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文档名称:

远志.pdf

格式:pdf   页数:5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远志.pdf

上传人:1449388646 2015/5/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远志.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领导寄语
为《远志》题词中医文献所所长王旭东



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
朱佳为《远志》题词
本期特约
知识创新和中医研究生教育
王旭东
作者简介:王旭东教授、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养
生康复)、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享受国务
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政协委员(医卫界)、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
长。中国康复医学会理事、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中
医药学会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委。主编、副主编的论著和教材有
《中西医学比较研究》、《中医文化导读》、《中医美学》、《中医学方
法论》、《医史与文明》、《诸病源候论校注》、《中医方剂大辞典》、
《中医养生康复学》等 50 余种。发表论文 60 余篇。在欧美等国家
从教、从医多年,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共
10 余项。

面对社会发展对中医药高级人才的要求,中医研究生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中医药研究生
教育,仍存在问题和不足,必须认清差距,克服盲点,以求进步。

一、中医研究生教育面临观念的更新
1、面临知识经济的中医药研究生教育
人类正面临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最主要特征是其发展动力来自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
应用,知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生教育,是中国传统医药学传承、创新和转化的高层次
组合,必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医药教育发展的重心。
知识经济时代,中医药教育、研究、生产、宣传、营销等各行各业的领导者和骨干将主要来自于研究
生,研究生教育是未来社会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作为整个中医药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今天的研究
生教育对于未来中医药行业知识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江苏省教育发展蓝图上,我校被定位于“研究教
学型大学”,这种定位,实际上已经将我校推上知识经济的最前沿――以美国为例,它是世界上高等教育
最发达的国家,有高校 3600 所,其中,研究型大学 125 所,仅占全国高校的 %,但招收的博士生却占
全国博士生总数的 85%以上。因此,研究生教育将会是我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掌握有关
知识经济的理论,了解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向,更重要的则是把握适应知识经济形势下中医药研究生教育所
要具备的要素,尽早改变观念,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2、树立质量意识,加强研究生的素质教育
教育质量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观念,具有社会的和时代的特征,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对人才质量有不
同要求。20 年前,研究生教育以文献、理论探讨为主,近年来则以实验室研究为主,这个变化比较明显,
也从一个小小的侧面证实了时代对质量的要求。面向知识经济形势下的研究生教育,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生
必然以高层次、高素质和创造性作为质量标准,必须做到中医基础知识扎实、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面
宽、创造能力强、整体素质高,才能适应未来的需要。这就需要扬弃旧的教育质量观念,建立适应新时代
需要的人才质量观念,改革相应的教育质量和人才评价标准。
根据上述标准,我国中医研究生教育仍存在不少弊端,例如:对研究生的思想(包括政治的、专业的、
品德的、法律的)教育重视不够;研究方向过细过繁,学位课程的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不合理;传统的
门户之见仍然存在;专业规划与就业方向不合理;重实验轻人文;博士生知识不博,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
I
硕士生不能完全适应需要;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等欠缺等等,这些现象的产生,有其客观因素,如:
生源素质滑坡、导师素质下降、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社会上不正之风侵袭、研究生培养制度不够规范和完
善、管理不够严格……对此,强调教育质量,加强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我们对研究生素质教育的认识,仍然处于一个非常粗浅的阶段,实施的素质教育方法,也仍然
以“写好字、说好话、会唱会跳、会玩会工作”为标准,所采用的措施也就是开设一些非专业的其他类课
程……所有这些,与小学、中学、大学本科阶段的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当然,我们并不反对
小学、中学、大学素质教育与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延续性,但是,研究生的素质教育必然要有适应时代和本
身层次的特点,否则,将无以实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作为未来的中医药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应用人才,我们认为研究生的素质应主要包括十个方面:母语、
外语、思想、生存、人文、科学、社会、自然、工作、认同。母语与外语是高层次人才必备的工作工具;
思想是行动的基础和指南;生存能力是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人文与科学使人广博智慧而触类旁通;社
会与自然使人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面临的环境、机遇与挑战;工作方面的素质既指能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职
业价值作出正确评价,也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