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卢卡奇思想综述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历史的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具有影响力的西方社会思潮之一,又是一种具有非马克思主义倾向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本文主要综述了其代表人物卢卡奇的生前背景和卢卡奇一生中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上所作出贡献,详细介绍了他生前的主要著作和哲学思想。最后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评价。
正文:乔治·卢卡奇(1885-1971)是匈牙利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演进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1923年,他以著名的《历史和阶级意识》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卢卡奇一生经历坎坷,他的理论创作始终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在这期间,他的理论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培育了一代新马克思主义者,由此给他带来很高的国际性声誉,但他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受到过严厉的批判,他的理论也引起了无穷无尽的争论;在这期间,他义无反顾地坚持共产主义信念,执著于他所钟爱的哲学和人类理性事业,但也由于主客观的原因或压力,而经常做一些发自内心的或违心的、言不由衷的自我批评。
在1918年以前,卢卡奇发表了许多著作,主要集中于美学和文学批评,如19l0年的《心灵与形式》、1911年的《现代戏剧发展史》、1913年的《审美文化》、1916年的《小说理论》等。卢卡奇的早期作品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德国思想史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对布洛赫、本雅明和阿多诺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思想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所有这些则都成为了卢卡奇理论生涯的准备时期。
1919-1929年的十年是卢卡奇开创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时期,由于这十年卢卡奇主要在维也纳活动,因此也可以称作“维也纳时期”。1923年,卢卡奇把过去几年写成的八篇文章结集,以《历史和阶级意识》为题发表。卢卡奇在此书中以物化、总体性、阶级意识、主客体的统一等范畴所表述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理解在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产生了轰动效应,获得了许多人的赞同与信奉,成为一些理论家反对正统马克思主义中的机械论、宿命论和经济决定论等错误倾向的重要理论立场。但同时,他也由此遭致了许多批评,特别是受到共产国际的领导人和理论家的严厉批判和指责。而到了1928年,卢卡奇又因为“勃鲁姆纲领”而进一步遭到批评。当时,卢卡奇化名“勃鲁姆”为匈牙利共产党起草一份新纲领,提出要建立以资产阶级民主为基础的“无产阶级和农民的民主专政”。这一纲领被共产国际执委会斥责为社会民主党的“取消主义的纲领”。在1919年到1929年间,卢卡奇的主要理论著述是1923年发表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
1930-1945年是卢卡奇相对远离政治,潜心研究理论的时期,这一阶段卢卡奇总的思想倾向是从《历史和阶级意识》向回退,更接近于共产国际的官方马克思主义立场,这期间,他对《历史和阶级意识》中的许多观点做了自我批评,从理论立场上更接近在共产国际中占主导地位、按斯大林理解所表述的正统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