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后殖民语境中欲望殖民的表征与应对.pdf

格式:pdf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后殖民语境中欲望殖民的表征与应对.pdf

上传人:908163988 2015/5/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后殖民语境中欲望殖民的表征与应对.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1
2010 年第 2 期 No 2 , 2010
(总第 220 期) THE NORTHERN FORUM Total No 220
后殖民语境中欲望殖民的表征与应对
景君学1 , 张铁军2
(1.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北京 100872 ;
2. 兰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甘肃兰州 730050)
[摘要] 身着朝圣的外衣、进行欲望殖民的“朝圣者”, 在后殖民语境中混杂于朝圣的行列中, 将传教
的福音变为自由经济的规则, 将自己努力变为一个他者、一个自认为非理性的、堕落的、幼稚的、“不正常”
的群体,“朝圣者”甘愿如此的行为, 在萨义德“东方学”中表现为英语国家的物质占有欲望与法语国家的精
神“意象”欲求。应对欲望裹挟的文化殖民, 需要开放的心态和共生互补的策略。
[关键词] 朝圣者; 后殖民主义; 欲望殖民
[中图分类号] B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3541 (2010) 02 - 0142 - 04
如果说殖民主义主要是在经济、政治、军事和国家主发展中国家里扩展了势力, 这种势力比任何武力所达到的
权上进行侵略、控制和干预的话, 那么后殖民主义则是在大得多和阴险得多。这样的“朝圣者”在对东方文化进行
文化、知识、语言和思维结构方面的持操, 是西方欲望在探究并加以批驳的同时, 高扬所谓西方理性的优越, 并将
东方的放逐与聚合; 后殖民既是宗主国与臣属国之间的文拯救东方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义务, 宣称东方正在(一直
化话语权力关系, 也是战后冷战时期迎来的又一殖民形在) 企盼着西方的表述———只因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
式, 既是本土传统通过“混成”(海伦·蒂芬语) 与帝国残必须被别人表述。更有甚者是: 其中有一部分人对东方的
存相结合, 也是一种强势话语的创设方式, 由帝国输出的了解好像是自己的故园, 对许多难以启齿的累累伤痕更是
“大写英语”( English) 变异为自觉吸收的“小写英语”如数家珍; 这是典型的后殖民主义者的形象, 他们推崇的
(english) , 被后现代挟裹着的文化多元的欲望旨趣其实无这种后殖民理论是一种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的集合性
一不是以强势文化的渗透为旨归。更值得警觉的是在市场话语。它与后现代理论相呼应, 在后现代主义消解中心、
经济面前, 文化的身份被贴上经济的标签, 经济实力的不消解权威、倡导多元文化研究的潮流中, 开始崭露头角,
对等带来文化交流与对话中的话语特权, 经济掌控带来的并以其意识形态性和文化政治批评性披着全球化、多元化
欲望独霸将成为后殖民中欲望殖民的新景观, 更是法国后的外衣行一元化(西方化) 之行径。当萨义德对学者身份
现代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眼中“精神分裂者”的欲望在的“朝圣”加以描述和“痛斥苛责”时, 可曾想到自己的
“千面高原”上的疯狂舞蹈。“胜者王, 败者寇”的逻辑在东方是未曾离开的东方还是回到东方、亦或是西方眺望的
对话中始终在起作用, 经济实力拥有中心话语权。而欲望东方?
殖民又以朝圣、布道或文化使者的形象出现, 鼓励欲望的当然, “每位朝圣者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观照事物,
平面化, 借助于“力本论”立场播撒其欲望的种子, 对混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