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洗瓶车间工作标准
卫生标准
操作人员:
进入洗瓶间必须换工作服、工作帽,穿工作鞋、带口罩。
手的清洁:开始工作前、或终止工作后再开始操作时(上厕所、休息、饭后),一定要洗手、对手消毒。经常修剪指甲。
个人健康:对患有皮肤病、手部创伤、伤风感冒等,应及时报告,更换工种。
环境
地面、墙壁、天花板应保持干净无尘。
用水设施:用水设施应完善,无泡、冒、漏现象。
空间应保持无浮游物,控制下落细菌,~2小时紫外线灯灭菌
洗瓶间清洁消毒:
洗瓶前应按要求对设备、器具清洁、消毒,对于处于死角(如管道的节头、阀门等)的残渣,必须拆卸清洗干净。
消毒:每次洗瓶前应检查设备设施是否清洁干净后,用75%的酒精消毒处理;
操作控制标准
1、生产记录:
洗瓶负责人员应严格填写规范的生产记录表,包括详细产品名称、规格、过程细节、过程控制检查。
洗瓶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要求进行:
塑料材质包装(包括瓶、盖、垫片;软管、盖、垫片):
如外包装完好,抽查无污染,可直接将其外包装尘埃抹去,然后开包、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否则必须清洗、75%的酒精浸泡;沥干、紫外线照射消毒后才能用于下工序。
玻璃材质包装(包括瓶、盖、垫片):
玻璃材质瓶必须清洗、75%的酒精浸泡;沥干、电热干躁消毒、紫外线照射消毒后;其塑料材质的盖、垫片必须清洗、75%的酒精浸泡;沥干、紫外线照射消毒后,才能用于下工序。
洗瓶完成后,操作者应对产品作初步的检测,无问题后及时交下一工序灌装、包装使用。
4、洗瓶期间,洗瓶人员不得和无关人员闲谈。
5、每次生产完之后,洗瓶负责人应将生产记录和工艺文件交回总工办(技术部)