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文档名称:

Chapter8债券市场回顾与展望.ppt

格式:ppt   大小:1,302KB   页数:5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Chapter8债券市场回顾与展望.ppt

上传人:yzhqw888 2018/3/14 文件大小:1.2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Chapter8债券市场回顾与展望.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八章债券市场2014年回顾与2015年发展展望
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货币基金、银行理财消灭存款,利率市场化加速
储蓄与资本市场连通
直接融资大发展时代来临。
货币基金、理财爆炸式发展
从基金角度观察,最近两年(2013、2014)增长最快的是货币型基金,最近两年增加了1 万多亿,是基金规模增长的主要贡献(还没有把理财宝、天天利考虑进来)。
从资产管理行业角度观察,最近两年增长最快的当属银行理财,2013年全年新增3 万亿,2014年估算全年增长到7、8 万亿,达18个亿。
假如银行理财保持目前的增长速度,2015 年新增规模或达到10 万亿,到2015 年底规模或接近30 万亿(太乐观了!股市分流资金)。
货币基金、理财产品消灭存款,利率市场化加速
货币基金、银行理财的崛起对居民的储蓄行为发生了重要的影响
2014年3 季度金融机构总存款出现了首次下降
同期货币基金和理财新增规模应在3 万亿以上。
银行理财的发展代表了中国特色的利率市场化,当银行理财收益率与存款利率接轨或者存款向理财的转移结束以后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完成。
银行理财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超高预期收益率
即便在降息之后,股份制银行3 %,%左右的存款利率和4%左右的货币基金收益率
其预期收益率几乎100%兑现
对居民而言与存款几乎无异,因而其对存款的替代也是趋势性的。
储蓄与资本市场连通
过去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表内存款,其主要投向大约90%是贷款,剩余10%左右投资在债券市场。
在银行理财的时代,其资产仅有35%以内可以配值在非标资产(贷款),而其余65%以上都必须配值在资本市场
考虑到银行理财高预期收益率的特点,其在资本市场的配值以债券为主
假定其债券配值比例为60%,其对资本市场的配值比例均远高于过去以存款为主的时代。
储蓄存款的投资配置
理财产品的投资配置
金融泡沫大时代
目前居民储蓄总规模约在50 万亿,假定有一半左右被理财取代,则未来几年理财规模不断壮大。
当前每年净新增债券发行仅在5 万亿左右,股票发行不到5000 亿。远远不能满足银行理财未来的投资需求。
2014 年城投债利率的大幅下行即是被银行理财消灭,而随着6%以上的债券收益率难觅,5%以上分红收益率的权益资产必将受到银行理财的青睐。
银行理财将消灭一切高收益,因而无论债市和股市的风险偏好均将提升,未来将迎来资本市场发展的大时代,也意味着金融泡沫的大时代。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一些深层次问题
金融资源错配:民营VS国营
金融资源错配是中国金融市场深层次的问题
民营企业、轻工业的盈利能力好于国有企业、重工业,但获得金融资源少
虽然民营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断提高,但是在目前以政府为主导的纵向信用体系下,金融资源更多的向国有企业倾斜,民营企业获得的金融资源明显偏少
如在境内企业人民币贷款中,私营企业获得的贷款比例仅为36%,明显低于国有企业的48%。
金融资源错配:轻工业VS重工业
轻工业的盈利能力总体高于重工业。
2012年轻工业利润总额/%,%。
但是,轻工业获得的金融资源相对于其资产规模而言明显偏少。
2012年,轻工业总资产占比为23%,而其获得的银行机构中长期贷款仅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