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跟踪检测:8-3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

格式:doc   大小:6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跟踪检测:8-3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zhimenshu 2025/5/15 文件大小: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跟踪检测:8-3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跟踪检测:8-3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 】是由【zhimensh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跟踪检测:8-3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列宁曾说过:“俄国人民苦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又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列宁这句话的本意是( B )
A.俄国是一个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B.俄国人民受封建专制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剥削
C.封建农奴制残余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是俄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俄国工人阶级肩负反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任务
解析:“苦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指受到资本主义的压迫;“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指俄国的落后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压迫。
2.列宁晚年在谈到十月革命的时候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当时“毫无出路的处境”是指( D )
A.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B.沙皇专制统治已被推翻
C.沙俄已同德国签订停战协定 D.俄国经济落后战争失利
解析:根据材料“十月革命”和所学知识可知,“毫无出路的处境”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故D项正确;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比较缓慢,故A项错误;B项是指二月革命,不是十月革命的背景,排除;C项是十月革命后发生的,而不是沙俄时期,故排除。
3.“(俄国)既然国家落后、战争和经济破坏已经把国家推向灾难的边缘,而在社会中又蕴藏着巨大的革命潜力,就应当以革命的方式改变通常的历史发展顺序。首先要推翻不能保证国家进步的资产阶级,建立工农政权。”列宁在这里论证的是( A )
A.十月革命爆发的必要性
B.十月革命爆发的偶然性
C.二月革命爆发的必要性
D.高度集中体制的必然性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列宁强调的是俄国革命后不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而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A正确,B错误;材料论证的是十月革命,而不是二月革命,排除C;材料未体现高度集中体制的问题,排除D。
4.1917年,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委员会向全体工人发出了“人人都起来斗争,人人都上街去”“彻底推翻沙皇专制政府”的口号。在这一口号的号召下,俄国( A )
A.掀起了二月革命 B.爆发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发表了《四月提纲》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解析: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的罗曼诺夫王朝,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它只是十月革命的准备;十月革命才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故选A项。
5.二月革命发生时,布尔什维克党的力量和影响还比较小,但到十月革命时它已得到了民众广泛的支持,主要是因为布尔什维克党( D )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政治目标深得民心
B.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C.掌握了”“面包”的口号深得人心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已经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故排除A项;B项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当时掌握国家政权和军事力量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排除C项;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帝”和要“面包”的愿望,故布尔什维克提出这些口号及时有效,深得人心,故选D项。
6.1917年4月列宁在《四月提纲》中主张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1917年7月列宁又提出武装夺取政权。列宁政治主张发生转变的历史背景是( C )
A.临时政府统治危机加深
B.布尔什维克党对苏维埃影响力变化
C.七月流血事件
D.三年国内战争的爆发
解析:七月流血事件使布尔什维克党认识到和平夺权不可能,故而改变斗争策略,提出武装夺权。
7.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并且可以随时撤换,他们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这表明( D )
A.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目标实现
B.俄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时代要求
C.列宁十分关注工人农民的生活
D.列宁吸取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解析:列宁《四月提纲》提出时,政权仍然由资产阶级掌握,故A项错误;列宁《四月提纲》提出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反映出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要求,故B项错误;材料与关注工人农民的生活无关,故C项错误;列宁提出“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表明吸取巴黎公社失败的经验教训,故D项正确。
8.哪一事件擦亮了俄已经不可能了( C )
A.二月革命 B.《四月提纲》发表
C.七月流血事件 D.十月革命
解析:本题考查七月流血事件。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实现了暂时的和平,故排除A项;《四月提纲》是列宁的革命指导理论,提出要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B项;十月革命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社会主义革命,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D项;七月事件中,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血腥镇压群众,公开反对革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说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经不可能了,故C项正确。
9.美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材料中的“愿望”应该是 ( D )
A.实现共产主义 B.推翻沙皇专制
C.建立苏维埃共和”
解析:十月革命前俄国人民长期过着贫穷动荡的生活,十月革命后特别渴望温饱的生活(“面包”)及和平的环境,这从俄法令》与《土地法令》的史实亦可证明。
10.考茨基把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比作“一个怀孕的妇女为了缩短她不堪忍受的妊娠期,竟然极其愚蠢地剧烈运动,以致早产”。由此可知,考茨基认为( A )
A.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不成熟
B.无产阶级应该采取和平方式夺权
C.暴力夺权迟滞了俄国革命的进程
D.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行动指针
解析:结合题中关键信息“早产”可知,考茨基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不成熟,A项正确。题中并未提及“和平方式夺权”“马克思主义理论”,B、D两项排除;暴力夺权加快了俄国革命的进程,排除C。
11.在20世纪中,1917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两个欧洲以外的大国——苏联和美国——踏进历史的主流,宣告两个对立世界的意识形态出现。据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
A.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
B.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D.十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故选A;巴黎公社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故排除B;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不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故排除C;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故排除D。
12.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指出:“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至于哪一个国家的无产者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期间把这一事业进行到底,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列宁旨在说明( B )
A.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B.十月革命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C.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结果并不重要
D.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具有伟大世界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结果并不重要”的说法错误,故排除C项;根据“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十月革命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具有伟大的世界意义。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A、D两项的具体表现,更明确具体,更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A、D两项,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月革命期间的一次集会上,一个士兵说:“我们在前线挨饿,都快冻僵了。我们白白地在送命,死得毫无意义……俄国人只要一息尚存,是决不放弃革命的。”
美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
材料二:1927年8月以后,同时出现了两条道路的选择,一条是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城市武装暴动……俄国的十月革命,是首都的暴动,但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三:1917年俄罗斯的革命,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Bolshevism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
——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1918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月革命胜利的必然性。(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十月革命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有何特点?(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12分)
答案:(1)必然性:俄国士兵不愿在一战前线白白送命,但不放弃革命的信念;布尔什维克党代表民众的意愿。
(2)特点:以工人阶级为主体;进行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3)意义:冲破世界帝国主义阵线,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工人运动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经验。
解析:(1)根据材料“我们在前线挨饿,都快冻僵了。我们白白地在送命,死得毫无意义”可知俄国士兵不愿意在前线白白送命;根据材料“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可知布尔什维克党代表民众的意愿。
(2)根据材料“俄国的十月革命,是首都的暴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革命的特点是以工人阶级为主体和进行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3)根据材料“1917年俄罗斯的革命,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体现在对俄国、对世界两方面。对俄国:冲破世界帝国主义阵线,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世界:国际工人运动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经验。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较细致地加以研究。
——恩格斯1895年为《法兰西内战1848~1850》
一书所作的导言
材料三:但是由于这样有成效地使用普选权,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被采用,并且迅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结果,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恩格斯1895年为《法兰西内战1848~1850》
一书所作的导言
材料四: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列宁《四月提纲》
(1)材料一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是怎样认识的?原因何在?(6分)
(2)材料二、三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又是怎样认识的?依据材料说明理由。(4分)
(3)材料四中列宁是怎样总结当时的历史特点的?因此他主张怎样夺权?实际上怎样夺权?导致这种情况的关键因素是什么?(8分)
(4)从恩格斯的修正和列宁的变化你能得到哪些认识?(8分)
答案:(1)认识:用暴力夺取政权。
原因:《共产党宣言》发表前夕,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残酷镇压无产阶级,进行和平革命是不可能的。
(2)认识:都充分利用合法斗争的方式。
理由:无产阶级斗争的条件有了变化——能有效地使用普选权。
(3)特点:“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群众对临时政府抱有幻想。
主张:和平过渡。实际:武装夺权。
关键因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战和对人民镇压。
(4)认识: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不能把它当作僵死的教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则,无产阶级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和当时的情况、革命的条件相结合,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建设道路。
解析:(1)根据材料“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可知《共产党宣言》主张用暴力夺取政权。出现这一主张的原因主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中认识到和平夺权是不可能实现的。
(2)根据材料二“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和材料三“但是由于这样有成效地使用普选权,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被采用”可知二者都主张充分利用合法斗争的方式。结合材料“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可知出现这种认识主要是无产阶级能有效地使用普选权。
(3)根据材料“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可知列宁认识当时的历史特点是“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群众对临时政府抱有幻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在《四月提纲》中主张和平过渡,但是七月流血事件粉碎了和平过渡的可能性,最后走的是十月暴力革命的道路。导致这种变化的关键因素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和对人民镇压。
(4)结合材料与相关知识可从恩格斯的修正和列宁的变化得出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则、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建设道路。

