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送给奶奶的阳光教学设计(共篇) 】是由【文档百货】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送给奶奶的阳光教学设计(共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送给奶奶的阳光教学设计(共篇)
篇1:送给奶奶的阳光教学设计
送给奶奶的阳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亲情。背诵喜欢的段落。
(2)正确认读本课16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
(3)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懂得“阳光都跑到我的心里来了”这句话意思。
:
通过品味课文,能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懂得珍惜亲情,学习关爱孝敬老人。
:
培养自主、开放识字的能力,培养合作阅读习惯,训练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读生字,流利读文,感悟亲情。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引趣,质疑导入
:我们每天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接受着阳光的关爱。可是有一位老奶奶腿坏了,不能出来见阳光,总是渴望见到温暖的阳光。有一天,天气非常好,灿烂的阳光沐浴着大地,她的孙女鹿儿想把阳光带回家作为礼物送给奶奶,她能给这份礼物带给奶奶吗?请欣赏《送给奶奶的阳光》
2. 板书课题:送给奶奶的阳光
二、自由试读课文,识记生字读音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
。
,检查读生字。(检查读生字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检查困难生读、指名领读、分行开火车读、齐读等)
三、朗读感悟,深入理解
,让学生体会:文中的小主人公为什么想把阳光送给奶奶?你觉得她怎么样?
,体会小主人公没能把阳光送给奶奶之后的心情。
,感悟交流,理解课文。
自学提示:
(1)你最喜欢读课文中的哪一句、哪一段?为什么?
(2)把课文中描写阳光照在什么地方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体会鹿儿对阳光的喜爱。
(3)把课文中描写鹿儿语言的句子划出来,仔细读一读,体会她对阳光的珍惜、对奶奶无比关爱的善良品质。
(4)重点理解“阳光都跑到我的心理来了”
,调动多种感官,拓展想象空间。
看,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漂亮的野花、快乐的小鸟都在接受着阳光的恩赐。鹿儿走在田间小路上快乐地唱歌,面对如此美妙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呢?
,适时指导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拓展想象。
(1)把课文内容编成故事讲出来,可以加上动作和自己的语言。
(2)奶奶说:“多想见到阳光啊!”鹿儿老是想着奶奶这句话,于是她又想了很多办法来帮助奶奶实现这个愿望。鹿儿是怎么做的?编个鹿儿和奶奶的故事。
篇2:给奶奶送阳光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金色的阳光洒满庭院,温暖极了。此时,可爱的文文想到了腿脚不方便的奶奶,她立刻用自己的裙子兜起阳光,赶快送到奶奶跟前,没想到打开裙子,,—阳光却不见了,文文伤心地哭了。《给奶奶送阳光》这篇课文表现了祖孙之间的亲情,内容虽简单,但情感横生,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教材。
[教学目标]
1.学会“有、文、包、我、高、兴、贝”七个生字,会认“奶、送、晒、外、洒、院、您、泪、宝”九个字。认识新笔画“\”(斜钩)。
2.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文中浓浓的亲情,懂得关心长辈,学会体贴长辈。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
[设计理念]
1.“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课堂上努力让学生敢提问,爱提问,体现“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策略,张扬学生个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自由、舒展的平台。
2.在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氛围,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有所悟,有所感,受到情感的熏陶。
3.在课堂上创设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表现语言,帮助学生感受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识字。)
一、调动情感,再读课题
1.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的生字朋友,在课文中还见到了我们的老朋友文文,她呀,非常喜欢自己的奶奶,你们呢?
(师点击板书:奶奶)来,挥挥手,朝奶奶亲热地打声招呼吧!(出示奶奶头像图贴)
2.文文为奶奶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1)指名读课题,师拄意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对奶奶的亲切感。
(2)齐读课题。(出示太阳放光芒的图片)
二、由疑促读,整体感知,
1.学生看课题质疑,教师引导归纳整理。
生有可能提出:谁给奶奶送阳光?(当场解决并擦掉)
(1)为什么给奶奶送阳光?(板书)
(2)奶奶能收到文文送的阳光吗?(板书)
2.小结:看,你们提到的问题多有价值呀!我们就围绕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聪明的孩子们,怎样来解决你们提出的问题呢?
(渗透学习方法)
3.读课文。
可小声读,可以高声读,可以双人读,可以个别读……要求边读边思考问题。出示“”的画面。
4.学生看画面谈感受。指导朗读“金色的阳光洒满庭院。”
5.在金色的阳光中,文文想到了谁?(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6.猜猜看,文文会怎样做呢?
过渡:文文在你们的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请大家读下面的三句话,老师想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出来。
7.课件出示:她赶紧兜起裙子,把阳光包在里面。
“奶奶,我给您送阳光来了!”
“奶奶;我给您送阳光来了!”
学生自由练读以上的三句话。(老师巡视,认真倾听)
8.指名多人读句子。(给予客观恰当的评价,在老师、同伴的评价中让孩子们读好这些句子,感受到文文对奶奶的关心、体贴。)
过渡:通过你们的努力,你们能解答第一个问题了吗?(指名说,老师顺势擦去第一个问题)那奶奶能收到文文送给她的阳光吗?
