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和教学计划的调整情况说明.pdf

格式:pdf   大小:358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和教学计划的调整情况说明.pdf

上传人:阳仔仔 2018/3/15 文件大小:3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和教学计划的调整情况说明.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于质量评价对 2009 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目标
和教学计划的调整情况说明

根据学校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安排,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就业竞争
能力、考研能力,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主要参照中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
学、沈阳建筑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学校),修订土木工程教学计划,主要有以下特点:
1、课程设置上,考虑专业特点,注重以应用型课程为主,多方面满足社会发展对课程设置
的基本需求。
将土木工程概预算调整为专业方向模块课,并增设 1 周课程设计;
取消科研实践;
测量学 1 由学科基础限修课调整为学科基础必修课;
工程测量实习由 3 周调整为 2 周;
土木工程概论由 27 学时调至为 18 学时;
厂房结构设计调至为专业方向模块课;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由 36 学时调至为 45 学时。
2、在能力培养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1)增强学生的制图表达能力
土木工程制图(一)由 46 学时增加到 64 学时,增加的 18 学习主要讲授两点透视和轴测图,
增强学生的空间视图能力;
土木工程制图(二)由 28 学时增加到 36 学时,增加的 8 学时主要讲授制图法规和不同的
施工图表达方法;
土木工程计算机绘图由第 3 学期调制为第 4 学期,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后讲授;
新增计算机辅助设计选修课。
(2)拓宽学生试验动手能力
土木工程基础课试验由 40 学时增至 48 学时,增 8 学时主要讲授工程检测相关知识。
3、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建筑设计设 12 学时实践学时,主要用来学生方案讲评,将理论学时减为 24 学时。
4、注重学生考研需求
原教学计划的突出问题是 4、5、6 学期课程相对较少,第 7 学期课程较多,不利于学生考
研和就业,学习效果较差。因此在制定本教学计划时将相关课程前移:
工程项目管理由第 7 学期调至第 5 学期;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由第 7 学期调至第 6 学期;
钢结构原理由 36 学时调整为 45 学时,学分变为 学分;
钢结构设计由第 6 学期调至第 5 学期;
钢结构设计课程设计由第 6 学期调至第 5 学期;
土木工程材料由第 5 学期调至第 4 学期;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由第 7 学期调至第 6 学期;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由第 7 学期调至第 6 学期;
抗震设计由第 7 学期调至为第 6 学期;
砌体结构设计由第 7 学期调至为第 6 学期;
土木工程经济由第 7 学期调至为第 5 学期;
基础工程设计课程设计由第 7 学期调至第 6 学期。
5、本次修订的教学计划从 2009 级学生开始执行。
土木工程
Civil engineering

本专业培养适应 21 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
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土木工程师基本训练,从事土木工程及相关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
才。
毕业生能从事土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策划能力及土木工
程设计和施工、管理能力。

掌握建筑工程、岩土工程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技能,受到土木工程设计、建筑结构施工
与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土木工程策划、设计、施工与管理的能力和从事相关专业领域工作的适
应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工科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具有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工程力学、岩石力学、工程制图、工程地质、工程测量、
工程材料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掌握结构计算、结构设计、地基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原理、方法和技能;
(4)具有土木工程规划、勘测、设计的初步能力;
(5)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工程概预算和招标投标、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
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从事工程施工管理和研究工作的能力;
(6)得到创新能力的系统培养和训练, 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基本创新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相关学科:水利工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测量学、土木工程制图、房屋建
筑学、混凝土结构原理、钢结构原理、土木工程施工、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等。

(1)主要实验: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土力学实验、结构试验等。
(2)课程实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