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是由【碎碎念的折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询问案例报告廊坊师范学院 李荣敬
摘要:这是一名在校女大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案例。来访者由于认知偏差导致内心焦虑,宿 舍关系紧急,无法认真听课,学习效率明显下降,社会功能受到影响。通过对该来访者心理 问题形成的缘由与进展过程进展解释和分析,并运用合理心情疗法、角色扮演等方法对该来访者进展询问,使其生疏到自己的认知方式过于确定化,并加以改正。经过四次询问后,其焦虑心情消逝,和舍友关系有明显好转,学习状态得到改善,询问效果明显。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认知失调、焦虑、合理心情疗法
一、 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来访者:李某,女,22 岁,汉族。家住唐山,父母务农,爷爷早逝,奶奶五一去世,有一弟弟,家境一般,家庭和谐。李某现为外语系专接本一年级学生,学习刻苦;五官清秀,身体发育正常,家族中无重大疾病史。
2、个人成长史
李某诞生在唐山一农民家庭,家里两个孩子,她和弟弟,一家人幸福和谐。父母都很孝顺, 受父母影响,李某自小也很懂事孝顺。奶奶卧病在床,父母始终陪在奶奶身边细心照看,她也常常帮奶奶洗衣服、洗床单,给奶奶喂饭,村里人都夸她是个懂事的孩子。家里没有发生 过重大变故。但是来访者性格有点内向,不愿与人多说话,也不情愿向别人透露自己家里的 事。来访者在学习上也很刻苦认真,高考失利只上了个专科学校,但是经过努力顺当接本, 学习照旧很刻苦。
3、精神状态
来询问时,李某穿着整齐,但是面容憔悴,心情不太稳定,看上去焦虑,内心体验苦痛。
4、身体状况
学校体检无重大躯体疾病,一个多月来以来时常很晚都睡不着觉,食欲下降,间或消灭头痛病症。
5、社会功能
学习效率下降,不愿与人交往,在宿舍里变得更加沉默,宿舍关系紧急。
6、心理测验结果
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验结果:总粗分 52 分,标准分 65 分,超过 SAS 标准分分界值
15 分,属于中度焦虑。
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验结果:总粗分 48 分,标准分 60 分,超过 SDS 标准分分界值
7 分,属于轻度抑郁。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1、主诉:
最近一个多月以来,总是掌握不住自己去想,舍友说那句话到底什么意思,总觉得舍友话里 有话,感觉很委屈,心里很苦痛,心情稳定不下来,间或会头痛,晚上老是失眠,休息不好, 上课无心听讲,自己简直要崩溃了。
2、个人陈述:
五一的时候奶奶去世了,由于在家办理丧事比其他同学晚回校一周,我只和导员请了假,并 没有和宿舍的人说,回来后我也没告知他们奶奶去世的事。有一次在和一舍友吃饭时,她问 我五一怎么回来晚了呀,我就跟她说了奶奶去世的事,但是她却说:“哦,你奶奶去世了呀,我怎么没看出来呀!”当时我就问她什么意思,她说没什么意思,只是随口一说,但我特别 生气,总觉得她是在说我不孝顺,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说,我在家里别人都是夸我很孝顺 的,我怎么都想不明白,心里特别难过,总觉得在别人眼里自己是个不孝顺的人,我问过她 不知多少遍了,她还是说没别的意思,我就是不能理解她为什么要这样说我,这段时间以来 我的状态始终很差,上课老是走神,晚上常常失眠想这件事,我现在实在是崩溃了,很苦痛, 期望您能帮帮我。
三、 询问师观看了解到的状况
1、询问师观看到的:
来访者走进询问室时,衣着整齐、得体;面容憔悴,在谈话过程中心情有些感动;尤其当讲到奶奶去世,同学说那句话时,很难过,失声痛哭,但谈吐规律清楚、自制力完整,有很强的求助愿望。
:
李某对事挺爱较真的,很固执,有时候挺小气的,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但是学习成绩很好,也很用功,上进心很强。
四、评估与诊断
依据资料的收集,该来访者目前状态如下:
精神状态:焦虑、抑郁。
生理功能转变:睡眠质量下降,间或头疼
社会功能状况:学习效率下降、宿舍人际关系紧急对该来访者的初步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刺激引起的,来访者因此体验到不良心情〔抑郁、焦虑、苦痛等〕;
来访者的不良心情持续一个多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来访者的不良心情反响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掌握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能根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功能未严峻受损,但效率下降。
内容未泛化。
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相鉴别:
依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来访者的知情意是统一、全都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 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规律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特别,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病症,因此可以排解精神病。
2、与严峻心理问题相鉴别:
严峻心理问题的初始反响强度猛烈,反响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峻影响,病程大于2 个月。而该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峻,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峻影响,持续的时间也相对较短,而且问题只局限对舍友的那句话上,并无明显泛化,因此可以排解严峻心理问题。 3、与焦虑症相鉴别:
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惧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急担忧, 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状况而难于应付的不开心心情,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担忧等。而该来访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病症,但未严峻影响社会功能和 规律思维,心理冲突为常形且没有泛化,而且持续时间只有一个多月,因此可以排解焦虑性 神经症。
缘由分析:
1、生物因素:身体状况良好,无家族精神病史,生物因素不明显
2、社会因素:误会了舍友说话的意思,与人沟通沟通不顺畅
3、心理因素:来访者较内向,性格敏感、遇事较真
五、询问目标的制定
依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经与来访者协商,初步确定如下询问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调整来访者的认知,帮助其正确理解舍友的意思,缓解不良心情反响,促使其睡眠质量得到改善。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完善来访者的共性,学会宽容、理解他人,增加其社会适应力量。