9.(出示教学插图)师述:文文兴高采烈地跑到奶奶身边,却为什么哭了
10.自由读5、6、7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1.学生交流。
12.引读:师读第5自然段,生读6、7自然段,让学生体会文文的内心感受,读好这两句话。
过渡:看到伤心的文文,奶奶却笑了。
13.(学生看插图)出示奶奶的话。
(1)自由读奶奶的话,边读边想:奶奶从文文的举动中感受到了什么?
(2)指名说,并读出自己不同的内心感受。
14.同学们,面对伤心的文文,你准备怎样对她说呢?(顺势擦去第二个问题)
四、整体回归,思想升华
齐读课文。
五、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1.出示要重点指导的字:“包、我、高、兴”(读准字音)
2.指名口头组词。
3.学习笔顺。
4.描红,观察:怎样写才能写得漂亮?
5.当小老师交流,师范写
6.习字册上练习书写。
篇3:给奶奶送阳光的教学设计
关于给奶奶送阳光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⒈认真阅读诗歌《给奶奶送阳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⒉读懂习作要点讨论,了解“改写”可以分为哪几种,明确本次改写的要求。
⒊按照改写要求,将《给奶奶送阳光》这首诗改写成记叙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㈠激趣谈话
回忆《少年王勃》、《但愿人长久》,这些课文都是文包诗,这节课我们也像这些课文的作者一样,运用类似的方法来练习习作。
㈡揭示习作内容
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的前半部分,了解“改写”的含义和种类,明确本次习作的具体内容。
㈢分步导读
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讨论
⒈“我”为什么要给奶奶送阳光?“我”是怎么给奶奶送阳光的?结果如何?
⒉诗歌通过这样一件事,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⒊你最喜欢哪些诗句?为什么?
㈣明确改写要求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习作要点讨论”,结合诗歌内容,明确以下两点:一是把握原诗的主要意思和人物,要忠实于原文,保持整体框架不变。“想象”也要依据原文,合乎情理;二是借助想象,补充原诗的空白,如“阳光洒满天地间”是一种怎样的景象,“我”是怎样“包”阳光的,奶奶听说“我给您送阳光来了”会怎样。当“我”发现阳光不见之后又会怎样,“我”又是怎样为奶奶“捶背”的,“我”有没有能为奶奶“送”上阳光等等,这些情节和细节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这些内容写具体。
㈤练说评议起草
㈥讲评修改誊写
篇4:《阳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并理解17~22自然段。
2、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及举止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加深对课文理解。
3、激发学生对世界和平、平等的热爱,培养学生“地球是一个大家庭”的美好心灵。
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及举止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
难点:
从思考“能否说每个孩子都是阳光皮肤?”激发学生对世界和平、平等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阳光皮肤》的1~16自然段,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几个自然段,回忆一下,那些同学介绍了自己的国家,能用一个简单的词概括一下每个国家的特点吗?并想一想,他们介绍时的心情怎样?
2、学生汇报,并板书。
二、研读感悟:
1、过渡:是啊,他们在介绍时都充满了骄傲和自豪,但是不是每个孩子都如此,谁引起了你的注意?请同学们自由朗读17~22自然段。
2、预设:
a、桑巴哈:自卑从哪里可以看出?
(1)神态、动作,体会“半晌”、“终于”指导朗读。
(2)语言:注意“战争”后面的“!”,表明他痛恨战争,他深受其害,非常渴望和平。指导朗读。
过渡:同样时南非人的还有……
b、多列尔:沉重但激昂。
语言:(1)肯定自己的国家很美:联系《卖木雕的少年》。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2)人美:心灵联系《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热情。
(3)种族歧视:理解“歧视”。体会“咬咬牙,忍住了”。
(4)用“虽然……可……”整体回顾多列尔的话。
引读:虽然多列尔的国家很美,可有――有――。
虽然白人骂他是“黑鬼”,可他――
虽然多列尔是黑皮肤,可他也想――
多列尔母亲的话也告诉我们,虽然他们是黑皮肤,可他是阳光皮肤。
c、拓展:
阳光皮肤指的是什么呢?也许你看了下面的资料,理解会更深刻。
在很长一段时间,德国人都非常歧视犹太人,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甚至要把犹太人灭族。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也是一名犹太人,身为德国人的恩格斯却没有歧视他,他们成了好朋友,无论在生活上还是事业上都给予对方许多帮助。有一个时期,为了维持马克思的生活,他宁愿经营自己十分厌恶的商业。他把挣来的钱分给马克思,十镑,一百镑,连续不断地给马克思汇去。他们同住在伦敦的时候,每天下午,恩格斯总到马克思家里去。他们讨论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问题,一连谈上好几个钟头,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有时侯还进行激烈的争论。就这样,他们建立了伟大的友谊。
(用“虽然……可……”来感知资料的内容。)
d、;理解“阳光皮肤”。(写对话的形式)
娜塔莎满脸疑惑,她不解地问:“什么是阳光皮肤?”
多列尔(提示语在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