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四川省泸县四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是由【fuxiyu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四川省泸县四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泸县四中高2018级2020年秋期高三四考
文 科 综 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回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留。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时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有学者撰文指出,周文王父亲季历是太王幼子,太王将王位传季历,其兄泰伯出走;武王继承文王的王位,而他并非嫡长子;武王去世后,武王之弟周公实际上已经称王。该学者意在说明这一时期
A.王位继承方式创新 B.分封制度得以顺利推行
C.宗法制度尚不完善 D.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25.汉宣帝曾教训自己的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受,何足委任!”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秦朝部分统治思想得以继承 B.黄老之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C.皇帝背离“独尊儒术”的初衷 D.儒学不能顺应汉朝政治需求
26.历史学者冯天瑜认为“均田制以土地国有、计口授田为原则,摧毁大族豪强的庄园经济,使批自耕农和庶族地主得以产生,并参与分享文化和权力。”据此可知,均田制的实行有利于
A.租佃制的发展 B.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C.科举制的兴起 D.九品中正制的实行
27.下面一组图片展示的是散落在丝绸之路、后被沿线国家珍藏或流入他国的元代青花瓷,其中多为举世孤品,价值极高。关于“丝绸之路”与元青花瓷,认识最为准确的是
A.体现了“丝绸之路”文化的“通”“融”
B.青花之“蓝"是汉民族文化中最为崇尚的颜色
C.丝绸之路最早是由东汉明帝时期班超所开拓的
D.元代制瓷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28.顾炎武在《郡县论》和《日知录》中都提到,要扩大郡县的理财权力,主张县令经营其辖区内的一切经济事业,也就是以一个县作为一个经济单位,根据中央所定的经济管理目标,由县令对其单位实行理财承包。顾炎武这一主张意在( )
A.发展资本主义生产 B.扩大地方的自主性
C.提高民众政治觉悟 D.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29.近代前期,面对西方列强的屡屡侵犯,龚自珍与魏源分别代表了两种态度:前者指陈中国本身的问题在于皇帝制度与科举文化;后者则从西洋文化制度,寻找彼伸我黜的原故。两人的思想都( )
A.侧重于引导国人关注世界 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
C.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 D.影响了中国近代的社会变革
30.19世纪70—80年代初,安徽池州煤矿、山东峄县煤矿和江苏徐州利国驿煤铁矿等企业,均由私人资本集股创办,但无一例外都拉上“官督商办”的关系。这一做法( )
A.摆脱了列强对中国煤炭业的控制 B.反映了商办企业发展处于不利地位
C.有助于缓解民族工业的资金困难 D.得益于政府放宽了创办实业的限制
31.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表示“仿行宪政,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1912 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的《清帝逊位诏书》写道:“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两文书的差异体现的是( )
A.君主立宪目标达成 B.封建皇权思想消亡
C.民主化进程的演进 D.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32.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非雅典人之子和异邦人要想成为雅典公民几乎不可能,因为这种设想无法获得公民大会通过,追在眉睫的兵源和财源问题也因此无法得到解决,雅典最终输掉了与斯巴达的战争。这反映出当时雅典( )
A.决策方式难以适应形势 B.公民大会反对战争
C.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D.法律服从民众意愿
33.传统观点认为,土耳其阻隔东西方商路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诱因。但近年来新发现的史料表明∶15世纪,威尼斯商人经土耳其每年运往西欧的货物,仅香料总量就在750~1000吨,价格一般要提高8~10倍,这引起了欧洲其他国家不满。由此可见( )
A.新航路的开辟与土耳其无关 B.历史认知随史料的补充而丰富完善
C.新的史料总会颠覆传统观点 D.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合理结论
34.从16世纪下半叶起,英国皇家学会、法兰西科学院等先后成立。这些科学社团旨在“把先前分散孤立的科学家集合起来以便在科学研究中相互帮助”,许多人因为科学上的贡献被封为贵族。这说明英法两国( )
A.政府对科学家的控制加强 B.科学开始从宗教神学中独立
C.科学研究成果领先于世界 D.科学研究的组织化和建制化
35.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 )
A.城市化进展显著 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
C.工业化开始启动 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第36题~第42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题
~第47题为选做题,考生根据需求作答。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
