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药物毒理学药物对眼的毒性作用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药物毒理学药物对眼的毒性作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一节
眼损伤形态与生理学基础
药物毒理学药物对眼的毒性作用
第1页
一、眼球及视觉系统结构功效特点
药物毒理学药物对眼的毒性作用
第2页
药物毒理学药物对眼的毒性作用
第3页
为眼球壁外层,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有保护和维持眼球形状作用。可分为角膜和巩膜两部分。[图示] (1) 角膜 占眼球纤维膜前1/6,无色透明,曲度较大,有折光作用。角膜无血管,但有大量神经末梢,感觉极为敏锐。 (2) 巩膜 占眼球血管膜后5/6,为白色不透明纤维膜,厚而坚韧,有保护眼球内容物作用。 巩膜与角膜相接处深面有一环形巩膜静脉窦,是房水循环通道。 巩膜后方有视神经穿出,并与视神经鞘膜相延续。
药物毒理学药物对眼的毒性作用
第4页
在眼球纤维膜内面,含有大量血管和色素细胞。从前向后可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
(1)虹膜,位于眼球血管膜最前部,呈圆盘状,中央有一孔,为瞳孔。
(2) 睫状体,调整晶状体厚度;产生房水。
(3) 脉络膜 占眼球血管膜后2/3。含丰富色素细胞和血管,有营养眼球内组织并吸收眼内分散光线作用。
药物毒理学药物对眼的毒性作用
第5页
视网膜,在眼球血管膜内面。
(1)分部:虹膜部、睫状体部和视部三部分。虹膜部和睫状体部无感光作用,为视网膜盲部,部位于脉络膜内面,有感光作用。
(2)眼底:位于视网膜后部,眼科称眼底。 a: 视神经盘:眼底圆形隆起,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汇聚而成,是视神经起始部,并有视网膜中央血管出入。此处无感光能力,故称生理盲点。 b: 黄斑和中央凹:,有一黄色小区,称为黄斑,黄斑中央凹陷称中央凹,是感光最敏锐地方。
药物毒理学药物对眼的毒性作用
第6页
c: 视网膜视部组织结构:分内、外两层,外层为色素上皮层,紧贴脉络膜,内层为神经细胞层。有三层神经细胞组成,由外向内依次为:
感光细胞层: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它们为光线感受器,可把光线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传至双极细胞。 双极细胞层:接收感光细胞层冲动,并传至视神经节细胞层。 视神经节细胞层:接收双极细胞冲动,其轴突向视神经盘处集中,穿过脉络膜和巩膜组成视神经,向后穿视神经管入颅腔,传导视觉冲动。
药物毒理学药物对眼的毒性作用
第7页
(1)位置和特点:位于虹膜和玻璃体之间,双凸、后面较前面凸,透明而富有弹性,无血管和神经
(2)作用:屈光作用。借睫状体和睫状小带完成
(3) 临床意义: a 近视眼:视近物较清楚,睫状肌总处于收缩状态,视远物时,也不放松。 b 老花眼:晶状体老化,弹性差,睫状肌也萎缩,调整功效减低,看近物含糊,看远物清楚。 c 白内障:晶状体混浊,影响视力。
药物毒理学药物对眼的毒性作用
第8页
(1) 特点:无色、透明液体。 (2) 产生和位置:由睫状体产生,充满眼房内。(眼房:是眼球内角膜和晶状体之间空隙,被虹膜分为前后两部,位于虹膜前为眼球前房,位于虹膜后称眼球后房,二者经过瞳孔相通)。 (3) 作用:屈光、营养角膜和晶状体、维持眼内压。 (4) 房水循环途经:[图解] (5) 临床意义:房水循环障碍,眼内压升高,可发生青光眼。
药物毒理学药物对眼的毒性作用
第9页
玻璃体,为无色透明胶状体,充满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除屈光作用外,还有支撑视网膜作用。 光线由外界抵达视网膜途经: 角膜 → 前房房水 → 瞳孔 → 后房房水 → 晶状体 → 玻璃体 → 视网膜。
药物毒理学药物对眼的毒性作用
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