六、询问方案的制定
通过同来访者协商,打算运用合理心情疗法治疗来访者的焦虑病症。
1、原理与方法
合理心情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于 20 世纪 50 年月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合理心情疗法就是:通过纯理性分析和规律思辨,转变来访者的非理性观念, 帮助他解决心情和行为问题。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苦痛的不是大事本身,而是对事情 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规律思辨,转变来访者的不合理观念,并建 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来访者抑制自身的心情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制造 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安康,促进人格的全面进展。
本案例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外表上似乎是由于舍友说话不友好,对自己有意见才导致了焦虑的 心情,实际上,真正缘由是来自来访者本身对事情的不合理生疏和评价所引起的,比方,来 访者存在:“她说那句话就是说我不孝顺”,“凭什么那么说我呀我始终都很孝顺的”等一些不 合理信念。因此,运用合理心情疗法,帮助来访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来访者削减或消退其消极心情和行为。
2、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⑴来访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①向询问师供给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②乐观主动地与询问师一起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权利:
①有权利了解询问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②有权利了解询问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③有权利选择或更换适宜的询问师;
④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询问;
⑤对询问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
①遵守询问机构的相关规定;
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询问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③敬重询问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别状况提前告知询问师。
⑵询问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
①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②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
③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
①有权利了解与来访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②有权利选择适宜的来访者;
③本着对来访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询问。义务:
①始终访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②遵守询问机构的有关规定;
③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询问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④敬重来访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别状况提前告知来访者
3、询问的时间与费用:
询问时间:每周 1 次,每次 50 分钟。
询问收费:校内询问不收费。
心理测验:校内测验不收费。
七、询问过程
依据来访者的具体状况,通过与来访者的沟通和对心理询问理论与方法的介绍,与来访者协商打算询问承受合理心情疗法
1、询问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诊断阶段。
其次阶段:询问阶段。
第三阶段:稳固阶段。
2、具体询问过程:
〔一〕第一次询问
时间:2025 年 7 月 1 日
目的:
1、收集资料;
建立乐观信任的询问关系;
确立来访者的主要问题;
4、对来访者进展心理测验并初步进展心理诊断;
5、与来访者共同确立询问目标,制定询问方案。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
过程:
填写询问登记表,询问根本状况,介绍询问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定,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始终访者强调询问内容的保密性原则。
与来访者进展摄入性交谈,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来访者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转变意愿。
3、与来访者协商后进展心理测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反响心理测验结果,并结合心理测验结果与初步印象赐予初步分析。
与来访者经过认真协商,确定询问目标,制定询问方案。
〔二〕其次次询问
时间:2025 年 7 月 8 日目的:
进一步稳固询问关系
让来访者理解合理心情疗法的根本原理及治疗过程。
引导来访者生疏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使来访者生疏到自己存在着不合理信念,才是导致她现在的烦躁焦虑心情的直接缘由,并引导来访者转变其错误认知。
方法:合理心情疗法 角色扮演法过程:
1、询问师始终访者介绍合理心情疗法的根本原理原理和工作程序。并举例说明合理心情疗
法的理论模型
2、启发、引导使来访者生疏A、B、C 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自己的心情和行为问题,思考自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和错误认知模式。
谈话〔节选〕
询问师:同学说“你奶奶去世了,我怎么没有看出来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来访者:我觉得她是说我不孝顺。她的意思明摆着是在说“你奶奶去世了,怎么没有看出你 哀痛呢?”没有哀痛那确定是不孝顺呢,孝顺的孩子奶奶去世肯定会很哀痛的。我觉得很委 屈,我对我奶奶这么好,你凭什么说我不孝顺呢?!也觉得生气,你怎么能这么对待我呢?!