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统一前,各少数民族的法的渊源主要来自本民族或各部领导阶级的命令、决议、盟约以及风俗习惯。统一后皇帝的诏令谕旨不仅在全国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对边疆同样如此,还制定了专门适应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法和单行法,如《蒙古律例》《西宁青海地区番夷成例》《西藏通则》《回疆则例》。而西南改土归流后,没有制定“苗例”,“蛮例”,统一适用于国家《律例》。这些法律甚至在民国初年依然发挥效力。
——摘编自《中国法制史纲要》、《中国古代法律制度》
材料二:1830年美国国会通过“印第安人迁移方案”,规定原密西西比河东岸的印第安部落迁移到西岸100多个部落保留地。但随着西部开发进程的加快,大量白人移民的涌入,白人和印第安人的矛盾凸显。美国政府多次对印第安人进行讨伐,但代价高昂,效果不佳,而为了改变政府对印第安人的传统武力政策,各地“印第安人之友”社团纷纷成立,都出版了有宣传鼓动性的刊物,在社会各阶层引起极大轰动。1887年国会通过《道斯法案》,此法授权总统解散印第安人保留地,将土地直接分配给成员个人;分配的土地先由联邦政府托管25年,接受份地的印第安人即为美国公民,受法律保护并尽公民义务;原保留地中的剩余土地由联邦政府公开拍卖。
——摘编自《美国印第安人政策和美国改革》、《伟大的父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统一后边疆立法的特点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1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印第安人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12分)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午战争前商办企业(资本单位:两)
行业种类
厂数
产生途径生产方式
平均资本
分布地区
船舶修造
16
手工与机器生产并存
625
上海12;广东2;津、汉各1
缫丝
97
手工与机器生产并存
38392
上海8;广东88:烟台1
轧花
4
引进外国机器设备
78750
上海3;宁波1
棉纺织
2
引进外国机器设备
240000
上海2
火柴
11
手工生产
37745
上海1;广东3;其余分散各地
面粉
3
手工与机器生产并存
13333
上海、天津、北京各1
印刷
8
手工与机器生产并存
12500
上海6;广东、杭州各1
造纸
2
引进外国机器设备
118750
上海、广东各1
榨油
2
手工与机器生产并存
10000
汕头2
电灯
1
引进外国机器设备”
50000
广东1
小轮航运
5
引进外国机器设备
140000
上海2;汕头2:芜湖1
——摘编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12分)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选,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解决贫困问题,近代早期英国地方政府的治安法官开始探索济贫之道。16世纪末济贫法令出台之后,教区成为济贫管理的基本行政单位。教区组织募捐,救济无谋生能力成因粮食歉收而生活贫困的人。由于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动,身体健壮的流民数量剧增。亨利七世初期,地方“根据法令对流民进行囚禁或公开惩罚”,诺里寺市在1570年设立流民感化院或救养院。各市镇通过警告不雇用帮工的雇主、惩罚懒惰者等措施,强制流民劳动。同时,通过建立纺织厂和磨坊、购买大麻和羊毛等原材料、建立劳动救济所等途径,为穷人提供工作。随着济贫法等法令的颁布,英国济贫法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一直沿用到19世纪。
——据初庆东《近代早期英国治安法官的济贫实践》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英国自由主义盛行,主张实行有限度、有条件的教济。1834年,按照新济贫法成立专门的中央机构,打破郡的边界,把之前的15000个教区组合成为700个教区联盟。教区联盟在中央济贫法专员监督下提供济贫服务。新济贫法允许不同教区间的贫民自由流动,还规定贫民如要得到救济必须进入济贫院。但进入济贫院的贫民漫有选举权。济贫院大多为混合济贫院,按照贫民年龄和身体状况强制性隔离。济贫法局对患痛者和儿童提供贫民医疗教济、济贫法学校。据统计,1844年,英国全部公共支出为699万英镑,济贫支出占全部支出的比例为72.69%,到1874年,两者分别为1285万英镑、59.64%。
——据丁建定《英国新济贫法制度的实施及其评价——19世纪中期英国的济贫法制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早期英国济贫实践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挤贫实践的新变化,并简评19世纪中期英国的济贫实践。(9分)
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苏边界谈判破裂后,苏联不断对中国进行武装挑衅,制造流血事件。乌苏里江上的珍宝岛成为双方边界斗争的焦点之一。珍宝岛位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方一侧,根据国际法准则,珍宝岛属于中国,并一直处于中国管辖之下。
1969年3月2日,苏军出动装甲车2辆,卡车、指挥车各1辆,开进珍宝岛南端。70余名苏联边防军人分4路对中方巡逻队进行包围,发起进攻。经过1小时激战,我军予敌以歼灭性打击。3月15日凌晨,苏联边防军10余辆装甲车集结于珍宝岛对岸。3时许,苏军出动装甲车6辆掩护步兵30余人从北端侵入珍宝岛。激战9个多小时,我军顶住了苏军的6次炮火袭击和3次进攻,击毙敌上校边防总队长列昂诺夫以下60余人,打伤80余人,击毁击伤坦克、装甲车13辆,缴获军事装备一部。自此之后苏军不再发动直接的军事进攻。
——摘编自张世忠《寸土必争——珍宝岛事件始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珍宝岛战役爆发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此之后苏军不再发动直接的军事进攻”的原因。(9分)
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狄更斯(1812—1870年),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父亲负债入狱后,他被迫到鞋油厂做工。1833年开始为报刊写作,连载故事在1836年汇编成《匹克威克外传》。这部使他一举成名的戏剧性小说以讽刺或谴责的笔调抨击社会的罪恶,影射时事,以令人毛骨慷然的场面和气氛,创造众多活生生的人物。自1837—1849年,他大约每年写成一部小说,附带主办报纸并创作诸多散文。他的《奥列佛·特维斯特》反映了手工工场的弊端和下层社会的道德败坏。《尼古拉斯·尼克尔贝》抨击了约克郡残酷的学校管理。《老古玩店》倾诉了孤苦儿童的惨遭压迫和斑斑血泪。晚年的《荒凉山庄》等作品成就更高。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狄更斯文学创作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狄更斯文学创作特点的成因。(6分)
