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盖梁抱箍计算书
一、施工设计说明
1、概况
,,,如图1-1。盖梁砼浇筑量大,。
图1-1 盖梁正面图(单位:mm)
2、设计依据
(1)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2)汪国荣、朱国梁编著施工计算手册
(3)公路施工手册,桥涵(上、下册)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
(4)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5)盖梁模板有关数据。
二、盖梁抱箍法结构设计
1、侧模与端模支撑
侧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5mm,肋板高为8cm,在肋板外设槽钢或架管背带。在竖带上设φ20的栓杆作拉杆,在竖带外[8#的槽钢作为背架,焊接在侧模上。
端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5mm,肋板高为8cm。
2、底模支撑
底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5mm,肋板高为8cm。,。盖梁悬出端底模下设三角支架支撑,三角架放在横梁上。横梁底下设纵梁。横梁上设钢垫块以调整盖梁底2%的横向坡度与安装误差。与墩柱相交部位采用特制型钢支架作支撑。
3、抱箍
采用两块半圆弧型钢板(板厚t=12mm)制成, M27的高强螺栓连接,抱箍高450cm,采用16根高强螺栓连接。抱箍紧箍在墩柱上产生摩擦力提供上部结构的支承反力,是主要的支承受力结构。为了提高墩柱与抱箍间的摩擦力,同时对墩柱砼面保护,在墩柱与抱箍之间设一层3~5mm厚的橡胶垫。
三、主要工程材料数量汇总表
见表一。
需要说明的是:主要工程材料数量是以单个盖梁需用量考虑。
序号
项目及名称
材料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侧模支撑
kg
4400
二
底模支撑
kg
3500
三
纵梁和工作平台等
kg
4200
四
抱箍
kg
1100
盖梁抱箍计算
一、设计检算说明
1、设计计算原则
(1)在满足结构受力情况下考虑挠度变形控制。
(2)综合考虑结构的安全性。
(3)采取比较符合实际的力学模型。
(4)尽量采用已有的构件和已经使用过的支撑方法。
2、对部分结构的不均布,不对称性采用较大的均布荷载。
3、本计算未扣除墩柱承担的盖梁砼重量。以做安全储备。
4、抱箍加工完成实施前,必须先进行压力试验,变形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二、侧模支撑计算
1、力学模型
假定砼浇筑时的侧压力由拉杆和竖带承受,Pm为砼浇筑时的侧压力,T1、T2为拉杆承受的拉力。
2、荷载计算
砼浇筑时的侧压力:Pm=Kγh
式中:K---外加剂影响系数,;
γ---砼容重,取26kN/m3;
h---有效压头高度。
  ,入模温度按20℃考虑。
则:v/T==<
h=+=+×=
Pm= Kγh=×26×=19kPa
砼振捣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按4kPa考虑。
则:Pm=19+4=23kPa
盖梁长度每延米上产生的侧压力按最不利情况考虑(即砼浇筑至盖梁顶时):
P=Pm×(H-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