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公开课 《炮兽》场景.ppt

格式:ppt   大小:1,248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开课 《炮兽》场景.ppt

上传人:今晚不太方便 2018/3/11 文件大小:1.2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开课 《炮兽》场景.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炮兽
[法国]雨果
维克多·雨果(1802~1885)
1. 9岁开始写诗;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上得奖,17岁“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
2. 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一切重大事变,一生经历坎坷,饱受屈辱,但不向强权屈服,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阅历。
3. 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他是少有的凛然站出来谴责这一野蛮行为的西方作家。他死时,法国举国致哀,上百万人为他送葬。
基础知识
《炮兽》作者是_____国的_____,他是______主义作家,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命运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人道主义思想的巅峰之作)等长篇小说都是他的代表作。

雨果
浪漫
字词学习
撞城槌歼灭胳膊肘千刀万剐
禀赋痉挛一刹那颠踬摇曳
锚索褥子桅杆
驯服铁锤瞥见
飓风气喘吁吁
字词学习
撞城槌(chuí) 歼(jiān)灭胳膊肘(zhǒu)
千刀万剐(guǎ) 禀赋[bǐng]  痉挛(jìng luán)
一刹(chà)那颠踬(zhì ) 摇曳(yè)
锚(máo)索褥(rù)子桅(wéi)杆
驯(xùn)服铁锤(chuí) 瞥(piē)见
飓风(jù) 气喘吁吁 xū
背景:1789年7月14日法国巴士底监狱暴发了一场革命,法国的君主专制政体被推翻。1793年是法国大革命极为关键的一年,也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在革命和反革命斗争最白热化的关口,老谋深算的王党贵族朗德纳克侯爵渡海来到布列塔尼,发起叛乱,向共和国进行疯狂反扑。他的对手正好是他的侄孙,勇敢善战的共和国远征军司令郭文。而郭文背后,又有一个既富理想主义精神,又铁面无私的政治委员西穆尔登,是共和国派来监督“过于仁慈”的郭文的。
在最后的决战中,凶狠残暴的叛军头子朗德纳克大败,从暗道逃跑,可是当三个小孩被困火海时,他却在刹那间良心闪现,返身回救,放弃了逃生的机会,当了俘虏,被判死刑。郭文被他
的行为所感动,便私自放走了他。这样,郭文就触犯了革命的法律。当郭文被送上断头台而人头落地时,判他死刑的公安委员代表、他的老师西莫尔登也在痛苦中开枪自杀了。
通过这一情节,雨果展开了对革命和人道主义的思考,提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思想,把人道主义看成是永恒的、最高的原则。
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是场景。场景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包括人物、事件和环境。比如,晚餐宴会等。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
场景
阅读小说,《炮兽》大致可切分为几个场景?
第一场景(从开头到“仿佛两只铁锤轮流在敲打”)炮兽肆虐,惊心动魄。
第二场景(从“突然间”到“…怪物的青铜脖子上”)人兽大战,紧张激烈。
第三场景(从“斗争结束了”到结尾)
赏功罚罪,跌宕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