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中的焦点
中美互为重要经贸伙伴。美国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贸易顺差国,第五大直接投资国。我国是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第二大海外国债持有者。两国经贸关系已经形成互利共赢格局,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知识产权问题
知识产权保护将是未来中美经贸关系的焦点问题。美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称,“布什政府相信,如果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准入问题上有实质进展,将降低美国的贸易逆差”。
布什政府高度重视。
美官方估计,知识产权产业对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占美出口总额的一半,创造就业1800万个,工资高于平均水平40%。美2006年《总统经济报告》称,“知识产权保护对美国优势产业十分重要,促进经济增长与出口”。美政府高层将保护知识产权上升到维系美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利益高度,将打击盗版和造假作为“首要优先目标”。国内,通过《防止假冒制造产品法案》,将运输假冒标识及包装纳入犯罪处罚对象,要求法庭没收造假收益及设备,并销毁假冒产品。国外,充分利用G8、OECD、APEC等多边与区域合作机制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计划。为统筹和加强国际知识产权政策,布什总统任命伊斯雷尔为国际知识产权执法协调官,整合商务部、司法部、国土安全部、海关边境保卫局、国务院等多部门资源。
矛头直指中国。
伊斯雷尔认为,中国是全球知识产权执法中最关注的国家,他将把50%的精力投向中国,表示“美国将使用一切可行贸易手段”,并与欧盟和日本合作打击中国盗版行为。2006年,美特别301报告仍将我国列为重点观察名单首位,理由是“中国国内侵权现象普遍,版权行业盗版率高达85%至93%,是最大的假冒产品出口国,占美国海关截获假货的63%”。在特别301报告提出的世界七大侵权产品市场中,上海襄阳、北京秀水街和浙江义乌批发市场被列入前三名,百度网站被列入三家虚拟侵权市场之一。同时,美对华知识产权保护重点转向地方省份,重点监督广东、北京、浙江和福建等,并对各省展开知识产权司法全面审查。
重视执法效果。
在处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美采取“效果导向”政策,一方面承认我国所作努力,另一方面认为政策措施收效不佳。美认为,执法不力是我国企业盗版侵权屡见不鲜主因,要求我提高执法威慑力,并取得“实际与透明的成果”。为此,美专门制订对华知识产权战略,核心政策包括: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进行双边接触;利用各种贸易审议及F估计,2006年美经常项目逆差8691亿美元,%,中国经常项目顺差1842亿美元,%,中美贸易失衡将长期存在。
。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拉迪认为,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是一个复杂而多因素的挑战。中均关税已降到2005年10%以下,%、墨西哥的18%%。中国进口占GDP比重由1978年的5%增加到2005年的34%,是美国的2倍,日本的3倍。导致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有:
(1)生产国际化。加工贸易是造成中美贸易失衡的主因。据拉迪统计,中国出口产品的本地生产附加值极低,由进口零部件组装而成的产品占出口总额的55%,占对美出口的65%,其价值的2/3来自国外,但美在进口时将其全部计在中国名下。由于拥有大量非熟练低工资劳动力,使中国成为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