泸县四中高2018级2020年秋期高三四考
文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140分)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A
C
A
B
D
B
C
A
B
D
A
二、非选择题(160分)
历史部分
41.(1)特点: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因族因俗而治;因势制宜。(每点2分,共6分)
评价:积极:加强了中央的控制权,维护了国家的主权与统一;有效地调整了民族关系,维护了民族团结;丰富了中华法制文明的内涵,其立法思想对后来的民族立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每点2分,共6分)局限:清代的民族立法具有一定的民族歧视和不平等性。(1分)
(2)变化:从部落保留地制到分配给成员个人;从不承认印第安人为美国公民到授予印第安人公民权;从武力讨伐、种族隔离到实行“同化”政策。(每点2分,共6分)
原因: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缓和白人和印第安人的矛盾;长期武力讨伐政策的失败;美国民主人士的推动和强大的舆论压力等。(每点2分,共6分)
:甲午战前的商办企业主要是在外资刺激下产生的阐述:这一时期的商办企业,绝大多数集中于出口加工、进口替代品制造业和外商轮船修理业。缫丝业几乎完全为出口服务,它的产生和发展也是由生丝的大量出口所推动;机器榨油厂的产生也与食油出口有着一定的关系。轧花和棉纺织厂、火柴厂、面粉厂、造纸厂的产生,则主要是生产进口替代品,一是为了追求利润,二是为了仿制洋货供市场所需。船舶修造厂的出现,最初直接出自来华外商轮船修理的需要。
综上可见,甲午战前商办企业的产生和发展与受外资的刺激颇有关系。
示例2论题:甲午战前各类商办企业的规模大小悬殊阐述:规模最小的是船舶修造业,规模最大的是棉纺织业,其次是小轮航运业和造纸业。这种资本平均数大小悬殊的状况是由各类企业的产生途径所决定的。船舶修造业各厂都是在原有手工作坊的基础上添置少量机器设备而转化成的,因而资金少、规模小,手工生产和机器生产并存,技术水平低下。
那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则是以引进外国的生产设备而建立起来的,机械化程度较高,技术水平较先进,投资需要量也较大。
综上可见,这一时期各类商办企业的产生途径决定了其规模的大小。
示例3论题:甲午战前的商办企业地区分布畸形阐述:这一时期所创办的商办企业绝大多数集中于上海、广东两地,尤以上海为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上海、广州两地作为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先后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受西方资本主义影响较大;同时也受到了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活动的带动和影响,在客观上诱发了广大商人创办新式企业的欲望,如商办企业中的棉纺织和小轮航运就是在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影响下而创办的。
综上,甲午战前商办企业的创办深受外资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
示例4论题:甲午战前的商办企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阐述:
(1)“先天不足”。这一时期所创办的商办企业,如船舶修造、缫丝、面粉、印刷、榨油等行业,从其产生途径来看,都是在原有手工作坊的基础上添置少量机器设备而转化成的,因而资金少、规模小,手工生产和机器生产并存,技术水平低下。
(2)“后天畸形”。从地域分布来看,绝大多数集中于上海、广东两地,尤以上海为最。造成这种企业地区分布畸形的原因,除了上海、广州两地受西方资本主义影响较大之外,也与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活动有着较多的关系。从工业结构来看,则主要集中在纺织、火柴、面粉、印刷、造纸、榨油等轻工业领域。
综上,商办企业的“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主要源于中国社会的半殖半封性质。
【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整个材料反映的是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概况,关于论点提取和阐释的角度需要结合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即可,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45.(1)地方政府是济贫主要推动者;教养院与教区成为济贫的基层机构;以法律为制度保障;带有惩戒色彩;直接救济与间接救济相结合(救济途径多样)。
(2)新变化:中央政府在济贫实践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救济点实现跨区域集中整合;接受赈济的贫民政治权利和人身自由受限;增加了对病患和儿童的教济。
评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推动了英国济贫事业发展;促进了英国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有利于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采取极为有限、严格的救济,救济对象选举权受限;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局限性。
46.(1)背景:①苏联推行霸权主义,中苏关系恶化。②两国存在领土争端,谈判破裂。③苏军不断挑衅和主动进攻。
(2)原因:①珍宝岛战役打击了苏联的嚣张气焰,体现了中国维护领土完整的决心;②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③国防高科技的进步;④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
:特点:体现现实主义风格;依托于大众媒体传播;作品数量多、成就高;种类丰富。
成因:个人的生活经历;工业革命背景下的社会矛盾与弊端;浪漫主义不再适应当时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