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传统文化角度下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探析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统文化角度下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探析论文.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3/23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统文化角度下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探析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传统文化角度下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探析论文
贺建芹郑林娟李以明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传统文化论文摘要】鉴于频繁的大学生***事件,应该对大学生进行生命观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为生命观教育提贺建芹郑林娟李以明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传统文化
论文摘要】鉴于频繁的大学生***事件,应该对大学生进行生命观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为生命观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从传统文化角度进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可行性途径有:①通过《大学语文》的教学进行生命观教育;②利用研****国学经典重塑健康充实的校园文化;③适当增加传统武术在大学体育课中的比重。
一份反映近几年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和未来的调查显示,“有超过10%的大学生对生命持漠视态度”,遭遇挫折时有"%的人想到用结束生命来解决”,在对待大学生***行为上,"%的人认为可以理解”;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甚至有接近1/3的人承认自己也曾产生过轻生的念头。
因此,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凸显祟尚生命、爱惜生命的人文价值,是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必由之路。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提倡关照生命和爱惜生命,从这个角度讲,传统文化有诸多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
1传统文化:生命观教育的宝贵资源

所谓敬畏生命是指人们对一切生命的尊重、关爱、敬仰和维护。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贝特·史怀泽认为:“敬畏生命的人,只是处于不可避免的必然性才伤害和毁灭生命,但从来不会由于疏忽而伤害和毁灭生命。在他体验到救援生命和使他避免痛苦、毁灭的欢乐时,敬畏生命的人就是一个自由人。
事实上,敬畏生命的理念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神灵崇拜就是自然界万物的神秘性所引起的人们对生命敬畏的表达方式。“我国传统思想中,历来倡导贵生、重生,尊重生命,强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n37中国儒家思想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孔子讲君子有“三畏”,即先要畏天命,然后是畏大人、畏圣人之言。道家则认为世间万物均应法自然,而生命的存在是自然而生,因此尊重自然法则,也应尊重生命的存在,庄子甚至为此而作专著《庄子·养生主》篇。因此,韦伯说:“中国人对一切事物的‘评价’都具有一种普遍的倾向,即重视自然生命本身,故而重视长寿,以及相信死是一种罪恶。
”4

孝道是儒家最重要的伦理观念,也是奉养父母的准则,而珍惜生命,养护身体又是孝道的重要内容。《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珍重生命,爱惜身体,毛发肌肤不敢有所毁伤,这是孝敬父母的基础。生命的存在与身体的强健,是实现生命价值的首要条件。《礼记·儒行》云:“爱其死以有待,养其身以有为。”儒家珍惜生命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追求有所作为,能在有生之年创下扬名于世的功名业绩”。s70因此,无论是尊敬父母,奉养亲人,还是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珍重生命,爱身知己,都始终应该摆在第一位。
养生之道在儒家、道家、佛家、墨家和中医理论中均多有提及。例如老子,他除了主张贵身、反对轻身(“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人主以身任天下而轻其身,则不足以任天下矣”,均见于《老子》)外,还对如何保爱生命有睿智的见解。人本来可以健康长寿,但是却走向了死路,老子认为原因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