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石油化工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提升试题B卷-附解析 】是由【hezhih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石油化工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提升试题B卷-附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姓名 班级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石油化工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提升试题B卷 附解析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观察过程总是伴随着______活动,因此有把观察称为______。
2、心理学是研究______ 及其______科学。
3、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类型差异、______的差异和 ______ 差异。
4、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把握的注意对象的数量即注意的______,又称注意的______。
5、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有:提出问题、______、______和验证假设。
6、根据创造程度不同,把随意想象分为______和______。
7、表情动作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和言语表情。
8、艾宾浩斯用首创的便于控制的识记材料,即无意义音节来研究记忆,从而揭示了人类遗忘的规律是______ 、______ 。
9、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 罗杰斯属于______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
10、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把它分为______和______。
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生活中所谓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反映了哪一种知觉印象的效应?( )
2、在人脑中重现过去所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 )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 )
4、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 )
5、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活动是( )
6、开卷考试的记忆活动是( )
7、心理过程包括( )
、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8、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 )
9、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实际上是知识( )的三种模式。
10、气质类型在社会上评价是( )
11、一般能力的综合体是( )
12、把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是指( )
13、受经验与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影响问题的解决时的倾向性,这是( )
14、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 )
15、不少大学生恋爱态度呈现轻率化的现象表现为( )
A.“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B.“爱人只有一个,情人可以多个”
,客观爱情至上
D.“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16、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 )
17、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
、平衡、灵活
、不平衡
、平衡、不灵活
18、人的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 )
19、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 )
20、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患,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
三、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知觉的恒常性:
2、心理学的三大流派:
3、心理状态:
4、无意想象:
5、定势:
6、心境:
7、心理学:
8、自我意识:
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心境是一种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有时心境的产生是没有原因的。
2、( )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精神分析论对人的异化,反对行为主义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论的观点。
3、( )心境是一种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有时心境的产生是没有原因的。
4、( )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则差别感受性越强。
5、( )错觉是在客观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错误知觉。
6、( )动机越强,则学习效率越高。
7、( )上课时学生被外面传来的歌声所吸引,这是注意转移的表现。
8、( )无意识水平,指个体对其内在身心状态或对外环境变化没有觉知的意识状态。
9、( )复杂意志行动中,决策阶段是其关键阶段。
10、( )心理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
五、简答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1、记忆的品质和培养。
2、情绪与情感的功能及效用。
3、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4、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5、简述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
6、注意的品质有哪些?
六、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1、什么是问题解决,举例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思维 思维的知觉
2、心理现象 规律
3、能力发展水平 能力表现的早晚
4、广度 范围
5、明确问题 提出假设
6、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
7、面部表情 身段表情
8、先快后慢 先多后少
9、人本主义
10、集中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
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B
2、B
3、D
4、B
5、A
6、D
7、D
8、C
9、C
10、D
11、B
12、B
13、A
14、C
15、A
16、D
17、A
18、A
19、D
20、A
三、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知觉的恒常性: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在相对微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形象仍然不变的特性。
2、心理学的三大流派:格式塔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说
3、心理状态:是指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包括意识状态、注意、情绪状态、疲劳状态等。
4、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的、不自觉的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
5、定势:又称为心向,是指人的心理的活动的准备状态。定势是个体按照某种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一种心理倾向。
6、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7、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8、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环境关系的觉察与认识。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活动能动性的体现,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本质特征表现。
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错
2、对
3、错
4、错
5、错
6、错
7、错
8、对
9、错
10、对
五、简答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1、(1)记忆的品质是衡量一个人记忆力好坏的标准,它主要包括: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准备性
(2)记忆力的培养
①唤起记忆的愿望。教师在各科教学中应及时给学生提供识记的目的、任务和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中学阶段应该培养学生主动自觉地提出记忆的任务,特别是长远的记忆目标和任务。
②增强记忆的信心。记忆活动是一种艰苦的脑力活动,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意志坚强,信心十足,因此老师要打破学生的自卑感,培养学生的记忆信心。
③ 教授记忆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与运用记忆的方法,是培养记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老师要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掌握符合记忆规律的科学记忆方法。
④ 培养自我检查的习惯。自我测验、自我复述、自问自答、独立作业等都是自我检验的有效方式。
⑤ 讲究记忆卫生。主要包括:保持稳定而愉快的情绪,劳逸结合,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科学用脑等。
2、(一)动机推动功能。动机是推动个体从事某种行为、趋向某些目标的内部动力,可以说个体所有有意识的行为都是在动机的推动下完成的。情绪和情感对个体行为具有增力性或减力性的作用。(积极、消极的情绪)
(二)适应调节功能。对情绪进行自我控制、 引导、调节和适度的发泄,有利于适应当今复杂的社会生活,有助于工作、学习和身心健康。
(三)信号表达功能。情绪和情感的信号表达功能主要表现在它的预警功能和沟通、交流功能。
3、区别:(1)两者的生理基础不同。气质是以人的神经活动的特性组成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生理基础的心理特征,而性格的生理基础是神经类型的特点与后天形成的暂时性神经联系的“合金”。
(2)在稳定性方面的不同。由于气质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因此比较稳定,即使变化其过程也比较困难和缓慢;而性格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由后天的生活实践决定,因此也具有稳定性的特征,但相对于气质而言,变化较易,较快。
(3)在评价方面的不同。由于气质决定于一个人的生理特点,所以不能进行好坏评价,而人的性格受社会所制约,因此始终具有社会评价的意义,有好、坏、美、丑之分。
联系:(1)就气质和性格的影响来看,特定的气质类型可以有力地促进某些性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
   (2)由于性格在个性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性格对气质具有更大的、更深的影响。
首先,人的气质的动力特征;其次,由于实践的要求和人的态度及行为方式的作用,性格可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且在良好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各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成为具有积极的性格特征的人。
4、(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①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强度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强烈的刺激物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②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如果刺激物之间在强度、大小、颜色等方面的差异显著则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③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活动的变化的刺激物比不活动不变化的刺激物更易引起人的注意。
④刺激物的新异性。任何新奇的东西都易成为注意的对象。
(2)人的主观心理状态
①人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态度。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符合人的兴趣的事物都易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引起个体的注意。
②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人的情绪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无意注意。
③ 知识和经验。无意注意的引起和保持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凡是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又能增进新知识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
5、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由想象表象的参与
(2)发散性思维和辐合性思维的共同作用,使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3)远距离联想的能力
6、答:注意的品质主要有: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注意转移。
六、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1、问题解决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运用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创造性问题解决;运用现有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常规性问题解决。问题解决过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知觉情境,知觉情境越简单、明显,有关条件越容易感知,问题越容易解决;情境较复杂、隐匿时,问题就不易解决;定势这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它突出地表现在“功能固着”上;动机和情绪状态,耶克斯~多得逊定律表明,问题解决者应保持适中的动机激奋水平;个性差异,如性格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