,实行专款专用,严格管理,不得挪作它用。
第十五条  研究开发有关的内容需要与外单位(公司以外单位)合作或委托别人进行的,必须签订科研项目委外技术合作研究协议,该协议须由公司研发部审查后,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才干生效。
第十六条  研究开发经费在使用中,分管技术工作的领导必须由研发部门负责人按内部控制制度授权范围内的规定执行,并按照不同的项目进行核销。
第十七条  对由项目委托外单位协作完毕的有关研究开发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委外技术研究协议中必须明确,公司为成果第一享用人;形成固定资产的,产权归公司所有;形成知识产权的纳入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第十八条  各项目研究开发需要购置2023元以上的设备、仪器等列入公司固定资产,并按固定资产相关内控管理。
第十九条   对于发现研究开发费用使用不妥的,要追究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并视具体情况,收回项目计划安排的投资款项,如发现违法乱纪行为,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情况特别严重的,送交公安机关解决。 
第五章  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解决
第二十条  公司单独设立研发部门,并对所有符合第三章中的研发费用支出在“研发支出”科目中核算。并在“研发支出”下设“资本化支出”、和“费用化支出”。
第二十一条   研究阶段支出的会计解决
研究阶段具有计划性和探索性,是为进一步的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由于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拟定性,因此该阶段的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对可以计入研究阶段的活动,涉及:旨在获取知识而进行的活动,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的应用研究、评价和最终选择,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替代品的研究,新的或经改善的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的也许替代品的配制、设计、评价和最终选择等研究活动。
由于按照新准则的规定,对于同一项无形资产在开发过程中达成资本化条件之前已经计入损益的支出不能进行调整。因此在对属于这一阶段的支出进行判断时,一定要非常拟定之后再进行会计解决,
这一阶段的相关账务解决为:
A、费用发生时记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相关科目
B、会计期末记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第二十二条   开发阶段支出的会计解决
开发阶段相对于研究阶段而言,应当是已完毕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限度上具有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比如,生产前或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不具有商业性生产经济规模的试生产设施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等,均属于开发活动。
公司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干予以资本化:
1、完毕该无形资产以使其可以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判断无形资产的开发在技术上是否具有可行性,应当以目前阶段的成果为基础,并可以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证明公司进行开发所需的技术条件等已经具有,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或其他不拟定性。比如,公司已经完毕了所有计划、设计和测试活动,这些活动是使资产可以达成设计规划书中的功能、特性和技术所必需的活动,或通过专家鉴定等。
2、具有完毕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公司应当可以说明其开发无形资产的目的。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涉及可以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无形资产是否可认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应当对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产品的市场情况进行可靠预计,以证明所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并可以带来经济利益,或可以证明市场上存在对该无形资产的需求。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毕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公司应可以证明可以取得无形资产开发所需的技术、财务和其他资源,以及获得这些资源的相关计划。公司自有资金局限性以提供支持的,应可以证明存在外部其他方面的资金支持,如银行等金融机构声明乐意为该无形资产的开发提供所需资金等。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可以可靠地计量。公司对研究开发的支出应当单独核算,比如,直接发生的研发人员工资、材料费,以及相关设备折旧费等。同时从事多项研究开发活动的,所发生的支出应当按照合理的标准在各项研究开发活动之间进行分派;无法合理分派的,则需计入当期损益。
这一阶段的会计解决为:
A、支出发生时记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B、研究开发项目达成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后记
借:无形资产—XX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第六章  其它事项
对依法取得知识产权后,在境内外发生的知识产权维护费、诉讼费、代理费及其他相关费用支出,从管理费用据实列支,不纳入研发费用。
公司研发部门发生的各项开支纳入研发费用管理,但同时承担生产任务的,合理划分研发与生产费用。
在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中,按规定披露研发费用相关财务信息。总经理对公司研发费用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负重要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制度由公司研发部及财务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