询问师:那你觉得你舍友的话还有没有其他含义呢? 来访者:没有。
询问师:那我们现在再把当时的场景复演一下好吗?你扮演你的舍友,我扮演你本人,你演得越逼真越好,期望我们能真实地复原当时的情景。期望你能好好体会一下你舍友说话的意思好吗?
来访者:好吧。
〔情景再现:来访者和舍友正在餐厅进餐。舍友突然问了一句:“你家里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怎么晚回来这么长时间呀?”答:“我奶奶去世了,耽误了几天。”问:“你奶奶去世了,我怎 么没有看出来呢!”来访者反问:“你这话什么意思?”答:“没什么,我只是任凭一说。”〕
询问师:恩,演得很不错。你觉得咱俩的表演和当时情境相像吗? 来访者:恩,还行吧,当时或许就是这么个状况。
询问师:那你刚刚扮演了你的同学,有什么感受吗?
来访者:我现在觉得她似乎也没有讥讽我的意思。〔低头〕我现在也搞不清楚她到底是什么意思了?〔深思〕
来访者:我问过她好屡次了,她到底什么意思。她总是解释说没有别意思,只是随口一说。但我总觉得她说的不是真话,后来我又问过几次,都说没有别的意思。后来我把她给问哭了, 她拉着我的手连声说:“求求你别问了,真得没有别的意思。”可是我〔沉默〕……
询问师:你似乎还不太信任她.
来访者:恩。我还是觉得她是在说我不孝顺。我原来以为过几天就没事了,可是不知道为什 么我一想到她那句话就难过,总在想是不是宿舍人都像她那样认为我不孝呀?我觉得自己没 救了,我完了。我真想快点把自己医好,我想要原来的我。我真得很无助,您肯定要帮帮我。我总担忧自己好不了。眼看考试越来越近了,我心情始终也没有调整过来,看不进去书,心 里好难过,只能眼巴巴地干焦急。
询问师:看来你很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
来访者:嗯,我特别怕别人谈论自己。尤其是怕别人说自己不孝。我们老家有一个人由于家庭冲突骂他父母,当地没有一个人情愿搭理他,都说这人是“畜生”、“浑蛋”。我爷爷去世得早,我奶奶把我爸爸抚养成人,让他成家立业,又把我带大,我能不孝顺吗?我父母孝敬老人在当地都是出了名的。
询问师:嗯,我能理解你的心情。奶奶去世了,你肯定很哀思。
来访者:嗯,我心里格外难过,〔眼泪夺眶而出〕所以我晚回来一周,怕心情太坏了影响学 习,也想在家多陪陪我爸妈。回来后我就装着没事人,该干什么干什么,没有料到出了这样的事。〔抽泣〕
… …
3、布置家庭作业
让来访者回去后,先找宿舍的其他人或者自己寻常要好的朋友谈谈,假设那是别人的一段经受,问问他们会觉得说那句话的人是什么意思。然后写下来,反复体会。
当来访者再因此事苦恼、焦虑时,自己用角色扮演法-空椅子技术再次复原当时的情景,反复体会舍友的意思。
角色扮演法是指询问师要求来访者扮演特定的角色,借以了解来访者的内心冲突或外在行 为,为来访者供给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空椅子技术是指在角色扮演中,借助两把椅子来解决人与人之间或人头脑中不同观念之间的冲突。
具体做法是:让来访者坐在一把椅子上扮演自己,然后再坐到另一把椅子上扮演其他人对他 的评价和反响,再接着坐回自己的位置体会他人的评价与反响,直到得出全都的结论或评判。
〔三〕第三次询问
时间:2025 年 7 月 15 日
目的:帮助来访者修正或放弃原有不合理信念;帮助来访者建立合理信念,减轻或消退心情困扰。
方法:合理心情疗法
通过分析觉察,来访者对舍友的话存在不合理的理解才导致了他心情的困扰。谈话〔节选〕
询问师:经过一周时间的练习,你对舍友的话有没有的理解呢?
