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一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是由【碎碎念的折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一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试验一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一、试验目的:
测定混凝土抗压极限强度。
确定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引用标准:
GB/
T
2611 — 1992 《 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GB/
T
3722 — 1992 《 液压式压力试验机》
T0551 — 2025 《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
二、试验仪器:
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 应符合 T0551 中 的规定。
球座: 应符合 T0551 的 规定。
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等于 C60 时,试 验机上、下 压板之间应各垫一钢垫板, 平面尺寸应不小于试件的承压面, 其厚度至少为 2 5mm 。 钢垫板应机械加工, 其平面度允许偏差± , 外表硬度大于等于 55HRC ; 硬化层厚度约 5mm 。 试件四周应设置防崩裂网罩。
三、试验步骤:
至试验龄期时, 自养护室取出试件, 应尽快试验, 避开其湿度变化。
取出试件, 检查其尺寸及外形, 相对两面应平行。 量出棱边长度,精 确至 lmm 。试 件受力截面积按其与压力机上下接触面的平均值计算。 在破型前, 保持试件原有湿度, 在试验时擦干试件。
以成型时侧面为上下受压面, 试件中心应与压力机几何对
中。
强度等级小于 C30 的混凝土取 ~ 的加荷速度; 强度等级大于 C30 小于 C60 时, 则取 / s~ 的加荷速度; 强度等级大于 C60 的混凝土取 ~ 的加荷速度。当 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头快速变形时,应 停顿调整试验机油门, 直至试件破坏, 登记破坏极限荷载 F(N) 。
四、试验数据
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
fcu ——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MPa) ;
F —— 极限荷载(N) ;
A—— 受压面积(mm2) 。
以 3 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 计算准确至 a。 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 15 % ,则取中间值为测定值;如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 15 % , 则该组试验结果无效。
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 C60 时,非标准试件的抗压强度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 见表 T0553-1) , 并应在报告中注明。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等于 C60 时,宜 用标准试件,使 用非标准试件时,换 算系数由试验确定。
表 T0553-1 立方体抗压强度尺寸换算系数
试件尺寸(mm)
100×100×100
尺寸换算系数
0.95
试件尺寸(mm)
200×200×200
尺寸换算系数
1.05
五、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要求检测的工程名称和执行标准;
原材料的品种、 规格和产地;
仪器设备的名称、 型号及编号;
环境温度和湿度;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值;
要说明的其它内容。
试验二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受弯试验
一、 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把握钢筋混凝土构造构件的一般静载试验方法、步骤,试
验结果的整理分析及表达方法。
把握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 试验设备:
百分表及其表座 5 套
手持应变仪 2 套
倾角仪 2 只
放大镜 2 只
读数显微镜 2 个
静态电阻应变仪 2 套
荷重传感器 1 套
加载装置 :千斤顶、油泵、支座、支墩、安排梁、安全托架等。
三、
试验试件:
配筋图
实测尺寸: 高 h=
mm;
宽 b=
mm
钢筋保护层厚度 c=
mm
as=
mm
四、
量测仪表布置:
百分表或挠度计
手持应变仪插座
电阻应变计倾角仪
电阻应变计
五、 加载装置:
荷重传感器
油泵
电子秤
支座
安排梁
试件
支座
支墩
液压加载器
六、 人员分工
加载 1 人
百分表测读 2 人〔一读一记,共 10 人〕
手持应变仪测读 2 人〔一读一记,共 4 人〕
裂缝观测 1 到 2 人
混凝土应变测读 2 人〔一读一记〕
钢筋应变测读 1 人
倾角测读 1 人
指挥〔兼定时监控〕1 人
七、 试验数据处理〔2Q〕 计算简图:
h0
h
as
b
2? 12
Q
Q
600
600
1800
600
八、 试验内容
各级荷载下梁指定测点的挠度测量
强度、刚度及抗裂度测量
梁的开裂荷载及各级荷载下裂缝宽度和开展状况
各级荷载下主钢筋的应变
各级荷载下梁跨中截面混凝土的应变变化
各级荷载下梁支座截面的转角
梁的破坏荷载
验证其强度计算理论及平截面假定
梁的破坏状况与特征
混凝土梁工作性能评价
九、 试验步骤
试件的考察:试件的跨度、截面、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等实际尺寸及初始挠曲、变形、裂缝和其他缺陷,作具体量测和书面记录、绘详图。钢筋位置与保护层厚度可先用保护层探测仪测定,再于试验完毕后敲开试件保护层实测校对。
试件外表用白灰水或 106 白色涂料扫白一度,再用铅笔画出 10
×10cm 方格网。
计算试件的开裂荷载、使用状态短期试验荷载、承载力试验荷载和各级试验加载值,绘出加载程序图。
试件安装就位后,检查支墩、支座和安排梁支座等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安装的仪表是否符合要求并调零。
预载试验:分 2~3 级进展。每级荷载值不大于计算使用状态短期试
验荷载值的 20%。
应留意预载总值不应超过计算开裂荷载的 70% 。每级荷载持续时间不
小于 1OMin 后测读、记录,观看仪表的工作是否正常,人员分工是否协调。如不正常应准时调整解决,然后卸载。
使用状态短期荷载试检和承载力试验:
荷载取值:
使用状态短期荷载之前,每级取≤使用状态短期荷载的 20%,试件自重及仪器调零前放到试件上的加载设备重量等,应计入第一级荷载中。
加载到达计算开裂荷载的 90% 以后,每级宜减为不大于使用状态短期荷载的 5%;裂缝消灭以后再恢复按 20% 使用荷载分级施加,直到使用状态试验荷载;
到达使用状态试验荷载值后,每级宜减为不大于使用荷载值的 10% 施加;
到达计算承载力极限荷载值的 90% 以后,每级宜减为不大于使用状态荷载值的 5%施加;假设承受液压加载, 此时可不必要持载 10min。每级加载后观测、记录后即开头下一级加载,直至试件消灭破坏标志。准确登记最大荷载值。
液压加载应留意始终保持荷载指示值稳定不变。
每级荷载持续时间:
一般不小于 10min,并要求每级相等;
在使用状态短期试验荷载下,应不小于 30min。
观测与记录:
每级荷载持续时间到达后均应测读和记录,并对试件的变化状况加以描述;记录应边记边整理,觉察到达掌握特征值或数据特别,应准时通报。
荷载到达计算开裂荷载值的 90% 以后,应用放大镜随时观看查找裂缝消灭;开裂后用铅笔在裂缝近旁跟踪描画,直至读数时划上荷载级标示横线段,注上荷载级别。
裂缝宽度量测:在试件两侧面于受拉主钢筋底边等高处,选择三条目估最大的裂缝,用读数显微镜量测,登记三条中最大值为最大裂缝宽度。
受弯承载力极限标志:
① 受拉主钢筋为有明显流限的,其应力到达屈服强度,且拉应变到达 ;受拉主钢筋为无明显流限的,拉应变到达 ;
② 受拉主钢筋拉断;
③ 受拉主钢筋处最大裂缝宽度达 ;
④ 试件挠度到达跨度的 1/50;
⑤ 受压区混凝土压坏。
试验到达承载力极限标志消灭后,卸下仪表,按方格坐标在四周开放图上描下四周的破坏状况,记录破坏特征。也可以在裂缝观看时,边观测边把裂缝描在图上。
各项记录、数据应经指导教师签审后带走,并妥当保管,以备整理数据和编写试验报告使用。使用后与试验报告一并缴交,供批改试验报告时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