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ICS
B 61
备案号:44261-201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
DB 22/T 907—2014
代替 DB22/T 907-1998
蒙古栎植苗造林技术规程
The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of quecusmongolica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
2014 - 12 - 11 发布 2014 - 12 - 30 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
DB22/T 907—2014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前言不得翻印
本标准按 GB/T -2009 给出的规则修订。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B22/T 907-1998《蒙古栎植苗造林技术》吉林省地方标准。
本标准与DB22/T 907-1998《蒙古栎植苗造林技术》吉林省地方标准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
变化如下:
a)新增内容
——增加标准适用范围;
——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
——栽植范围增加“长春、四平市的低山丘陵区”;
——增加“4 适宜立地”中的“ 坡位”内容;
——增加“5 苗木”章标题,内容增加“、优良种源或优良林分种子繁育的苗木。”;
——增加“6 造林”章标题, 混交树种增加“紫椴、春榆”;
——增加“7 造林地抚育”章标题及内容;
——增加“8 建立档案”章标题及内容。
b)修改内容
——修改坡向;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
——修改整地方式;
——修改了栽植方法;
——修改了抚育管理年限和次数;
——修改了抚育时间。
c) 删除内容
——删除“栽植密度”中“过伐林采伐迹地适宜营造大径级用材林。初植密度不小于4400株/hm2”;
——删除“栽植密度”中“荒山荒地、疏林地改造地适宜营造中小径级用材林及水土保持林。初值
密度不小于5500株/hm2”的内容;
——删除混交林栽植密度“初植密度不小于3300株/hm2”;
——删除“整地”中“带状整地:横山设带,带宽100 cm,深25 cm。挖出穴(带)中草根、树根、
石块,打碎穴(带)中土块。”;
——删除栽植技术中的“移植时间:春季土壤解冻深度大于20 cm后至苗木萌动前进行”;
——删除“抚育要求”的内容;
——删除“定株”的内容。
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志民、任宣百、李绍臣、孙伟、邹建军。
本标准于1998年4月1日首次发布。2014年7月第1次修订。
I
DB22/T 907—2014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蒙古栎植苗造林技术规程不得翻印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蒙古栎植苗造林的栽植范围、适宜立地、苗木、造林、造林地抚育、建立档案等技术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蒙古栎植苗造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