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全国版) 第8单元 第8课时 植物生长素及其生理作用.docx

格式:docx   大小:2,490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全国版) 第8单元 第8课时 植物生长素及其生理作用.docx

上传人:1520377**** 2025/5/20 文件大小:2.4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全国版) 第8单元 第8课时 植物生长素及其生理作用.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全国版) 第8单元 第8课时 植物生长素及其生理作用 】是由【1520377****】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全国版) 第8单元 第8课时 植物生长素及其生理作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8课时 植物生长素及其生理作用
目标要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考点一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达尔文实验
(1)各组胚芽鞘的生长弯曲情况是:①弯向光源生长;②不生长,不弯曲;③直立生长;④弯向光源生长。
(2)①与②对比,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
(3)③与④对比,说明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而不是尖端下面的一段。
(4)达尔文的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了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2.鲍森·詹森实验
(1)实验现象:A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B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2)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从对照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角度分析,该实验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形成单一变量,无法排除琼脂片可能导致胚芽鞘生长的结论。
3.拜尔实验
(1)实验现象:将尖端切下,放到胚芽鞘一侧,胚芽鞘总是弯向对侧生长。
(2)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3)该实验为什么要在黑暗中进行?排除光照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
4.温特实验
(1)实验组是B,对照组是A。A与B对照说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
(2)设置A组的目的是排除琼脂片本身的化学物质对胚芽鞘的影响。
(3)实验结论: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温特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4)由温特的实验结论可以推测单侧光的作用可能是改变生长素的分布,使生长素在背光侧分布的多。
5.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6.植物激素
源于必修3 P48“知识链接”: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异同
项目
植物激素
动物激素
合成部位
无专门的分泌器官
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
作用部位
没有特定的器官
特定的器官、组织
运输途径
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
随血液循环(体液)运输
化学本质
有机小分子
蛋白质类、固醇类、氨基酸衍生物等
归纳总结 
向光性的原理
考向一 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实验分析
1.(2022·吉林梅河口市五中高三期末)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科学发现史,叙述错误的是(  )
A.达尔文的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
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
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温特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吲哚乙酸引起的
答案 D
解析 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但并未揭示其本质,D错误。
2.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生长素,某科研小组用燕麦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如下实验:①去掉胚芽鞘尖端→不生长,不弯曲;②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胚芽鞘切面的左侧→弯向右侧生长;③空白琼脂块放在胚芽鞘切面的左侧→不生长,不弯曲。
下列有关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以上三组实验还需要给予单侧光照射
B.第③组实验证明了琼脂能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C.造成第①、③组实验结果相同的原理不同
D.第②组处理会导致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长素分布不均
答案 D
解析 单侧光不能引起生长素在琼脂块中横向运输,也不能对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产生影响,故以上三组实验不需要给予单侧光照射,A项错误;第③组实验结果与第①组实验结果相同,证明琼脂块对胚芽鞘的生长没有影响,B项错误;第①、③组实验结果相同的原因都是没有生长素,故造成①③组实验结果相同的原理是一样的,C项错误。
考向二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分析
3.(2022·六安示范高中高三检测)科学家曾经在人的尿液中发现了吲哚乙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内有将色氨酸催化成吲哚乙酸的酶
B.根的吲哚乙酸主要由地上部分运输而来
C.合成生长素的腺体分布于幼嫩的芽、叶等部位
D.吲哚丁酸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属于生长素
答案 B
解析 人体内没有将色氨酸催化成吲哚乙酸的酶,A错误;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不是腺体,C错误;吲哚丁酸属于生长素类似物,不是植物生长调节剂,D错误。
4.如图表示黄化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相对含量的分布,根据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点生长素浓度相对较高是由于b、c点对应的细胞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a点所致
B.生长素主要在生长活跃的部位合成
C.b点所对应的幼苗部位的细胞体积比a点所对应的幼苗部位的细胞体积大
D.如将a点对应浓度生长素作用于d点的对应的细胞,可能会抑制d点细胞的生长
答案 A
解析 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只能从a向b、c运输,不能倒过来运输,A错误;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等生长旺盛的部位,B正确;a点是芽尖分生区部位的细胞,b是芽尖下部伸长区细胞,与a点相比,b点细胞发生了生长,体积增大,C正确;d点细胞是根细胞,根细胞对生长素敏感,若将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对应的细胞,可能会因为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D正确。
考向三 植物生长方向的判断与分析
5.下图是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一段时间后,X、Y(匀速转动)、Z的生长情况依次是(  )
A.向左弯曲,向右弯曲,向右弯曲
B.向右弯曲,向右弯曲,向左弯曲
C.向左弯曲,直立生长,向右弯曲