最近更新

转部门申请书模板(2篇) 6页

市场营销课程导入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 40页

导数的乘法与除法法则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 27页

车辆贴膜合同协议书模板范本下载(2篇) 6页

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 10页

基因工程一轮复习优秀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 75页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手术过程的管理 36页

2022年关于公开考试择优选调农村教师进城任教.. 13页

天水历史文化说 31页

交旅融合发展现状与未来市场趋势分析 25页

细胞膜系统医学宣教专家讲座 41页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模拟试题2025(文学名著阅读.. 10页

JCZX-135城投集团工程量清单编制单位入库终稿.. 65页

与妻书粤教必修二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 74页

议论文写作选取立论的角度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 40页

高中鉴赏诗歌的语言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 20页

关于中药材的分类和储存专家讲座 60页

鉴赏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 25页

选修3晶体与非晶体晶胞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 36页

2025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三模英.. 11页

XX市蚊媒传染病传播媒介应急处置方案 28页

2023年同等学力申硕机械工程真题 19页

顶管近距离穿越运营中地铁隧道的施工技术 8页

元旦节放假通知 (53) 1页

用电协议(接火费) 4页

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60页

讲台侍奉《取题法》 2页

主阿你所爱人病了 黄迦勒(完整版) 38页

Φ2500圆盘给料机的设计(全套含CAD图纸) 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