来访者:回去后我认真的完成了你给我布置的作业,我问过其他同学了,他们似乎并不像我那样认为,他们大都觉得是那个人是把苦痛掩饰起来了,没被觉察而已。然后我经过反复情景再现,也越来越觉得似乎舍友真的没有别的意思了,可能是我多想了。
询问师:看到你有这样的进步我很快活,你挺聪明的。〔微笑〕 来访者:微笑
询问师:其实导致你这段时间心情失落、焦虑的真正缘由就在于此,是你在对舍友说的话的理解上消灭了认知的偏差。
来访者:这让我和她的关系变得很紧急,在来询问之前我恨不得见到她就想问问她她那样说到底什么意思,现在她总是在躲着我。
询问师: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事情的症结所在了,我信任你们会回到从前的,你是个聪明人。给你讲个故事吧:相传有位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小儿子卖盐,为了两个儿子,老太太成天愁眉不展。每逢晴天的时候,老太太就唠叨:“这大晴天,伞可不好卖喽!” 于是为大儿子发愁;每逢雨天,老太太则嘀咕:“这阴天下雨的,盐可咋晒呀!”于是为小儿 子发愁。一来二去老太太成天愁眉苦脸,日渐憔悴。幸亏遇到一位智者点拨了这位老太太:
“晴天好晒盐,你应当为小儿子快活;雨天好卖伞,你应当为大儿子快活。只要你转念想想, 还有什么可愁的呢?”,这么一想,老太太果真变得欢快起来了。
来访者:微笑,点头。
… …
布置家庭作业:
写心情困扰日记,具体内容包括:日期、诱发大事、不合理信
念、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得出合理信念、心情的变化
征得那位舍友的同意,好好和舍友谈谈自己前后对她那句话的理解和内心的感受,争得舍友的理解和原谅,恢复正常的舍友关系。
〔四〕第四次询问
时间:2025 年 7 月 23 日
目的:进一步稳固询问效果,强化已树立的合理信念。方法:会谈法 测量法
过程:
反响询问作业,对求助者已树立的合理信念予以进一步强化,对其取得的进步作出乐观评价
和求助者共同探讨对“孝”的理解,更有助于其放弃她的不合理信念。
测量数据:
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验结果:总粗分 36 分,标准分 45 分,焦虑病症消逝。
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验结果:总粗分 30 分,标准分 37 分,抑郁病症消逝。
八、询问效果评估
1、来访者:
感谢您这段时间以来的帮助与鼓舞。在您的陪伴下,我现在感觉轻松多了,我和舍友关系也恢复了正常,再也不去纠结那句话了,现在想想自己当时真傻;现在我的学稳了,感觉自己好久都没像现在这样放松了。
2、来访者舍友:
李某终究放过了我〔笑〕,听了她那天和我的谈话,我现在挺能理解她的,我们的关系有重好起来了,我们又能像寻常一样一起吃饭了。
3、心理测验结果:
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验结果:总粗分 36 分,标准分 45 分,焦虑病症消逝。
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验结果:总粗分 30 分,标准分 37 分,抑郁病症消逝。
测验说明:该来访者的焦虑心情和由此引发的抑郁心情都得到显著改善,二者都恢复到了临界值以下的正常水平。
4、询问师评估:
通过 回访,觉察询问已根本到达目标:来访者彻底了消退其不合理的信念,生活恢复正常,和舍友的关系也变得更为和谐。
参考文献:
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询问师〔根底学问〕》,民族出版社, 2025 年 8 月第一版。
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询问师〔三级〕》,民族出版社,2025
年 8 月第一版。
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询问师〔二级〕》,民族出版社,2025
年 8 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