D.向右弯曲,直立生长,向左弯曲
答案 B
6.将同种玉米的胚芽鞘进行不同处理后均置于同等光照条件下,下列各选项中的两组胚芽鞘均向同一方向弯曲生长的是(  )
答案 B
解析 A实验中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了胚芽鞘的一侧,故会导致向对侧(左侧)弯曲生长,另一具有尖端的胚芽鞘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会发生向光弯曲(向右)生长,A错误;B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两组胚芽鞘均向右侧弯曲生长,B正确;C该实验中其中一组由于尖端被不透光的黑纸套住,导致尖端感受不到光的刺激而直立生长,而另一组会向光弯曲生长,C错误;
D中一组因为套有不透光的黑纸而直立生长,另一组因为没有尖端不生长也不弯曲,D错误。
方法规律 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方法
考点二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性及应用
1.生长素生理作用
(1)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2)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3)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两重性
必修3 P50“问题探讨”:
(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茎生长的促进作用一定不同吗?不一定,在最适浓度的两侧,会有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产生相同的促进效果。
(2)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一定不同吗?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
3.生长素类似物
归纳总结 
1.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曲线分析
(1)a点: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
(2)a~c段(不含a点):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
(3)c点: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其促进效果最好。
(4)c~e段(不含e点):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5)e点:促进生长的浓度“阈值”。低于此值时均为促进生长的“低浓度”;超过此值时,将由“促进”转向“抑制”,从而进入抑制生长的“高浓度”。
(6)b、d两点:生长素浓度虽然不同,但促进效果相同。
(7)e~f段(不含e点):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2.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曲线分析
(1)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性大小:根>芽>茎。
(2)不同生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性大小: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杀死单子叶农田里的双子叶杂草,同时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
3.植物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
(1)表现
(2)原因
考向一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性及应用
7.(2022·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三月考)下图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由胚芽鞘尖端产生并促进胚芽鞘尖端的伸长
B.将植物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生长素浓度近地侧为B对应的浓度,则远地侧可能为A对应的浓度
C.在单侧光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C对应的浓度,则背光侧可能为D对应的浓度
D.若曲线Ⅱ代表单子叶植物,曲线Ⅰ代表双子叶杂草,选择浓度为D的生长素处理可以达到除去杂草的目的
答案 A
解析 生长素由胚芽鞘尖端产生并促进胚芽鞘芽尖端下部伸长区细胞的伸长,A错误;将植物体水平放置,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根向地弯曲生长,若根部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B对应的浓度,则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可能为A对应的浓度,B正确;单侧光能使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则背光侧生长快于向光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C,则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可能为D对应的浓度,C正确;双子叶杂草对生长素更敏感,选择浓度为D的生长素,能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可以达到除去杂草的目的,D正确。
8.(2022·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一模)如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B.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一系列变化形成的,其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C.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D.主根和侧根生长素的运输方向都是由根尖向根的基部运输
答案 A
解析 芽和幼叶产生IAA,向根部运输,将未施用IAA的植株去除部分芽和幼叶,会减少根部IAA含量,此时根部IAA对诱导侧根可能起促进作用,也可能起抑制作用,A错误;由于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因此主根和侧根生长素的运输方向都是由根尖向根的基部运输,D正确。
考向二 生长素作用的曲线分析
9.如图为玉米胚芽鞘中生长素诱导的生长和细胞壁酸化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根据图示,曲线Ⅱ表示的长度与IAA作用时间呈正相关
B.图乙BC段表明生长素促进生长,CD段表明生长素抑制生长
C.中性缓冲液可能抑制生长素的作用,酸性缓冲液可能引起生长加快
D.在生长素作用下细胞膜外排H+,使细胞壁变得疏松,有利于细胞伸长
答案 B
解析 图乙BC段和CD段生长速率都大于IAA为0时的生长速率,所以BC段和CD段生长素都促进生长,但促进的效果先增强后减弱,B错误;由图甲、乙可知,在pH近中性时,玉米胚芽鞘生长缓慢,随pH降低,生长速率增大,可判断酸性缓冲液可能引起生长加快,中性缓冲液可能抑制生长素的作用,C正确;由图甲可知,加入生长素以后pH逐渐变小,可以推知在生长素作用下细胞膜外排H+,使细胞壁变得疏松,有利于细胞伸长,D正确。
10.如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为曲线A点浓度(10-10 mol·L-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在FC的范围内均能促进根生长
B.图可以表示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D属于生长抑制范围
C.a侧的生长素浓度为根生长最适宜浓度,细胞伸长生长快,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相当于曲线FE段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
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状况将不同于图中的生长状况,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
答案 A
解析 图中在FC的范围内均能促进根生长,CD段属于抑制范围,C点处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A正确、B错误;当根横放时,生长素在近地一侧分布较多,b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