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青少年儿童肥胖的预防
高爱钰
青少年肥胖成为一个全国乃至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青少年肥胖问题日趋严重。
不仅危害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成人期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肥胖的概念
肥胖(Obesity)指由多因素引起、因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
单纯性肥胖症是指除外由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外伤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继发性、病理性肥胖,而单纯由于营养过度所造成的全身脂肪过度积累。
儿童肥胖的诊断标准
(7-18岁)BMI
年龄男超重男肥胖女超重女肥胖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儿童肥胖的发生、发展遵循能量摄入→能量消耗→能量储存增加→体脂累积→肥胖的生理机制,受遗传、环境因素共同影响。
遗传决定肥胖的易感性,但个体是否真的成为肥胖,须由环境因素决定。
遗传
父母亲肥胖与青少年肥胖有显著关联,
即父母亲肥胖是青少年肥胖的危险因素,而以母亲肥胖对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影响最大。但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舅舅和姑妈肥胖与青少年肥胖均无显著关联。据调查,父母双亲体重正常,子女肥胖可能发生率5%~16%;双亲一方肥胖特别是母亲肥胖其子女肥胖可能发生率35%~40%;双亲均肥胖其子女肥胖可能发生率为60%~70%,肥胖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
出生时体重
出生体重与肥胖症发生密切相关,成都儿童专科医院对单纯肥胖症儿童200例及同龄健康儿童200例的调查分析显示:肥胖组中有20%的出生体重>4000g,对照组仅为9%;出生体重<2500g者,肥胖组及对照组分别为0和8%,两组间出生体重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这是由于胎儿后期,脂肪细胞数量和体积增加极快,而脂肪细胞一旦形成则不会消失,为肥胖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肥胖易感环境
近年来伴随都市化、工业化、生活现代化进程加快,一些环境因素正通过以下途径,加速儿童肥胖流行:(1) 膳食热量过多; (2) 体力活动不足; (3) 生活方式由“动”趋“静”。百姓的营养健康知识缺乏、儿童的不良饮食生活行为、各种不良社会因素(如单纯追逐盈利的食品营销手段、“胖就是健康”等陈旧观念) 等, 共同构成“肥胖易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