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近现代史历史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近现代史历史论文.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3/15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近现代史历史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
院系:软件学院
姓名:曹威
学号:200813080202
班级:信息安全08级02班
民生主义对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20 世纪初,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登上政治舞台, 而此时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的帝国主义阶段, 随着各种社会矛盾的日益加剧, 资本主义制度已暴露出它的严重弊端, 社会贫富悬殊导致的两极分化突出,由此引发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方兴未艾。对此孙中山明确指出:“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扬时代也。”据此,他认为,“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是故或于人为既往之陈迹, 或于我为方来之大患,要为缮吾群所有事,则不可不并时而弛张之。”为避免中国重蹈欧美资本主义社会的覆辙,防患于未然,孙中山高擎“民生主义”旗帜,主张“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认为,在当时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解决民生问题。为实现建设完美国家的目标, 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在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同时, 对中国社会问题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思考,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民生主义思想。第一,他从中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平均地权”思想,主张通过采取核定地价、涨价归公的办法,逐步实现土地国有化。第二,主张对内通过国家社会主义、节制资本的方法,对外实行开放、利用外资、合作共赢的方法,来振兴发展实业,解决民生问题。第三,在社会分配方面,主张通过互利合作互爱的方式来实现分配公平、国家利益大家均沾。通过以上途径最终实现
“少年的人有教育、壮年的人有职业、老年的人有养活”的美好社会形态。难能可贵的是,孙中山还以政治家特有的敏锐性把解决民生问题提到了治国理政的重要高度。后来他又进一步强调指出:“民生就是社会一切活动中的原动力,因为民生不遂,所以社会的文明不能发达,经济组织不能改良,和道德退步,以及发生种种不平的事情。”可以说,这一远见卓识今天仍闪耀着不灭的光辉,对我们改善民生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无疑具有重要启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中国的民生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增加,并初步建立了一些社会保障制度。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日益进步,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如分配差距的扩大、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买房难等问题。这些民生问题的客观存在并且持续发展,不仅影响着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且也影响着我们国家社会生态的和谐。为解决上述民生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学****研究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第一,在农地增值收益方面,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当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的市场价值日渐凸显, 在城市经济幅射范围内农村土地尤其是城乡结合部的土地蕴涵着巨大的可以即期实现的经济效益,即土地的发展权益。受此利益驱动, 在处置土地财产权和发展权方面我们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征地范围过宽,存在滥用土地征用权的问题;土地征用对农民的补偿过低,农民存在严重的利益损失; 在法律和制度上对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保护力度还不够;等等。关于如何处置土地发展权益这一问题,
孙中山曾明确指出:“社会改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