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明辨是非
一、铸造心中的良知标尺
讨论:这是等价交换吗?对下列同学的言行,你如何评价?
“等价交换”
小立叫小海替他做值日生,:“那你就帮我做作业吧.”
班级风景
“等价交换”
打扫卫生和做作业是他们各自的责任,应该自己完成,不能作为利益互相交换。
“打抱不平”
一个同学打翻了小立的饭盒,:“等我去戳他的自行车车胎!”
这么做对吗?为什么?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打抱不平”
同学之间的矛盾应该通过交流沟通解决,不能“以牙还牙”。
“好样的!”
一个青年因屡次打架伤人被拘留了,小海对小立说:“我知道这个人专为朋友两肋插刀,是个好样的!”
小海的说法对吗?应该如何看待哥们义气?
“好样的!”
对社会上的不良行为没有正确的判断,缺乏正确的是非观。
心灵导航
一、铸就心中良知的标尺
良知的含义
良知——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人的本能中具有的,以及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判断善恶是非的能力。
为什么?
明善恶,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善还是恶,一件事是对还是错,决定一件事该做还是不该做?每个人心中都不能缺少一把良知的标尺.
1、做人必须有一把良知的标尺——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案例分析:
她叫小燕,19岁,被抢劫了,却通过抢匪留下的QQ号聊天而产生了感情,还千里迢迢两度赴约。在警方的几度劝说下,少女才怀着矛盾的心情带警方抓获了抢匪,抓人时,她却在楼下痛哭流涕……9月7日,福建省集美区检察院将对这名抢匪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