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交流调速系统设计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交流调速系统设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交流调速系统设计
摘 要
单片机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思想是用转差频率进行控制。通过改变程序来达成控制转速的目的。由于设计中电动机功率不大,所以整流器采用不可控电路,电容器滤波;逆变器采用电力晶体管三相逆变器。系统的总体结构重要由主回路,驱动电路,光电隔离电路,SA8282大规模集成电路,保护电路,AT89C51单片机, 8255可编程接口芯片,I/O接口芯片,测速发电机等组成。回路中有了检测保护电路就可以使整个系统运营的可靠性有了保障。
关键词:AT89C51单片机;SA8282;转差频率;交流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目 录
前 言 1
第1章 交流调速系统的概述 4
4
交流调速的特点 5
第2章 交流调速系统的硬件设计 7
2. 1 转差频率控制原理: 7
2. 2 系统设计的参数 7
用单片机控制的电机交流调速系统设计 7
7
元器件的选用 9
系统主回路的设计以及参数计算 12
SPWM控制信号的产生 15
光电隔离及驱动电路设计 17
故障检测及保护电路设计 18
模拟量输入通道的设计 18
第3章 系统软件的设计 19
主程序的设计 19
转速调节程序 19
增量式PI运算子程序 20
21
部分子程序 22
AD0809的编程 22
8255的编程 23
结 论 23
参考文献 23
前 言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近代交流调速步入了以变频调速为主导的发展阶段。其间,由于各种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支持,使变频调速在低压(380 V)、中小容量(200 kW以下)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面对高压(6~10 kV)中大容量领域,由于电力电子器件自身规律的限制,变频调速在技术上碰到了很大困难,无论是“高-低”“、高-低-高”以及“多电平串联”等方案,都在实践中暴露出技术复杂、价格昂贵、效率减少、可靠性较差等缺陷。从理论上看,高压变频所面临的问题是违反电力电子器件客观规律的结果,由于目前几乎所有的电力电子器件,其材料、工艺机理都决定了其属性是低压大电流的。
尽管如此,高压变频的势头仍有增无减,除了客观市场需求的拉动以外(诸如高压中大容量的风机泵类节能),重要是“变频调速是唯一的最佳交流调速”理论导向的结果。根据近代交流调速理论,交流调速被划分为变频、变极和变转差率三种方案,在缺少科学分析的条件下,认定变转差率调速是低效率的,而变极调速又属于有级调速,因此惟有变频调速最佳。而变频调速方法与变转差调速方法有本质不同,从高速到低速都可以保持有限的转差率,因而变频调速具有高效率、宽范围和高精度的调速性能。可以认为,变频调速是交流电动机的一种比较合理和抱负的调速方法。”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交流调速技术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可调速的高性能交流电力拖动系统在工业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进入21世纪交流调速技术也进入了现代交流调速技术时代,现代交流调速技术也成为人类社会的重大技术进步之一。其发展速度之快、应用覆盖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并且应用实践表白,采用现代交流调速技术极大的提高了传动系统的运营质量,同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1章 交流调速系统的概述
交流调速的基本原理
本文以地毯背涂机为例叙述在地毯制造业上的应用。
图1-1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示意图
1—机座;2—定子铁心;3—定子绕组;
4—转子铁心;5—转子绕组;
变频调速是通过改变电机定子绕组供电的频率来达成调速的目的。常用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为图1所示。定子由铁心及绕组构成,转子绕组做成笼型(见图1-2),俗称鼠笼型电动机。当在定子绕组上接入三相交流电时,在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空气隙内产生一个旋转磁场,它与转子绕组产生相对运动,使转子绕组产生感应电势,出现感应电流,此电流与旋转磁场互相作用,产生电磁转矩,使电动机转动起来。电机磁场的转速称为同步转速,用n1表达
(1-1)
式中:f——三相交流电源频率,一般为50Hz。
p——磁极对数。
当p=1时,=3000r/min;p=2时,=1500r/min。可见磁极对数p越多,转速越慢。
转子的实际转速n比磁场的同步转速n1要慢一点,所以称为异步电机,这个差别用转差率s表达:
(1-2)
当加上电源转子尚未转动瞬间,n=0,这时s=1;起动后的极端情况n=,则s=0,即s在0~1之间变化。一般异步电机在额定负载下的s=(1~6)%。综合式(1-1)和式(1-2)可以得出
(1-3)
由式(1-3)可以看出,对于成品电机,其磁极对数p已经拟定,转差率s变化不大,则电机的转速n与电源频率f成正比,因此改变输入电源的频率就可以改变电机的同步转速,进而达成异步电机调速的目的。
交流调速的特点
对于可调速的电力拖动系统,工程上往往把它分为直流调速系统和交流调速系统两类。这重要是根据采用什么电流制型式的电动机来进行电能与机械能的转换而划分的,所谓交流调速系统,就是以交流电动机作为电能—机械能的转换装置,并对其进行控制以产生所需要的转速。
交流调速系统与直流调速系统相比较,具有如下特点:
1. 容量大 这是电动机自身的容量所决定的。直流电动机的单机容量能达成12—14MW,而交流电动机的容量却远远的高与此数值。
2. 转速高,并且耐压 直流电动机受到换向器的限制,最高电压只能达成1000多伏,而交流电动机容量可达成6—10KV,甚至更高。一般直流电动机最高转速只能达成3000转/min左右,而交流电动机则可以高达每分钟几万转。这使得交流电动机的调速系统具有耐高压,转速高的特点。
3. 交流电动机自身的体积,重量,价格比同等容量的直流电动机要小,且交流电动机结构简朴,坚固耐用,经济可靠,惯性小成了交流调速系统的一大优点。
4. 交流电动机的调速装置环境适应性广。直流电动机由于结构复杂,换向器工作规定高,使用中受到很多限制,如工厂里的酸洗车间,由于腐蚀严重,使用直流电动机每周都要检查碳刷,维修起来比较困难,而交流电动机却可以用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下不至于损坏。
5. 由于高性能,高精度,新型调速系统的出现和不断发展,交流拖动系统已达成同直流拖动系统同样的性能指标,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 国民经济的各个生产领域。
6. 交流调速装置能显著的节能。工业上大量使用的风机,水泵,压缩机类负载都是靠交流电动机拖动的,这类装置的用电量占工业用电量的50%,以往都不对电动机调速,而仅采用挡板,节流阀来控制风量或流量。大量的电能被白白的浪费掉,假如采用交流电动机调速系统来改变风量或流量的话,效率就会大大的提高,从各方面来看,改造恒速交流电动机为交流调速电动机,有着可观的能源效益。
交流电动机因其结构简朴,运营可靠,价格低廉,维修方便,故而应用面很广,几乎所有的调速传动都采用交流电动机。尽管从1930年开始,人们就致力于交流调速系统的研究,然而重要局限于运用开关设备来切换主回路达成控制电动机启动,制动和有级调速的目的。变极对调速,电抗或自藕降压启动以及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的有级调速都还处在开发的阶段。交流调速缓慢的重要因素是决定电动机转速调节重要因素的交流电源频率的改变和电动机的转距控制都是非常困难的,使交流调速的稳定性,可靠性,经济性以及效率均不能满足生产规定 。后来发展起来的调压,调频控制只控制了电动机的气隙磁通,而不能调节转距。转差频率控制在一定限度上能控制电动机的转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